2012年第 3期经济 SHI JIAO视角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一。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说明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存在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D632.1; F2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 .2012.03.45文章编号:1672-3309(2012 03-107-02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曹帅(外交部亚洲司, 北京 100020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 是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 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 通过建立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 来消除市场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防止社会动荡。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是公共选择的结果, 也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产业的转型升级、健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9世纪 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 经过 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国家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 30多年的实践证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它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2010年年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合计比上年末增加 8600万人以上,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亿人以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4亿人以上。
2010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 18823亿元, 比上年增长 2707亿元, 增长了 16.8%。
基金支出合计 14819亿元, 比上年增长 2516亿元, 增长了 20.5%。
从纵向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从横向来看, 不管是从参保的人数比例上看, 还是从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应用、管理上看, 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随着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二, GDP 规模越来越大,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加强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势在必行。
2006-201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 , 社会保障具有更加特殊的作用。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缓解部分公民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保障公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权利。
一般而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 劳动力存在着一定量的剩余, 要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很多硬约束和软约束。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 2011年国民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跃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贸易超过德国, 跃居世界第一。
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 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却完全落后于国民经济的进步。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社会保障的挑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 4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法制建设不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必然要求法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适应。
但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专门的社会保障基本法,关于社会保研究与探索107经济 SHI JIAO12年第 3期视角障建设的立法较为滞后。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立法先行应该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许多工业化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建立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都会遵循这一原则。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还是以部门行政法规的形式出台, 对企业的法律约束力并不强。
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中流砥柱,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统一、有效的法律制度,致使一些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不参加社会保险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 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 保障水平不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以前单一的公有制转轨而来,以前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单一。
社会保障的对象只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 而众多的农民、城镇居民、外企职工和个体工商业户是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全体社会成员。
既使在已经享受社会保障的人群中, 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等原因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与企业的退休人员在养老保险方面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待遇相差巨大, 这也是近年来造成公务员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手段薄弱, 资金运行效率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色与质量。
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管理的一个抓手, 显得十分重要。
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方面, 手段薄弱。
由于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社保基金的筹集乏力、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事件时有发生。
轰动一时的陈良宇挪用社保基金案就是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例子。
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方面, 资金运行效率较低。
社保基金缺乏积极运用, 保值、增值的手段单一, 缺乏一定的进取心。
在近年来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社保基金不能做到顺势而动、积极进取, 将造成社会资金的人为闲置和巨大浪费。
(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不顺, 主要表现在管理结构重叠、政出多门。
在地方上, 到处都能够看到, 劳动部门管理企业的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部门管理城镇养老保险, 而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养老保险, 这种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体制增加了管理成本, 造成了巨大浪费, 延缓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一些对策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改革步入深水区, 社会矛盾开始凸显。
中央政府高屋建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头戏。
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块短板,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针对我国没有社会保障建设方面的专门法律,应该加快《社会保障法》等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 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统帅, 以《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优抚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中坚力量,应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争取做到应保尽保。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首先, 可以将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之中。
其次,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尝试将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
第三,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再将农村的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
(三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运营社保基金的监管和运营在通货膨胀时隐时现的今天, 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必须探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在 2000年以前, 我国的社保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在银行和购买国债来实现保值增值, 随着“ 通胀老虎” 的到来, 这种运营方法土崩瓦解。
2000年以后, 社保基金可以进入证券市场, 从国外的情况看, 这是社保基金运营的有效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 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必须慎之又慎。
(四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现在我国已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 开始慢慢理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但是,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仍然分散,多头管理的毛病依然存在。
同时, 当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 一直缺少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机构, 要提升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 设置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机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金丽馥、石宏伟 .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研究 [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0.[2]周方遒 . 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01 .[3]谢国帅 .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究 [J].知识经济 , 2010,(20 .[4]梁燕 .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举措 [J].当代经济 ,2003,(09 .[5]陈璐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集体经济 , 2002,(01 .[6]韩雪峰 .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J].当代经济 ,2009,(04 .[7]周尚卫、孙婧 . 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 , 2008,(02 .研究与探索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