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方案建议书v1.0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方案建议书v1.0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方案建议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3)1.1建设背景 (3)1.2系统概述 (3)二、建设内容 (4)2.1 建设内容 (4)2.1.1 建设原则 (4)2.1.2 建设目标 (5)2.1.3 建设内容 (6)2.2 整体设计说明 (7)2.2.1 智能化特性 (8)2.2.2 平台化特性 (9)2.2.3 弹性化特性 (10)2.2.4 人性化特性 (12)2.3 平台设计 (13)2.4 应用设计 (30)2.4.1 设计理念 (30)2.4.2 功能设计 (31)2.5 非功能设计 (38)2.6 技术实现 (38)三、计划进度 (39)四、投资估算 (40)五、实施建议 (40)一、项目背景1.1建设背景目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整合的深水区,如何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释放集成整合的红利、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潜力、追赶深度融合的目标,这是当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企业信息化看,一步到位、推倒重来式的模式并不适合铁投集团系统的实情,走持续、渐进式的综合集成道路,依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选择。

因此,找准集成整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

从外部技术环境来看,3G移动网络已经全面覆盖,4G移动网络正加速商业化,移动信息化已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和新的增长点,应用移动化是提升业务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从企业内部技术储备来看,四川铁投集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前期在人事,办公,财务,项目管理,财务等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平台+应用”的集成整合模式已成熟。

因此,推进移动应用领域的集成整合,既是行业新形势、新要求、新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全面落地《“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需要,现在启动四川铁投集团移动平台建设及应用正是最好时机。

1.2系统概述随着4G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正在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

网络向电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三网合一”方向转变;信息终端向电视、电脑、手机“三屏合一”转变;通信业与媒体、娱乐、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不断融合;移动媒体化、手机多用化愈加明显,手机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以移动和宽带为标志的移动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阶段。

例如,手机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丰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缴费、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拍照、手机邮件、手机门禁、手机定位、手机遥控等,小小的手机几乎可以实现大部分生活功能,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随身信息工具。

这是传统的固定网络所无法比拟的。

可以预计在4G时代移动信息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移动信息化成为未来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移动在自有CIMS-MOBILEPLU移动应用平台基础上根据移动应用特点推出全新的智能移动应用平台,以“云+端”的模式整合企业后端各大业务系统,打造“平台+应用”的集成整合模式,实现政务移动化、业务移动化、数据移动化的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用户带来价值:1)拓展办公空间:处理办公事务不再受网络与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处理业务,用户可以在机场,路途中任何地点随时进行办公。

2)提高办公效率:重要公文或业务不再因负责人出差而迟迟得不到处理,由于职能终端的方便性,任何时间、地点均可以审批公文、流程、回复邮件、查看重要信息,使办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节省办公成本:路途中、机场中任何时间可以办公,高效利用各种时间,不用长途奔波工作照常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很多时间片断都可以利用起来。

二、建设内容2.1建设内容2.1.1建设原则(一)规划引领、平台支撑、应用同步的“整体性”原则。

以《四川铁投集团“十二五”信息化总体规划》为引领,以“平台+应用”的模式来推,按“云+端”的架构来建,以统一的标准体系来保证建设的一致性,体性和前瞻性。

(二)一体设计、分期推进、分属建设的“协同性”原则。

平台与应用一体设计,政务应用与数据应用、业务应用统筹考虑,确保可持续、能连续。

分期、分阶段推进项目建设,确保短期内见效、阶段性出成果。

平台、应用分属建设,标准制定、内容推送分属提供,确保边界清晰、协同并进。

(三)以人为本、个性定制、按需服务的“差异性”原则。

按照人本理念构建应用,以“实用、好用、耐用”为导向,尽可能减少操作步骤、简化操作界面、提升操作体验。

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服务形式和个性界面。

根据不同的使用权限,提供不同的应用功能和服务内容。

(四)并联办理、时限提醒、全程监测的“效率性”原则。

围绕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对各类事务流、数据流、业务流,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别,支持流程的合并办理,支持对时效的提醒,对关键流程和节点能够进行全程监测和预警,提高办事效率。

2.1.2建设目标用两年左右时间,分两期,以“平台+应用”的推进模式,按照“云+端”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优化、整合已有资源、平台和应用,引入大数据、云计算、4G等新技术、新理念,全面打造三大应用、七项功能的移动应用信息化架构。

具体来说,作为四川铁投集团企业内部人员,无论是使用固定终端(如台式电脑、便携式电脑)还是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提供“政务、数据、业务”三大应用,都具有“待办提醒、数据服务、业务应用、沟通协作、新闻资讯、搜索查询、知识文档”七项功能。

通过移动平台建设,实现固定业务应用向移动业务应用转变。

丰富业务应用服务的形式和载体,从传统的办公电脑桌面向触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拓展,实现多点应用、多屏互动,为提高四川铁投集团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支撑。

2.1.3建设内容基于CIMS-MOBILEPLUS移动应用框架开发四川铁投集团移动应用平台,搭建集成信息平台移动门户,建立四川铁投集团移动门户标准,通过移动终端展示门户信息,展示企业关键分析指标,审批重要待办工作,缩短审批流程,做到随时随地地移动办公。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建设内容包括:Ø平台建设:以“云”+“端”模式,建设一个移动应用云端平台及移动终端平台。

实现IT平台规划中的移动端企业桌面。

Ø标准制定:制定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标准和应用标准,为系统标准化应用、多业务接入提供规范,使系统高度平台化。

Ø应用整合:将IT平台中的三大应用:政务、数据、业务,按平台标准,整合到移动平台。

四川铁投集团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应用整体架构如下图:2.2整体设计说明本移动应用平台以下列三方面建设目标为设计目标:Ø打造IT平台移动端入口;Ø建设IT两个桌面中的移动桌面;Ø实现IT平台移动端:业务应用、待办提醒、沟通协作、数据服务、新闻资讯、搜索查询、知识中心七大功能。

本移动应用平台的设计,满足下述四个主要特性:Ø智能化:实现系统平台功能维护、公共应用智能化。

Ø平台化:系统以平台化的方式,统一界面、应用、网络、平台标准。

Ø弹性化:移动平台以松耦合、流程可定制等方式,满足IT平台上现有、新建的各类应用整合需求。

Ø人性化:在移动平台上,从应用、管理、用户体验等方面考虑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在平台功能运行维护、公共应用方面实现智能化,其中,平台功能运行维护主要在下述方面实现智能化:Ø二次开发平台:快速搭建企业移动应用Ø一次开发多终端运行:支持多操作系统Ø企业应用商店:APP可以发布到私有商店Ø移动设备管理:实现移动终端管理实现下述智能化的公共应用:Ø消息推送:实现智能提醒Ø位置服务:实现基于GPS的智能定位应用Ø图像识别:实现基于OCR的智能图像识别应用Ø接入服务:实现自动身份识别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化建设目标包括统一的界面标准、应用标准、网络标准及平台标准。

其中界面标准要求不同终端的UI架构相近,用户在不同终端进行操作的时候感觉不到终端差异性;应用标准要求实现统一认证、标准集成及多层级的统一;网络标准要求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时仍能够提供统一的接入方式,使底层协议对上层接入透明化;另外平台还需要提供统一数据流标准及统一的流程接口,实现不同模块的组件化。

智能移动应用系统以平台方式提供各级应用及服务,并以独立平台角色与上级应用系统交互。

系统平台化主要体现在下述四方面:Ø界面标准化:以相近的UI架构,提供通用的UI操作。

实现统一的企业移动桌面。

Ø应用标准化:对平台用户进行统一认证;对IT的其他应用,以松耦合方式实现标准化的集成;对上、下级平台(应用)提供标准接入接口,形成多层及的应用平台。

Ø平台标准化:本平台以ESB总线方式统一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流,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IT大平台上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同时,本方案平台设计,以统一的业务流程接口,实现平台内部及外部各组件间的业务、系统流程定制、管理。

另外,本平台设计将应用模块组件化,更好地提高平台的标准化程度。

Ø网络标准化:从移动、联通、电信中选择统一的链路接入,部署标准化的网络协议,实现多种移动终端、多种应用的标准化接入。

2.2.3弹性化特性信息化的迭代更新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从长远规划来看,一套标准化的移动平台应该是通用的、全面的,而不是封闭的、片面的。

它能够快速的完成与各个系统的业务整合,不同模块实现组件化,不同组件之间实现松耦合以提高平台的可维护性;另外平台还应该面向行业提供国际标准接口,并支持接口的动态扩展;不同终端之间使用通用适配器来达到统一的显示效果;最后平台还支持系统的动态配置及流程的自由定制,从而为移动信息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在内部可以灵活配置管理,业务可灵活定制、系统可方便扩展。

在层级上,能够方便与IT平台各平级应用系统方便整合,能够方便接入上级系统,能够无缝兼容下级应用系统。

总之,智能移动应用平台,应是具有高度灵活性、扩展性、独立性的弹性系统平台。

本设计方案从下列方面保障系统平台的弹性化:Ø松耦合:在与IT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上,采用松耦合方式,保持平台独立性,保证系统的接入、退出与其他应用系统无关联。

Ø流程可定制:提供标准化的流程控制管理(BMP),灵活定制平台内各应用流程。

Ø采用SOA技术:SOA是一种粗粒度、松耦合服务架构。

本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平台与IT大平台上其他服务之间通过简单、精确定义接口进行通讯,不涉及底层编程接口和通讯模型,实现平台应用弹性化。

Ø系统可配置:在平台运行参数、功能模块、业务流程、系统管理等方面可配置,使系统平台具备规模、功能等方面的可伸缩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