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
段楠
教学设计思想: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考试测试,考试后的成绩是咱们同学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对班级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呢?看似简单枯燥的EXCEL就能很好地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EXCEL公式与函数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EXCEL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基础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
学生经过前面几堂课的学习,对EXCEL操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这种纯文字、数字的格调让他们感觉不再新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能够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来处理实际的问题,学习兴趣应该会很高,效果也会很好。
但是在这堂课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一些难点:
1.对于设置单元格格式还有些生疏。
2.不能选择正确的函数。
二、教学设计目标:
(一)知识要点:
1.学会公式和函数的定义;
2.学会sum函数;
(二)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公式的应用;
2、函数的运用;
3、单元格的设置
四、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成绩单的信息.
2.用EXCEL制作一个成绩表。
五、教学过程
《EXCEL的公式与函数》一课的教学反思
段楠
教学概况
教学反思
1.课前准备。
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搜集成绩的信息,尽量使课堂设计的合理而又有趣,为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然后我再将重难点知识慢慢介绍给学生。
1.没有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少数学生由于开小差,刚开始的基本操作都没能顺利掌握,从而导致后面的练习中遇到各种困难。
2.师生互动不足。
由于课堂中需要演示操作的地方比较多,因而学生探讨活动很少。
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师生互动,从而活跃课堂
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后会尝试将
学生分组,并设立小组长,让小组长协同教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锻炼了
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兴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渴望
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