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编号:中铁二局惠兴高速公路惠水至镇宁段第九合同段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惠兴高速惠水至镇宁段第九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2.1、内业技术准备 (1)2.2、外业技术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流程及方法 (1)4.1、施工程序 (2)4.2、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2)5.1、施工准备 (2)5.2、施工工艺 (3)5.2.1锚口清理、穿束 (3)5.2.2千斤顶吊架和锚具、夹片安装 (3)5.2.3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工具夹片的安装 (4)5.2.4油表、油泵和千斤顶的连接 (5)5.2.5张拉前检查 (5)5.2.6张拉 (6)5.2.7封锚 (7)5.2.8压浆 (7)5.3、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8)5.3.1锚垫板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 (8)5.3.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9)5.3.3滑丝与断丝 (9)5.3.4波纹管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 (10)5.3.5波纹管漏浆堵管 (10)5.3.6张拉钢绞线伸长率偏差过大 (10)5.3.7预应力损失过大 (11)5.3.8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 (12)5.3.9预应力孔道灌不进浆 (12)6、劳动组织 (12)6.1、劳动力组织 (12)6.2、人员配置 (12)7、材料要求 (13)8、设备机具要求 (13)9、质量控制及检验 (13)10、安全环保要求 (14)10.1、施工安全措施 (14)10.2、环保要求 (14)附件: (14)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生产,规范预应力张拉、压浆作业行为,确保预应力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二局惠兴公路惠镇段第九合同段内弄林特大桥、坝雨大桥、造价人才网红纳河特大桥、梨树湾大桥、A匝道桥二的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A匝道桥一和两座连续刚构的预应力施工可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1)本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组织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物设部及各梁场、作业工区管理人员、相关技术工人进行施工图交底。

(2)熟悉并掌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贵州省从江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3)作业指导书经审核批准后即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

3.2、外业技术准备(1)预制梁场各项建设已经完毕,并通过项目部、监理、业主等单位的验收。

(2)预制T梁开工报告、施工方案(含张拉所需相关技算及压浆相关数据)已经得到监理工程师论坛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熟悉图纸,结合施工方案确定有关工续作好配合工作,确定施工顺序及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按照施工计划配足人力物力。

(5)张拉、压浆机具和相关设备已经得到标定并检验合格。

(6)T梁浇注完毕后已经达到张拉条件(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及以上,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天弹模的80%,且龄期不小于7天)。

张拉通知单3、技术要求(1)由专职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施工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技术交底。

(3)施工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全天监控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施工流程及方法4.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穿束→清理锚口→安装张拉支架→锚具安装→夹片安装顶紧→限位板安装→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夹片并顶紧→连接油泵、油表→张拉前检查→两端同步张拉10%σcon量伸长量并记录→两端同步张拉20%σcon量伸长量并记录→两端同步张拉(50%)100%σcon持荷5分钟后量伸长量并记录→退顶并计算实际伸长量核对→无误后张拉下一根钢绞线→单片梁全部张拉完毕后封锚→压浆→存梁并标记。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划分施工和防护区域。

(2)相关技术、资料已经准备完备。

(3)配置足够的机械设备。

(4)设置临时栅栏,隔离施工区域,划定警戒线。

(5)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分级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5.2、施工工艺5.2.1锚口清理、穿束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对锚口附近有影响千斤顶安装的混凝土、钢筋进行清理,确保锚具和千斤顶能顺利对齐锚口,避免张拉事故的发生。

穿钢绞线前先根据预应力管道编号和长度,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后在每根钢绞线两端编号,用铁丝将单根钢绞线间隔1m捆绑编制成整束,避免错股,使锚孔对位。

将钢绞线穿入端戴上铁帽并固定紧,穿束时抬高钢绞线束尾端,并放慢速度,使钢绞线端头全部进入管道。

如发生个别钢绞线顶弯,将其更换后再行穿束。

(下图左:编束后的钢绞线;下图右:下料并编号的钢绞线)5.2.2千斤顶吊架和锚具、夹片安装为了张拉施工方便,在箱梁两端搭设脚手架(或型钢焊制的吊架)并用链条葫芦把千斤顶吊在脚手架上面,在千斤顶拆卸过程中可以通过链条葫芦调节千斤顶的位置(右图:搭设的简易吊架)。

穿束完毕,锚具安装前先对锚具的夹片孔进行编号标记,同一束钢绞线的锚具的夹片孔编号相同(不同之处见下图),安装位置对应,并传入编号相同的钢绞线,调好位置并检查无误后安装夹片,并用细钢管把夹片打紧。

5.2.3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工具夹片的安装限位板是保证锚具、钢绞线、千斤顶同心,确保张拉过程中夹片工作正常不可缺少的工具。

限位板一侧有双凹槽,是扣在锚具上面的,另一侧嵌入千斤顶尾部的凹槽内,右图即位限位板图片。

根据张拉吨位,预制T 梁选择250T 穿心千斤顶作为张拉工具,下页左图为各种型号的穿心千斤顶,右图为工作中的千斤顶。

工具锚和工具夹片是需要在张拉完毕后取出反复使用的锚具和夹片,他们安装和上述的具夹片孔编号装锚具具安装后片安装后锚具、夹片的安装相同。

5.2.4油表、油泵和千斤顶的连接油表、油泵、千斤顶是配套使用的。

在油表、油泵、千斤顶进场后需到相关检查机构标定,并生成鉴定书,在鉴定书上已经把油表、千斤顶编号固定,即每个油表都有固定的千斤顶与之配套,这样张拉的数据才是有效的。

故在安装千斤顶和油表时需根据鉴定书上的编号对应安装。

油泵和千斤顶之间用油管连接,并应扳手拧紧。

左图:油表和油泵上图:工作中的油表和油泵5.2.5张拉前检查各方面准备工作到位后在张拉之前再次检查张拉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重点检查:锚具和千斤顶安装位置是否到位;夹片是否加紧;油表、油管、千斤顶是否配套拧紧;各机械是否工作正常;张拉过程中通讯设备准备如何;张拉数据是否齐备;张拉区域划分和警戒线内是否还有人员未清场等。

5.2.6张拉①张拉准备:1)张拉锚具必须是购买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锚具妥善保护使其不被锈蚀、污染或受到损伤。

2)油泵灌油前将油管、泵体管路清洗干净,灌油时严格过滤且油内不得含水、酸及其他混合物。

经常检查油管及油管接口,如有裂伤、丝扣不完整、规格不合适必须更换。

3)根据张拉力合理选择千斤顶。

千斤顶在使用前对千斤顶进行标定,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维修、校核、内部清洗等工作。

4)高压油表使用前必须进行鉴定校正,并与千斤顶同时建立使用卡,记录校正日期和配套顶号。

5)所有张拉设备在首次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每隔6个月或使用次数超过300次,进行鉴定一次。

6)预应力张拉实行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事先对钢束按照张拉吨位进行伸长量及张拉油压计算,并与设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以确保张拉质量。

②张拉顺序根据《两阶段施工设计图》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型组合梁设计说明,确定张拉顺序为:50%N3→50%N2→100% N1→100% N2→100%N3→100% N4。

③张拉程序:1)预应力分阶段一次张拉完成,张拉在梁体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7天、弹模达到28天混凝土弹模的80%。

2)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

3)张拉程序:0→0.10σcon(测初始伸长量)→0.2σcon(测伸长量)→ (0.5σcon)σ(持荷5min)→补拉到σcon(测初始伸长量)→锚固(测锚固回缩量)。

con张拉数据记录在专用的表格上面,并注明张拉时间、钢束编号、原始伸长量,并计算出实际伸长量与经过审批的伸长量计算表核对,计算值应在±6%内,否则查找原因并通知上级主管解决。

4)张拉时,如果锚头处出现滑丝、断丝或锚具损坏,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

当滑丝、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容许值(1根/1丝)时,抽换钢束。

④张拉作业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确定一切工作均准备到位后后方可开始张拉作业。

2)张拉时千斤顶升压或降压速度缓慢、均匀,切忌突然加压或卸压。

3)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不得站人,测量伸长值或打楔时,人员站在千斤顶的侧面。

4)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和碰撞张拉设备。

油压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

5)预应力筋的锚固在控制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5.2.7封锚封锚混凝土采用C50砂浆进行封锚。

张拉完毕后用便携式砂轮机切除多余钢绞线(钢绞线冒出锚具5cm控制),封锚磨具用白铁皮卷在锚具外侧,用封锚砂浆填实压平(见下图)。

5.2.8压浆目的:⑴、保护预应力筋不至腐蚀;⑵、使预应力束和混凝土粘结为整体,从而减少预应力损失;⑶、提高构件和结构的整体抗弯刚度。

压浆时间:管道压浆采用普通压浆技术,张拉完成后,在两天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请监理工程师到场,并征得同意后,进行压浆作业。

压浆材料:压浆前管道内清除杂物及积水,压入管道水泥浆饱满密实,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时间间隔不超过40min。

浆体由水泥、水、专用助剂组成,其混合体达到下列指标:1)、在满足和易性需要的条件下,水泥浆的水胶比控制在0.26~0.28。

2)、水泥浆泌水在24小时内被浆体完全吸收。

3)、水泥浆搅拌及压浆时浆体温度小于35℃。

4)、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3s~17s,在30分钟内,浆体的稠度变化不大于3s。

5)、浆体的初凝时间不小于5小时,终凝时间大于24小时。

压浆工艺:由于压浆质量对整个预应力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本工程采用传统压浆工艺压浆。

1)、压浆前一天,用高强水泥砂浆将锚圈、钢绞线与锚塞之间的缝隙堵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