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编钟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它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篇略读课文就从编钟的由来说起,用明白浅显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文物,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第二方面(第3、4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第3自然段)。
二是音乐性能良好(第4自然段)第三方面(第5、6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课文编排有两幅插图。
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全套六十五件及钟架图,另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出土现场情景图。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情境,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课文,提高学生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概括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曾侯乙编钟的历史由来、基本情况和重要价值,学习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价值,抓住编钟的主要特点体会古人超前的智慧。
教学准备:
查阅编钟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给生字注上拼音。
2.认读生字词。
3.理解重点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什么是编钟?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一种编钟?
2.学生汇报。
四、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1.明确学习的任务。
a.曾侯乙编钟有什么重要价值?
b.课文介绍了曾侯乙编钟的哪些特点?
c.为了突出编钟的演奏效果,体现编钟的价值,列举了哪些事例?
2.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
教师随机指导评价方法。
五、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的组员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六、拓展练习。
如果我们学校举行编钟音乐会,请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的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音乐会演奏曲目和编钟的宣传词。
七、家庭作业。
1.抄写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及四字词。
(生字本)
2.写一段话赞美曾侯乙编钟或赞美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作文本)
板书设计
编钟
一、编钟的历史由来(1)
编钟重要价值
二、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2-6)主要特点古代人民
智慧结晶
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