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昼夜长短及变化

专题复习—昼夜长短及变化

专题复习——昼夜长短计算及变化规律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4.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5.昼夜长短计算——抓“特点”(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温馨提示(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4)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巩固练习1、据图信息,C点的昼长该为()A.24小时 B.12小时C.10小时 D.20小时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第2-3题。

2.当北京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A.A B.B C.C D.D3、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的是()A.D-A-B B.B-C-D C.A-B-C D.C-D-A右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

回答4~5题。

4.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5.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90° 180°0° A .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B .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C .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D .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7.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①经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太阳直射点位置 ④地形、海拔 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①③⑤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 )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8~10题。

8.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B.13时C.16时D.19时9.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10.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日~10日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

(2)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 ,图中D 点的地方时为 点,图中AB 是 (晨、昏)线。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4)图中C 地的昼长为 小时,E 地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点日出。

12.读“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 为中心的太阳光照投影图。

(2)此图所示日期是 月 日,北半球节气是 。

(3)图中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

(4)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5)B 地的日出时间是 时 分,A 在C 的 方向。

高考回顾 1.(2010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回答(1)~(2)问题。

(8分)(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 。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小时。

2. (2014·福建高考)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 位置时( )A .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B .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 .纽约(41°N,74°W)烈日当空D .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2)次日泰山站( )A .日出正南B .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3.(2014·北京高考节选)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下图,卫星发射当日(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4.(2012·大纲卷)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5.(2014·浙江高考)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6.(2014·广东高考)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C.1/6 D.1/97.(2012·山东高考节选)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8.(2011·江苏高考)(1)~(2)题。

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00 23:00 8:58 23:02②7:19 18:41 7:20 18:40③5:40 18:48 5:39 18:49(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专题复习——昼夜长短计算及变化规律答案巩固练习:1-10 DACCA BCDCB解析:第6题,从图示位置看,甲岛纬度稍高,靠近南回归线,乙岛纬度稍低,靠近赤道。

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时,甲岛昼变短,日落较早;在当地冬至日附近,甲岛昼最短,日落最早,有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可推断只有在太阳直射北纬20°~23°26′期间,甲岛居民有可能比乙岛居民先看到日落。

第7题,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南、北)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日出变早、日落变晚;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大;同一纬线,越靠东时间越早,日出越早;高海拔地区,日出较早,日落较晚。

11.(1)6 22 夏至(2)23.5°N,60°E 6:00 晨线(3)昼最长,夜最短 66.5°S—90°S (4)12 4 10:0012.(1)北极(2)6.22 夏至(3)D C (4)3:00 23.5°N,90°W (5)4:30 东南高考回顾1.西 6 24 北 60°E 25 112.解析:(1)B (2)C 第(1)题,当该日太阳位于F位置时,太阳高度最高,为当地正午时刻,泰山(36°N,117°E)为下午(约15时),故A项错误。

东京(36°N,141°E)为16时左右,夕阳西斜,故B项正确。

纽约(41°N,74°W)为2时左右,C项错误。

开普敦(34°S,18°E)为8时左右,为上午时间,D项错误。

第(2)题,2月8日的次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运动,泰山站白昼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由图可知该地昼长小于24小时,极昼已经结束,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日出东南,故C项正确。

3.解析:选C 读图可知,玻利维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西四区,卫星发射当日,区时为13时左右,A项错误;12月21日接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B项错误;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我国南极昆仑站有极昼现象,C项正确;冬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