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少年拳第二套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
想:
本课以“健康
第一”为指导
思想,全面提
高学生素质
教育。培养学
生终身体育
意识和武术
教学健身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快乐学习。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与健康》7~9年级水平四教学模块,第9章必修单元的武术教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
灵敏、柔韧和力量等素质,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其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要使学生做到动作熟练和掌握细节,就比
较困难。所以师生都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完成武术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基本动作的名称及动作结构,知道展示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
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这三个动作,动作连贯,熟悉套路方向。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开朗的心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学情分析:
本课主体是初中学生,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掌握技术动作不平衡,参差不齐。但是对于直观的、容易模
仿的武术教学兴趣较高。根据这个特点,本课以采用直观教学原则为主,利用学校现有的田径场地,认真完成教学任
务。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通过语言讲解,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
3、预防和纠正错误法:通过及时纠正动作,提高学生自信心。
学法:1、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从而体现内容的直观性。
2、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太平镇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案
教材 武术:学习少年拳第二套预备势、抢臂砸拳、望月平衡、跃步冲拳三个动作
教 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基本动作的名称及动作结构,知道班 级 八年级
学
目
标
展示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
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这三个动作,动作连
贯,熟悉套路方向。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开朗的心境、
体验成功的快乐。
水平目标 水平四
课 型 新授
教 师 任志龙
教学 重点 动作是否到位, 连贯有节奏。 教学 难点 练习时能否体现武术的精、气、神,
把握细节动作。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及学生活动与组织 时 间 次 数 达成目标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向老师报告根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声音宏亮,精神饱满 3、注意仪表、语言亲切 3 分 钟
师生亲切,
关系和谐
准 备 部 分 1、慢跑一圈体育委员带队进行 2徒手操练习 头部运动 振臂运动 转体运动 下肢运动 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 1、 绕场地慢跑 2、体育委员带队,精神饱满 3、队伍整齐,遵守纪律 组织方法: 练习方法: 8 分 钟 一 圈 300 米
3、辅助练习
弓步压腿
马步压腿
仆步压腿
正踢腿
1、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2、 认真活动,动作规范 3、 富有节奏 练习方法: 1、讲解动作,并示范 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8拍 X 2
充分活动
富有节奏
基 本 部 分 教学过程: 1、 新授内容 预备势; 两脚并拢直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颌微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图1) 抢臂砸拳; (1)左脚向左跨一步,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左拳变掌向右前下方伸出,掌心向下(图2)。 (2)上动不停,向左后方转体180°,同时左手向上、向左、向下绕环屈臂外旋,使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向右后、向上抡起下砸,以拳背砸击左掌心作响,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在砸拳的同时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目视前下方(图3) 动作要点:转体、绕环、抡臂的动作要协调一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完成。 攻防含义:左手抡臂掳抓,右拳抡起下砸。 望月平衡: 右脚后撤一步起立,同时右拳变掌,两手左右分开上摆,左手在头左斜上方抖腕亮掌;右手至右侧平举部位抖腕成立掌,掌心向右;左腿屈膝,小腿向右上提贴于右膝窝,脚面向下。眼随左掌转动,在抖腕亮掌的同时向右转头。目向右平视(图4)。 动作要点:抖腕、转头、提腿的动作要同图示分析: 30 分 钟
时进行。 攻防含义:回顾身后。 跃步冲拳; (1)上体左转前倾,左腿向前提起,左手向左下后摆至体后;右手以掌背向左下后挂至左膝外侧,掌心均向内,目视左下方(图5)。 (2)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向前上提,左脚随即蹬地向前跃出,两臂向前向上绕环摆动,目视右掌(图6)。 (3)右脚落地全蹲,左脚随即落地向前伸直平铺地面成仆步;两臂同时继续由上向右、向下绕环,右掌变拳收抱于右腰侧;左掌屈臂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目视前方(图7)。 (4)左掌经左脚面向外横搂,同时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图8)。 动作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要与两手的动作自然相随。 攻防含义:跃步接近对方后,右拳前击。 2、素质练习 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 1、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
学生能够
初步完成
动作,交
流学习,
促进友谊。
高抬腿 搂膝跳 蹲起 2、注意观察,认真练习 3、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教学要求: 1、 完成教师规定次数 2、 认真练习,共同提高
进一步提
高学生素
质。
结 束 部 分 1、放松练习 深呼吸 肩部放松 腿部放松 两人一组相互放松 2、集合整队,课后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见习生归队 5、师生再见 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 1、充分放松,互相配合 2、认真听取课后小结 3、对本课要有新的认识 4 分 钟 2 组
能够认真
听取课后
小结。
场地器材 田径场 练习密度 25%——35% 练习强度 70%——80%
课 后 小 结 1、学生练习兴趣较高,积极参与达到了教学目标。
2、个别同学动作不到位,缺乏基本功练习。
3、表扬较好的同学,并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4、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复习,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