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 - . -zj资料-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任务群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与容 (一)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真阅读《平凡的世界》,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析作品的语言和用词 特色,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学习小说中用景物渲染气氛,突出性格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知书中人物形象,理解思想主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拓思维的广度。通过对比《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分析小说主题的相似与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对小说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评价并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 人物的苦难,发现人性的多样,体悟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路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通过小说感知改革开放对一代人形成的巨大 影响,学习和理解主人公少平、少安等人体现出来的坚韧、淳朴的性格。

(二)学习容 1、阅读与鉴赏: 仔细阅读《平凡的世界》,并结合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以及关于路 遥的生平传记、创作背景,具体有厚夫著《路遥传》、晓帆《路遥论》、王刚《路遥年谱》等进行对比阅读,获得多文本阅读的体验,回归真实的阅读过程。 - - . -zj资料- 2、梳理与探究: ①梳理和归纳《平凡的世界》、《人生》基本情节,梳理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轨迹。并重点分析少平、少安、田润叶、高加林等人的形象,对其人文涵和艺术价值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并写人物分析。 ②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写人、写事的手法,归纳小说主要的艺术特征,探究路遥小说的艺术手法。

3、表达与交流: 小组讨论,分享汇报阅读成果,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谈谈时代背景对人的命运和文学的影响。

(三)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任务群”,共计18个。本教学涉及的学习任务群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任务群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所谓“整本书阅读”是指长篇小说或者学术论著。 本任务群由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本任务群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论著的阅读。本教学设计为长篇小说的阅读,核心阅读材料为两本小说、两本传记和一本年谱,另外还有许多辅助性材料,阅读量巨大。在设计过程中还涉及写作、阅读汇报等任务,难度较大。因此设计课时为9课时。 本任务群阅读书目的设计是基于新课标对高中生阅读的要求,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新课标要求确立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容和艺术特色。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二、 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名家对路遥和《平凡的世界》评价 忠实: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 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贾平凹: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 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邱勇:作家路遥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 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们在来到清华园之前,利用假期认真阅读这本书。 - - . -zj资料- 路遥和他的作品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在他的作品中到底描绘了什 么,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任务框架

教学共分为9课时,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1、第1课时:初步感知。 ①精读《平凡的世界》,并归纳出小说主要的情节; ②对故事进行重构,按照人物形式分类,填写《人物经历表》; ③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第2-4课时:对比与探讨。 ①分成6-7个小组进行探讨阅读,对比《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对比重点为主人公形象、主要象征含义等; ②学生为最喜欢的人物立传,每小组推举一位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3、第5-6课时:整合与探究 ①引入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视角”“叙述时限”等理论,引导学生利用叙述理论分析作品的主要特色; ②根据《人生》《平凡的世界》归纳路遥创作的风格,并从文中找到依据; ③学生学习路遥的写作方法,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入手进行写作练习; ④部分同学进行写作分享。 4、第7-8课时:拓展与升华 ①指导学生读传记和年谱的方法,阅读两部路遥的传记和路遥的年谱; ②找到小说创作背景,并与路遥传和路遥年谱相对应,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将小说带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分析小说的主题,感受小说的历史特征 ③引入社会历史批评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使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文学作品,并分析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5、第9课时:总结与归纳 ①课堂上讨论自己阅读的收获; ②请6-7名同学上台汇报阅读小说的心得与体会。

(三)设计说明 本任务的学习情境利用名家对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的评价,促使学生对路遥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对路遥的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对经典文学的比较、阅读、分析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 本任务分成四大任务,9课时。任务一“初步感知”,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

任务:作品理解与鉴赏 任务一:精度文本,归纳情节,找出人物活动轨迹 任务二:对比阅读,为最喜欢的人物立传 任务三:继续研读,分析作品的主要特色,归纳路遥创作风格

任务四:知人论世,从路遥传记和年谱入手,分析作品在特定历史下的深层含义 -

- . -zj资料- 上,梳理小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的事迹进行梳理,形成对文本和人物的初步印象,触发学生的阅读认知,也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和拓展打下基础。任务二“对比与探讨”,是在熟悉了小说情节、人物特征之后,对路遥两部作品进行对比阅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为喜欢的人物立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任务三“整合与探究”是在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阅读,引入了叙事理论,引导学生掌握理性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任务四为“拓展与升华”,这一部分是再一次升华,引入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概念,并通过阅读《路遥传》《路遥年谱》等资料,将小说放置在历史背景下进行品读,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知人论世”,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并分析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三、 学习资源与线上支持 (一)学习资源 ①路遥著:《平凡的世界》,十月文艺,2017年版 ②路遥著:《人生》,十月文艺, 2012年版 ③晓帆著:《路遥论》,作家,2018年版 ④厚夫著:《路遥传》,人民文学,2015年版 ⑤王刚著:《路遥年谱》,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二)线上支持 1、电子文档: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2014年版; 2、研究论文: ①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05):48-55. ②白烨.力度与深度——评路遥《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1991(04):18-21. ③周承华.在现代理性和传统情感之间——论《平凡的世界》的审美特征[J].小说评论,1994(01):36-40. ④黛岚.路遥小说人性美解读——以《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为例[J].名作欣赏,2011(11):122-125. ⑤王西平.路遥小说中的时代意识与政治意识[J].小说评论,1996(03):57-61. ⑥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J].华东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107-111+128. ⑦惠雁冰.地域抒写的困境——从《人生》看路遥创作的精神资源[J].社会科学,2003(04):114-116. 3、影视作品 ①《平凡的世界》电视剧(1990欣欣导演、宝庆,任冶湘,罗京演) ②《平凡的世界》电视剧(2015年毛卫宁导演、佟丽娅、袁弘主演) ③话剧《平凡的世界》(孟冰编剧、宫晓东导演) ④电影《人生》(1984年周里京、吴玉芳主演) ⑤电视剧《人生》(2014年王雨主演) 4、活动支持 利用多媒体投影等进行阅读统计和学生阅读分享,并进行学生间灵活互评。5、评价支持 利用手机、平版等电子设备进行测评,使用qq或者微信群、问卷星等方式, - - . -zj资料- 结合部分实体问卷表格评测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四、 学习任务示例 (一)任务

任务一:初步感知 ①细读《平凡的世界》,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归纳小说的主要情节,用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串联起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自己设计一份人物关系图; ②将故事情节进行重新排布,按照人物的形式重新组合情节,从情节变化中分析人物的成长,并根据下列表格示例填写(表格中列出的人物为重点分析): 人物 事件 对人物的影响 涉及的其他人物

少平

少安 田晓霞 润叶 贺秀莲

③从人物的经历中抽象出人物性格最基本的核心特质,并分析人物性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④将自己的阅读发现写成阅读札记,有条件的形成电子文档或幻灯片,上课进行汇报交流; ⑤课下阅读《人生》,有选择性的观看《人生》电视剧,两部《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以及话剧,比较影视作品与小说描写的差异;

任务二:对比与探讨 ①学生分组讨论,仔细分析和比较《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并完成下表的容: 人生 平凡的世界

主要人物

故事梗概

主要人物性格比较 高加林: 巧珍: 黄亚萍: 少平: 田晓霞: 润叶:

小说主题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