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解析】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且会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出“手”,让学生从熟悉的“手”中,依次说出1个5相加是5,2个5相加是10,3个5相加是15……,并独立完成连加计算,初步感知5的乘法,为进一步探究5的乘法口诀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2.编制口诀。

思考:刚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算出了乘法的积,如果要算100个5、1000个5相加……,用加法好算吗?有没有更好地方法能又快又对地计算出乘法的积?
学生尝试编制口诀,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1)汇报比较,规范表达。

(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解释交流,深化理解。

①讨论: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②比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多5?
3.识记口诀。

根据规律记忆5的乘法口诀(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列乘法算式、利用点子图计算出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编制口诀,经历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再通过比较、找规律识记口诀,从自由背到开火车背、指名背再到全班背,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体会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和形态美。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熟记口诀。

(1)对口诀。

(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①师生对口诀。

②同桌互对口诀。

(2)填口诀。

(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题)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列乘法算式,用口诀计算四张五元是多少钱的问题。

(2)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2题。

先列式计算,再填写口诀。

3.用口诀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5题。

【设计意图】运用新颖有趣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再全班齐背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6+6+6+6+6= 6+7+8= 7+8+9=
3、趋势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教师指出: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

(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指出: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法算也编一句吗?(解释口诀: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也就是积不满10的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

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①3盒福娃,是3个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诀是:三五十五。

②4盒福娃,是4个5,乘法算式是4×5或5×4,口诀是四五二十。

③5盒福娃,是5个5,乘法算式是5×5,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板书:
1×5=5 一五得五5×1=5
2×5=10 二五一十5×2=10
3×5=15 三五十五5×3=15
4×5=20 四五二十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4)小结。

5的乘法口诀有5句。

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2、识记口诀。

提出问题,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
生1: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从小到大,第二个字都是五。

小结。

这样很有顺序性,我们记口诀就容易多了。

生2: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师:所以这些都是5的乘法口诀。

(补充课题)
生3: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增加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句诀的得多了5?(引导学生从口诀的意思说)
3、熟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

下面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五句口诀记住,行吗?(行)
(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三、积累运用。

1、对口令。

2、同学们辛苦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好吗?(好)你们喜欢《西游记》嘛?(喜欢)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老孙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打不完。

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灵机一动,拔出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

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4次,每根都变出了五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是落花流水。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只猴子跟妖怪打吗?(生答)
3、数手指游戏。

同学们会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吗?老师有一个新的更好玩的玩法。

规则:五人一组,游戏中只能出“布”和“石头”。

看大家出的“布”有几个,数一数一共伸出了多少根手指头?
4、完成教材练习十的第5题、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的5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共五句。

(让学生齐背口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