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规程.doc

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规程.doc

单级双吸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本公司DFSS300-435型、DFSS350-510(I)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

其它规格的同类型泵可参照执行。

1.2泵的结构
1.2.1此种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泵轴、密封环、轴套、轴承部件、联轴器等组成。

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撑,泵体为对开式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

1.3技术性能
DFSS300-435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50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280kw, 电机功率280kw, 效率η=90%DFSS350-510(I)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65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400kw 电机功率400kw 效率η=86%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紧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安装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2.1.6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阀门等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运行性能
2.2.1轴承润滑良好,润滑脂符合要求;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泵的总装图或机构图,有易损配件图;
2.3.2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2.3.4.1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2.3.4.2设备运行记录;
2.3.4.3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2.3.4.4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环境整齐、清洁;
2.4.3进、出口阀门、法兰、泵体等接合处无泄漏;
2.4.4填料泄漏:初期20滴/分钟;末期40滴/分钟;
2.4.5机封泄漏: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5滴/分钟;
3、设备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润滑情况,泄漏情况;
3.1.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更换润滑脂;以后每运行2000~24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3.1.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最高不超过75℃;
3.1.5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7维修人员应定时检查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泵在冬天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7天测量一次轴承的振动冲击能力;
标准:当dbN<20时,轴承良好;
当20<dbN<35时,要注意,必须在短期内测量;
当dbN>35时,要更换轴承;
3.3常见故障及处理:
3.4紧急情况停车:(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3.
4.1泵内发生异常的声音;
3.4.2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
3.4.3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下降;
3.4.4泵突然不打液;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2.1.2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2.1.3检查轴承,更换润滑脂;
4.2.1.4消除泄漏,检查及紧固各部螺栓;
4.2.1.5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全部内容;
4.2.2.2解体、检查各零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3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
4.2.2.4测定叶轮的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
4.2.2.5检查或更换轴承;
4.2.2.6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轴的串动量等间隙;
4.2.2.7检查或校验压力表;
4.2.2.8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全部内容;
4.2.3.2更换叶轮;
4.2.3.3更换泵轴;
4.2.3.4对泵体测厚,鉴定,作必要的修理;
4.2.3.5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4.2.3.6除锈防腐;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泵体及底座:
5.1.1泵体及底座无裂纹,通道内壁表面光滑;
5.1.2泵体与泵盖中分面的平分度,以一米长的平尺检查应不超过0.1mm,装配时垫以0.5mm
左右的垫纸;
5.1.3泵体安装的水平度纵向及横向均为0.05mm/m;
5.2泵轴及轴套:
5.2.1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必要是作无损探伤测试;
5.2.2泵轴上安装叶轮、轴套、联轴器处的表面粗糙度为3.2,安装轴承处为1.6;
5.2.3泵轴上安装配件各处的径向圆跳动应≤0.03mm;
5.2.4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应≤0.06mm,歪斜≤0.03mm/100mm;
5.2.5键槽修复最大可增大一级,也可在原键槽90°或120°方向另开键槽;
5.2.6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喷镀或涂镀法修复,但要保证轴不变形;
5.2.7轴套与轴的配合间隙为0~0.02mm;
5.2.8轴套材料应符合图样要求,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圆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
5.3叶轮
5.3.1叶轮表面及内壁应清理洁净,流通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圆滑过度;
5.3.2叶轮与轴一般采用H7/h6配合;
5.3.3新装叶轮必须做平衡,允许不平衡量参照下表:
5.4转子部分拆装:
5.4.1在拆卸轴套,锁紧螺母、轴承等,发现锈死,应用煤油或除绣剂浸泡后再拆,不要随意敲击;
5.4.2叶轮与轴套的颈向跳动应≤0.05mm;
5.4.3叶轮口环与水封环的间隙为0.55~0.94mm;
5.4.4叶轮装入泵体后,应用轴套螺母调整叶轮的位置,使叶轮流道中线对准涡旋室中线,并与两侧水封环,端面间隙相等;并测定总窜量,定位时取总窜量的一半;
5.5轴承
5.5.1轴承应无坑疤,锈斑,转动无杂音;
5.5.2轴承与轴颈,轴承座的配合为过度配合;
5.5.3轴承端面与压盖间隙≤0.1mm;
5.5.4拆装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安装轴承内圈端面应与轴肩靠紧;
5.5.5热装时油温不应超过120℃,严禁用直接火焰加热;
5.6密封装置
5.6.1填料密封
5.6.1.1轴套在填料函处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1.6;
5.6.1.2填料压盖与轴套、函体的间隙为0.75~1mm,四周间隙应均匀;
5.6.1.3压盖压入函体内的深度为0.5~1圈填料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mm;
5.6.1.4填料接口应斜口对接,填料选用要合适;
5.6.1.5填料环的环槽应对准函体上的水封孔或略偏外侧,使水流畅通;
5.6.2 机械密封
5.6.2.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对轴(或轴套)的要求:
5.6.2.1.1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7规定;
5.6.2.1.2表面粗糙度;
5.6.2.1.3外径偏差不超过h6。

5.6.2.2 泵轴的轴向窜动应不超过±0.5mm。

5.6.2.3动环与静环接触的密封端面平面度应符合要求,其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密封环达,非金属材料密封环。

动环和静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应为。

5.6.2.4机械密封的拆装
5.6.2.4.1拆装应仔细,避免磕碰,划伤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圈,绝对不允许用手锤或
铁器敲击;
5.6.2.4.2在安装时,必须将装配部位及机械密封清洗干净,防止任何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