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一、总则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吸入口径小于600mm、型号为IS、IH、Sh型的单级单吸和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

亦可用于BA型、F型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

其它相似类型的泵可作参考。

2、结构简述单级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

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

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3、技术性能3.1 IS型、IH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1。

3.2 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2。

表2二、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有泵的总图或结构图、易损件图。

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包括: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b.设备运行记录;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2.4.4 轴封处泄漏a.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15滴;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三、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1.3 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

3.1.4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

3.1.5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 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密封符合要求。

3.1.7 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 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 定期检查内容对于生产系统中重要的泵,可按表3内容定期检查。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4。

3.4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a.泵内发出异常的声响;b.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c.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d.泵突然不出水。

四、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5。

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2.1.2 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4 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

4.2.2.5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

4.2.2.6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4.2.2.7 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

4.2.2.8 检查或校验压力表。

4.2.2.9 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更换叶轮。

4.2.3.3 更换泵轴。

4.2.3.4 泵体测厚、鉴定;作必要的修理。

4.2.3.5 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4.2.3.6 除锈防腐。

五、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泵体及底座5.1.1 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涡旋室及液体通道内壁铸造表面应光滑,在不承受压力部位发现裂纹或其他可焊补的铸造缺陷时,按照JB/TQ369《泵用铸铁件焊补》进行修补。

5.1.2 双吸叶轮泵泵体与泵盖中分面的平面度,以一米长的平尺检查应不超过0.1mm,装配时垫以0.2~0.25mm的纸垫。

5.1.3 泵体安装的水平度:a.单吸式离心泵:纵向(沿泵轴方向)0.05mm/m;横向(垂直于泵轴方向)0.10mm/m。

b.双吸式离心泵:纵向及横向均为0.05m/m。

5.2 泵轴及轴套5.2.1 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修理或更换泵轴必要时可作无损探伤,检测有无裂纹。

5.2.2 泵轴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安装叶轮、轴套及装配联轴器处 3.2,装配滚动轴承处1.6,滑动轴承处0.85.2.3 以两轴承处轴颈为支点,用千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以及联轴器等部位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

5.2.4 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06mm,歪斜不大于0.03mm/100mm。

5.2.5 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

5.2.6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喷镀或涂镀的方法修复。

5.2.7 轴套材料应符合图样;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圆表面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

5.2.8 轴套与轴的配合用H8/h8或H9/h9。

5.3 叶轮5.3.1叶轮表面及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洁净,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圆滑过渡。

5.3.2 叶轮与轴一般采用H7/h6配合。

5.3.3 新装的叶轮必须作过静平衡,作静平衡的不平衡重量应不大于表6数值;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切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原壁厚的1/3,切削部位应与未切削处平滑相接。

5.4 转子部分拆装5.4.1 在拆卸轴套、叶轮螺母、滚动轴承等,如发现被锈蚀咬住,应用煤油或除锈剂浸泡后再拆,不要随意敲击。

5.4.2 装配后检查转子部件上叶轮的密封部位外圆及轴套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应不超过表7规定。

5.4.3 叶轮密封部位外圆与密封环的直径间隙根据图样规定,若无资料,可按表8~表10选取。

其中:表8适用于材料为铸铁和青铜的泵;表9适用于材料为碳钢、Crl3钢的泵;表10适用于材料为1Cr18N19或类似耐酸钢的5.7.1.3 填料压盖与填料箱内壁的配合采用H11/d11。

5.7.1.4 填料环与填料箱内壁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填料环与轴套(或轴)的直径间隙应较表12中数值相应增大0.3~0.5mm。

5.7.1.5 压盖压入填料箱的深度应为0.5~1圈填料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mm,压盖不得歪斜,松紧度要调节适当。

5.7.1.6 填料接口应成斜口对接,填料选用要合适。

5.7.1.7 注意填料环的环槽对准填料箱上的水封孔或略偏外侧,使水流畅通。

5.7.2 机械密封5.7.2.1 安装机械密封部位对轴(或轴套)的要求:a.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7规定;b.表面粗糙度;c.外径偏差不超过h6。

5.7.2.2 泵轴的轴向窜动应不超过±0.5mm。

5.7.2.3 动环与静环接触的密封端面平面度应符合要求,其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密封环达,非金属材料密封环。

动环和静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应为。

5.7.2.4 机械密封的拆装a.拆装应仔细,避免磕碰,划伤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圈,绝对不允许用手锤或铁器敲击;b.在安装时,必须将装配部位及机械密封清洗干净,防止任何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密封面在装配时可涂抹透平油或锭子油;’c.弹簧的压缩量必须适当,使弹簧压缩后的长度为其工作长度。

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准备工作6.1.1 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

6.1.2 检查泵座、电机座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6.1.3 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6.1.4 按规定加好润滑油(脂)。

6.1.5 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

6.2 试车6.2.1 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盘车后将防护罩装好。

6.2.2 向泵内引入或注满液体,排尽气体。

6.2.3 按泵的启动操作程序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

6.2.4 试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应达到: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b.轴承温度正常;c.轴承部位壳体的振动不超过规定;d.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数值或查定能力;电机电流不超出额定值;e.密封符合要求。

6.3 验收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 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7.1.2 泵在运转中,不在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

7.1.3 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 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

7.2.2 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

7.2.3 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

7.2.4 放掉剩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

7.2.5 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整齐摆放,做到文明检修。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 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7.3.2 开停泵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7.3.3 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操作程序开停。

7.3.4 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