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


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观点的采择 塞尔曼两难故事 角色采择的阶段 交往技能的训练 角色扮演
儿 童自 我 意 识 的 发 展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 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 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成熟的自我意识表现在: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 能认识并感受到的自我意识的萌芽
“点红测验”结论: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要经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认知出 现阶段。 重复验证实验结论:婴儿自我认识出现经历 的阶段:戏物(镜子)—(镜像)“伙伴”游戏——相 倚性探究—— 自我认识出现
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表面性
依从性
局部性
幼儿自我评价
被动性
不稳定性
情绪性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儿童的气质 体貌和体格的影响 成熟速率的影响
儿童的气质类型



“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饮食、睡 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 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易适应。 “困难的”儿童。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 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 生退缩的行为,心境十分消沉,容易表现 紧张反应。 “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生活节奏多变, 初遇陌生人时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
儿童个性 的 发展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口唇期:婴儿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 咬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得性的满足,口腔 一带是获得快感的中心。 肛门期:这个时期肛门是获得快感的中心。 性器期:里必多这时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 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来 源,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 器和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
气质对个性的影响
儿童最初表现出的这些气质特点是儿童 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起跑线,正 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 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正是这样一些差 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 效果。
儿 童 的体 貌 与 体 格的 影 响
体貌指的是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和身体的比例。 体貌本身并不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个性,但是 当它成为社会注意的对象时,并赋予人为的社 会价值,它就会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 有些研究表明,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 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体格并不能直 接决定一个人的个性,但有些体格特征可能影 响教养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教养方法,从而影响 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等。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 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 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 态度。 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该阶段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 在此之前,儿童的依赖性很强,行为大 部分都由外界引起。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该阶段 发展的 基本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发展良 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该阶段 的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 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 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 或混乱。该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 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主要是离异家庭) —出生的次序 —家庭的物质环境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同伴
同伴的作用 —同伴是强化物(幼儿攻击性行为 实验) —同伴是范型 —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 —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 —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同伴关系的发展
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Mueller &Brenner) 客体中心阶段 简单互动阶段 互补性互动阶段 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增长,与 成年人互动减少。儿童与近似年龄或大于自己 两岁年龄的同伴的互动超过同龄儿童的交往。
儿童成熟速率的影响
—青少年达到身体成熟的年龄存在着惊人的个别
差异。一般来说,正常的女孩达到青春期的时间 比正常的男孩要早两年。但是在同性别内,到达 青春期的年龄差异可以长达四年。 —身体成熟的早或迟会使同年龄的儿童招致不同 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兴趣、 能力和社会交往。身体成熟的早迟对男女青少年 的影响有些不同,这可能是与社会对男女孩不同 的期望所造成的。
性欲发展阶段


潜伏期:儿童从5、6岁后,性冲动开始 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一 直持续到青春期开始。最大的特点是对 性缺少兴趣。 生殖期:进入青春期的儿童性的能量重 新涌现,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建 立自己的生活,寻找同龄的伙伴,考虑 建立稳固的长期的性关系。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突变 生理 -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 心理 社会 -自我意识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