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教案第五章(DOC)
教育研究方法教案第五章(DOC)
(4)选定适当的检索词和检索项目
(5)拟订提问的内容
(6)上机检索
(7)按检索需要调整、修正检索要求
(8)处理检索结果
三、中小学常见的网络资源简介
1.国际互联网
2.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络
3.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4.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第五节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涵义
对文献综述的理解和表述,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献综述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分析而写成的综合叙述,具有“述而不评,属于三次文献。
不能“为综述而综述”,不能只述不评,更不能忘记了自己的选题方向,去对已有研究做一般的评述去。
建议用某某人(哪一年)的写法,例如:
宋安顺(2004)从公司治理角度入手,提出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使用无差异曲线解释了对经营者激励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作用。但他仅仅对经营者这一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并将满足局限在金钱收益上,没能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激励进行概括从而对激励的本质作出解释。
四、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述)
C会议论文集(含其他形式的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G汇编
B档案
O古籍
K参考工具
Z其它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思考题与作业
1.计算机检索文献的途径和步骤是什么?
2.收集教育文献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3.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文献检索与综述
授课学时
2
教学目的
1.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
2.明确教育研究的四种水平及基本类型。
3.体会教育研究对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研究的四种水平
教学难点——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一、文献检索的目标
一般来说,文献检索的目标有两种:一是检索特定的文献信息,就是最基本的检索,包括书目检索、篇名检索、篇目检索。二是检索特定的专题资料,如查找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个课题的有关资料。
二、文献检索的工具
所谓检索工具,就是指用以积累或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包括为检索而标识的文献线索和配备的一切设备和设施。传统的检索工具,有按出版形式分的,如书本式、卡片式的检索工具;有按著录形式分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检索可分为手工检索和机器检索。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第五章文献检索与综述
一、文献的类型
按文献的社会属性分,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等。
按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未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报告、会议记录、统计报表等。二次文献,是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如文摘、索引、目录等。三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后形成的,如综述文章等。
(4)结束语: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可以介绍尚待解决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5)参考文献:一般来讲,要求逐一列出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过程中引用的时候标著文献出处。标著参考文献要符合国家著录标准,标明作者、篇名、出版单位、时间等。
5.非文字资料
包括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在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分布中主要是以声音、图象等方式记录有知识的载体,通过视听觉传授知识,更精练、形象,非文字资料一般也是以科学分类为分类体系,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指定性。
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收集
文献的信息源包括机构源、人员源和物体源。属于教育文献信息机构源的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文献信息中心等。
人们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顺查法,即由远及近,顺年查找直到现在。
倒查法,即有近而远地逆时间顺序向后查找;
分段法,即划定一段时间,查找这段时间内的文献。
追溯法,以作者附在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为基础进行追踪查找。
2.教育类报刊的检索途径与方法
(1)中文报刊名称的检索
(2)外文报刊名称的检索
2.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1)标题: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概括,能鲜明的表明综述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2)提要:简明扼要的阐明综述的主题内容,包括目的、意义、背静、现状、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本资料收集的综述的范围和来源
(3)正文:是综述的主要部分,系统地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叙述。内容包括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或某项研究的历史、目前状况、主要观点、措施和方法,突出成果、发展趋势。可以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还有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让读者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调查、观察、实验
这是获取教育心理研究资料的直接手段
研读的原则与要领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善于把握框架
善于去粗存精
教育心理研究资料的整理
围绕主题
资料要经典
资料要客观
资料要新颖
第三节教育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就是查找。文献检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从诸多的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过程。对文献知识、文献检索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效率。而文献检索的效率,又直接影响教育研究的效果。可以说,文献检索的技能,是教育研究工作者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教育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在文献检索时,必须有明确的检索目标,选好检索工具,并遵循一定的步骤、途径和方法没,才能很快获取文献。
二是资料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要注意查找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不被支节所干扰,要尽量选择第一手资料,少选择被他人多次转引过的资料。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三是认真分析思考。在阅读资料时,要善于抓住核心资料中的核心词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防止主观臆断。在阅读中要注意运用比较、分析、联想方式,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3)(3)著者途径:以著者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为储存和检索标志,并按姓名字顺排检。
(4)主题途径:以主题词为标识符号,检索时,关键是抓住标题,选好主题词,并从内容主题切入的途径检索。
(5)关键词途径:根据待查的课题内容确定其关键词,然后按关键词的字顺查下去,就能查到有关的文献信息。
(6)序词途径:序词索引工具书适用于计算机检索,查找某一专题文献时,将不同的序词下的文献序号进行对照,发现其中文献序号相同的,就是所需的文献线索。
4.文献资料的类型有哪些?
参考文献
1.绍永良.现代教育研究方法与应用[M].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温忠麟.教育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文献信息的人员源,包括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科研人员、图书资料管理员、计算机网络人员等,他们是动态的教育文献信息源。
文献信息的物体源,包括图书、报刊、各类出版物、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新闻简报、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实物。
2.收集教育文献的方法和途径
查阅文献
名词术语的查询(《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教育大辞典》,《心理学大辞典》)
(3)篇名检索
查阅资料的要求:
一是力求全面、准确。全面不仅要查阅与课题有直接关系的资料,还要查阅与课题有间接关系的背景资料;不仅要查阅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资料,还要查阅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资料;不仅要了解我国研究现状,还要了解外国的现状。准确是查阅资料时要认真、仔细,准确把握信息。要搞清楚近十年与课题研究的成果有哪些?主要观点和主要分歧是什么?从而发现问题。
三、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清楚文献综述的目的;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第二,只对文献介绍,没有给以评论;
第三,对已有研究情况没有全面把握,评述的文献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对前人和别人的研究成果妄加评论.综述,一定要注意尽量简明,突出“综”字。
综述要紧扣自己研究的问题,指向自己研究的问题;
综述要体现已有研究的全面情况,但是又要突出重点。
第四节文献检索的方式、途径
一、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
1.联机检索
2.光盘检索
3.网络检索
二、计算机检索的途径和步骤
计算机检索的主要途径有: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内容与范围
(2)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网络和数据库情况
(3)确定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按记录形态分,大致有以下几种:
印刷型:如图书、杂志等
缩微型:缩微照片和缩微卡片
视听型:电影、唱片、幻灯、录音带、录象带等
机读型: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和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需要时再由计算机将它输出
网络型: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载体,实现信息存储和传播
二、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查询历史事件(《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中国教育大事典》,《世界各国教育概况》,《国外教育科学发展概论》)
查询论著(《全国期刊索引》,《中文期刊教育论文索引》,《期刊资料索引·文化教育》,《中国心理学文献索引》,《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网络查询(电子期刊、专业网站、大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