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

【实用】-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

再生障碍性贫血
1.护理评估
1. 1病史:评估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既往有关的相关辅助检查、用药和其他治疗情况。

1. 2身体评估:重点评估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的体征,如皮肤黏膜的苍白程度、心率与心律的变化、有无杂音及心力衰竭的表现等。

1.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骨髓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是否正常。

2.护理问题
2. 1活动无耐力
2. 2组织完整性受损
2. 3有感染的危险
2. 4潜在并发症
2. 5营养失调
3.护理措施
3. 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在急性期,病人严格卧床休息。

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3. 2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

高热或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选择无渣半流或流质饮食,如稀饭、汤面等。

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禁食。

3. 3预防感染:
3. 3. 1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

3. 3.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的清洁,每日饭前,饭后用漱口液漱口。

3. 3.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更衣。

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肌内,静脉注射时,局部要严格消毒。

女病员尤其应注意会阴部清洁。

3. 3. 4肛周护理: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15—20min。

预防外源性感染。

保持病室清洁,定时开窗通风,用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预防交叉感染。

当中性粒细胞≤0.5×109/L时,行保护性隔离。

3. 4预防出血:
3. 4. 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

3. 4. 2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防止身体受外伤。

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 4. 3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保持床单平整,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

3. 4. 4鼻出血的预防: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

3. 4. 5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

3. 4. 6内脏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者,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应禁食。

3. 4. 7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进行抢救。

3. 4. 8遵医嘱给与输血或输血小板。

4.健康指导
4.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

4. 2积极预防感染,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4. 3加强自我防护,避免外伤。

4. 4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使用对造血系统有害的药物。

5.护理评价
5. 1病人能描述引起或加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了出血。

5. 2预防感染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未发生感染。

5. 3病人的活动耐力逐渐恢复正常。

5. 4疾病,悲观情绪减轻并消除。

5. 5造血营养素的缺乏得到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