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思维能力培训课件
• 所谓的建立事业就是要改变世界,而知识是唯一的推动力 量。
3、知识的商品化
– 在知识产权制度下,知识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商 品化。
– 知识商品化可以通过技术秘密或者创意实现 – 其他的知识商品化形式
4、知识的产业化
• 知识产业化是指知识不仅仅变成产品和服务, 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自商业化活动让知识进入产 业,不再将知识作为商品由别人出售。
• 改一改:空调,不要对着人来吹-向上吹;
• 缩一缩:磁盘,5寸磁盘太大、太软,缩小到三寸,再变成 了U盘;
• 代一代:牛奶,换掉玻璃包装,用纸盒等包装;
• 加一加:飞机,加上一本广告杂志;
• 减一减:矿泉水,将矿泉水瓶重量减轻10%,再10%,再 10%;
• 拆一拆:随身听,将收录机的录机部分拆掉,扬声器拆掉, 还能拆什么,但不妨碍主要(收听)功能;
• 思维提升过程是以低级为基础,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的螺 旋上升过程,形象思维等是低级思维,是思维的树根,而 抽象思维等是高级思维,是思维的树干,是思维成长的结 果。
• 思维层面提升
– 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培养思维能力,需要注意提炼规律,特 别是思维规律;
– 从模仿思维到创造思维。学习的过程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但 不注意创造力培养,就会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
• 知识产业化过程
– 买你的产品是谁?——市场定位问题。 – 他们买的起吗?——定价与成本控制问题。 – 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买?——渠道与销售网络控制问题
。 – 用什么来吸引他们去买?——促销问题。 – 有无其他商业限制?——政策门槛问题。
5、极致的意义
• 凡事做到极致就称为一绝,天下知名,人 们慕名而来,你就可以成功了。
• “知识就是力量”,力量表现出来的方式主要是知识的产 业化,即借助于产品或服务用商业方式实现其价值。
– 首先,要着眼于学习知识,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 – 其次,记住知识重要和关键的知识,将其作为思考的食粮; – 第三,理解知识,通过反复琢磨和思考,培养自己深入理解知识
、抓住知识本质的习惯,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用旧的知 识去解释新知识和理解新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 理解方法; – 第四,运用知识,在运用中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的含义,特别是 对顾客需求的意义。
– 追问到底是收敛思维的主要方式,例,机器不转-保险断路-超负 荷-轴承不润滑-油泵吸不上油-油泵磨损,终于找到了毛病。
• 收敛思维过程是一个连续发问和连续回答的过程,深入提 问是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例如,意味着什么?结果是什 么?本意(含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再如,利润意味 着什么?竞争的结果是什么?还如,以求证方式出现,X 与Y是否成正相关关系?是否可以用曲线表达?有无“输 在起跑线上”一说?
• 改变形态例举。奶制品使用方形包装,这种包装开始流行。 • 改变结构举例。 • 组合类产品举例。如组合家具、组合音响等。 • 缩减、缩小举例。袖珍收音机,如口袋书等。 • 放大、增加举例。扩大、延长、加粗、迭加、附加等角度扩展,如
杂志版面。
– 改变色彩、味道、声响举例。自行车原来都是一个色 彩,以前的闹钟,响起来噪人心烦,现在改用音乐闹 钟,就美妙耐听多了。
• 借一借:录音笔,什么东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做成笔的形状?
• 非一非:如果分割、转出、局部化、不对称化、联合、通用 、插入、平衡、预加……,会如何?
• 非一非是核心方法,本质就是求变,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有 创意。
创意技巧举例
• 下列问题可以经常用来问一下,如有无其 他用处?能否模仿?能否扩大与增加?能 否缩小与舍去?能否找什么代用?能否重 装与改装?能否颠倒?能否组合?
– 重排、颠倒、调序例举。飞机螺旋桨置于机头,后来 装到了机顶,发明了直升飞机。
– 改造、改进例举。对原有产品进行局部改进,投资少 、效率高,如台式拔盘电话机改造为台式键盘电话机
;门锁由悬挂改为固定在门上等。
3、头脑风暴法
• 头脑风暴法是组织起来思考。
– 头脑风暴法是一个非结构化的过程,在一个有限的时 间内,通过小组成员的自发参与,针对某个问题产生 几乎所有可能的创意;问题陈述准备好以后,接着就 可以挑选6~12名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小组成员。头脑 风暴法的运用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 第一、周围的“好人”太多,他们成了你思维僵化 的原因。
• 第二、大学生没有学会学习。眼懒、嘴懒、耳懒、 脑子更懒的学习习惯。没有自己,只有别人的习惯 。
• 第三、目标太笼统、太分散,没有锁定目标。 • 第四、没有培养出一个好的(有创造力)的群体。 • 第五、没有好的方法。
发挥大学生潜在的智慧优势
• 理由
– 创新是通过商业活动实现的。 – 创新是引入市场,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明。 – 创新需要冒险,因此,创新者要准备面对失败
。
2、知识运用能力与创业
• 作用:
– 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找到创业方向,可以解决 问题,形成新方案;
– 可以在商业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能够 在商业往来中不被别人欺骗;
– 类似的问题,如:
• 企业策划: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不必投入就能实现自己的品牌 ?
• 广告创意:不必投入多少资源就可以达到1000万元广告投入 的效果?
• 教育创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个同学以最快地速度进入创新 状态?
• 海下打捞:用什么可以让油轮浮升起来?
• 创意技巧:“九个一”训练:
• 反一反:网络传媒,将显示器对着别人,自己写什么,让别 人看什么;
9、思维能力提升
• 培养积极思维
– 培养积极思维可以从培养自己的语言入手。如 果你的经常用语是“ 请讲” 、“ 不错” 、“ 有创见” 、“ 有创意” 、“ 这是一个很有趣 的问题” 、“ 很有同感” 、“ 很有体会” 、 “ 这是为什么呢?” 、“ 是否是因为…..” 、 “ 不要紧” 、“ 去吧” 、“ 可以啊” 、“ 我们都来支持一下” ,为人随和平等、善于点 头称赞,你会有一个很好的积极思维环境。
– 从逻辑思维到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是顺向的,辩证思维是多向的 ;
– 从还原思维到系统思维。事物本身的复杂性需要用感性去理解, 但是需要将其结构化;
– 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从更多维度思维,可以发现更大的空间 。
二、创新精神与知识运用
1、创新精神
• 创新精神是什么精神?
– 创新精神在本质上是商业精神。
• (1)小组中的任何成员都不允许批评——讨论中没有负面评 论;
• (2)鼓励随心所欲——越放任,构思越巧; • (3)希望产生大量的构思——构思越多,好的构思出现的概
率越大; • (4)鼓励对构思进行组合和改进——其他人的创意可以被用
来促进产生新的创意。
3、综摄法
• 综摄法,又称类比思考法、提喻法、分合法、戈登法。其 方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 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 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
• 戈登法的主要步骤是:
• 第一步,领导者决定主题。
• 第二步,召开会议,领导者召开会议,宣布主题, 并请参加者自由发表意见。
第三章 创新与思维能力
本章提要
• 创新思维 • 创新精神与知识运用 • 创意能力训练
案例:没有多少文化的松下如何创新?
思考1: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思考2:创新对创业成功有什么影 响?
一、创新思维
1、是什么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思维
• 习惯性思维
– 习惯让人们提高了效率,即所谓的熟能生巧, 但正是这种有效率的习惯,把人们牢牢地束缚 在原来的思维圈子里面,无法从外部寻找答案。
• 观察能力提升
– 需要处处留心,培养起留意新变化的习惯。这需要经 常观察,做观察的积累,由积累产生对比,注意到变 化的出现。
8、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训练
• 发散思维
– 发散思维是从多个角度观察的思维,它是获得新思维 的重要途径,特点是多向、多层面,主要的作用在于 扩展思维内容和形成新的方案构思,是求异思维。
– 与“好心”的劝说者保持距离 – 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给出答案 – 将目标具体化 – 加入一个有创造力的群体,培养创造文化 – 不断重复创意方法
2、创意方法训练
• 问题具体化训练
• 将问题具体化,可以让思维聚焦,达到发现创意的目的。比较 下列问题:
• 什么东西可以增殖600%? •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一种原料增殖600%? • 把什么东西装到筒式包装中让它增值600%?
– 约束人们思维的习惯往往是社会造成的,是传 统决定了人们不敢闯入一个新的世界。
• 对创业困难的理性分析不一定很重要,多 数是在群体的习惯性思维的包围中放弃了 新的追求。
2、思维突破的难处在哪里?
• 海洋馆的故事
– 缺少创意的保护机制 – 习惯性思维 – 盲目相信经验 – 否定性思维 – 缺少表达的能力
6、宏观思维训练
• 宏观思维就是整体的思维和历史的思维。
– 整体思维 – 历史思维
7、观察的训练
• 什么是观察?
– 观察主要是发现差异,相同的事情,想的多一些,形 成自己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和 相同,注意到对象的变化,然后加以提炼,就完成了 观察;
– 观察是直接获得信息,旅行、逛街、吃饭都是观察活 动,每个人每天的直接体验都是可以用于观察。
3、如何让思维获得突破?
• 需要有大的道德 • 勤于发现人们的不满 • 勤于积累知识并习惯于将其应用 • 培养自己的联想习惯 • 将自己的创意讲给伙伴听 • 记录所有可能的创意并定期梳理 • 定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维方法
4、问题的形成
• 提出问题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式 • 问题的来源
– (1)亲自观察 – (2)转问 – (3)注意公开的问题 – (4)重提问题
– 可以避免失误、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