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酸:CH 3COOH 、H 2SO 3、NaHCO 3、HFB .碱:Cu 2(OH)2CO 3、NaOH 、Fe(OH)2、Mg(OH)2C .盐:AgCl 、BaSO 4、NaH 2PO 4、Mg(NO 3)2D .氧化物:FeO 、N 2O 5、COCl 2、SiO 2解析:选C 。

A 项中NaHCO 3不是酸;B 项中Cu 2(OH)2CO 3不是碱;D 项中COCl 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解析:选A 。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为:CCl 4+4Na =====700 ℃C +4NaCl ,由此可知B 、C 、D 项都是正确的。

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故A 项不正确。

3.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

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A .KHSO 4B .NH 4NO 3C .Ca(H 2PO 4)2D .Cu 2(OH)2CO 3解析:选B 。

A 、C 项属于酸式盐,D 项属于碱式盐,B 项中NH 4NO 3既不是酸式盐也不是碱式盐。

4.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经常被浓雾所笼罩。

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

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雾是一种纯净物B .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C .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D .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解析:选C 。

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 .胶体有布朗运动C .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粒子小,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选C。

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容易凝聚,而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故可长时间保存。

6.(2011年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原理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透过半透膜)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选A。

物质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故A选项错误。

区别胶体与非胶体,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的直径比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等较小粒子能自由透过,故C选项正确。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某些离子,从而胶体粒子带有部分电荷,所以,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

7.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

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 )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

①不是电解质溶液,④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选B。

8.(2011年北京丰台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解析:选C。

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胶粒带电,而胶体呈中性。

9.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解析:选B。

A项为盐析的过程,盐析为可逆过程,并且属于物理变化;B项胶体属于一种分散系,而纳米材料不是;C项属于胶体的聚沉,即在胶体中加电解质,电解质电离产生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粒间的相互斥力,从而使胶体发生聚沉,形成大颗粒而沉淀,Fe(OH)3胶体沉淀后又和后续加入的H2SO4发生反应生成Fe2(SO4)3,沉淀溶解;D项烟尘粒子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

10.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解析:选B。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阴极附近黑色加深,D错误。

11.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

(4)浊液、溶液、胶体、水____________。

(5)空气、N2、HCl气体、CO2、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银、钠____________。

解析:(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即不是盐酸盐,它是HClO的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

(2)只有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其他均为+5价且Cl2为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

(3)只有HCl为无氧酸。

(4)浊液、溶液和胶体均属分散系,是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5)只有空气属混合物,其他为纯净物(或只有CuSO4·5H2O不是气体,其他均为气体)。

(6)只有钠属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前面,其他为不活泼金属,排在H之后。

对物质分类时关键是要找出分类的“标准”,这是对同学们观察能力的一种测试。

先仔细分析每组中各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上的特点,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不同于其他几种物质的物质。

答案:(1)NaClO (2)Cl 2 (3)HCl (4)水 (5)空气(或CuSO 4·5H 2O) (6)钠12.(1)将碳酸钙、稀盐酸、铁、氧气四种物质填写到下图的适当位置。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① 单质⎩⎪⎨⎪⎧ 金属单质:② 非金属单质:③ 混合物:④(2)从(1)中的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几种为反应物,按下述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碳酸钙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铁属于金属单质,O 2属于非金属单质。

(2)CaCO 3可以受热分解,Fe 和O 2可以化合生成Fe 3O 4,盐酸和铁可以发生置换反应,CaCO 3与盐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1)①碳酸钙 ②铁 ③氧气 ④稀盐酸(2)①CaCO 3=====高温CaO +CO 2↑②3Fe +2O 2=====点燃Fe 3O 4③Fe +2HCl===FeCl 2+H 2↑④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13.把10 mL 淀粉胶体和5 mL KCl 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

已知碘可使淀粉变蓝色,2 min 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 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 3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碘使淀粉变蓝色,这是检验淀粉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胶体的提纯方法——渗析,通过该题加深对渗析的含义和胶体粒子大小的理解。

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只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在烧杯中的液体中有K +、Cl -,不存在淀粉胶粒。

答案:(1)出现白色沉淀 (2)无明显变化 (3)Cl -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2)。

(3)Y 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图所示: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碳酸钙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