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工程名称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KK001-2013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我站书面批准,复制报告(完整复制除外)无效。

3.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站书面提出,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4.欢迎社会各界对我站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站检测人员存在违纪及服务质量等问题,可以向站领导进行投诉。

地址:邮编:
咨询电话:
一、概述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结构形式及层数,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附件2,立面见右侧照片。

该项目由()投资建设,
()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

开完工日期或施工进度等工程基本信息。

委托原因说明(对于一般工程简要说明,侧重于结构
部分,对于重大、有争议或群体投诉类应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针对性的概述)。

为确保结构安全使用,2013年?月?
日()委托我站对(范围)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二、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场地及地基土层、基础、上部结构和抗震等工程原设计信息。

三、检测、鉴定依据和主要仪器设备
3.1检测、鉴定依据
3.2主要仪器设备
四、结构检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内容)
我站接到委托后,于2013年?月?日安排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测,外业工作于?月?日结束,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结构复核、报告编写等内业工作于?月?日完成(根据情况详细说明从接到委托、确定鉴定检测方案到现场检测的过程)。

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同时对(根据情况确定)进行重点检测。

具体情况如下:
4.1 整体结构调查
4.1.1工程资料调查
4.1.2建筑物使用历史、现状和周边环境调查
4.1.3上部承重结构体系检查
4.1.4围护结构体系检查
4.2地基基础检测
4.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调查
4.2.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调查
4.2.3基桩静载检测报告调查
4.2.4基础几何尺寸检测
4.2.5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4.2.6基础工作状态检测
4.2.7主体结构的倾斜检测
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4个阳角部位进行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2.7。

主体结构倾斜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各观测点2013年?月?日的倾斜率分布在H/?~H/?之间(包括施工误差和外装修的影响),各观测点倾斜量(是否)超过规范的允许限值。

4.3 上部承重结构检测
4.3.1 混凝土强度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确定抽样数量时)检测结果见表4.3.1-1和表4.3.1-2。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确定抽样数量时)检测结果见表4.3.1-1和表4.3.1-3。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钻芯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确定抽样数量时)检测结果见表4.3.1-4和表4.3.1-5。

续上页表4.3.1-5
被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4.3.2墙体砌筑用砖强度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回弹法检测墙体砌筑用砖强度。

(按《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234-2002)确定抽样数量时)检测结果见表4.3.2-1、4.3.2-2。

被测()墙体砌筑用砖强度推定等级()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4.3.3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回弹法检测墙体砌筑砂浆强度。

(按《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确定抽样数量时)检测结果见表4.3.3-1和表4.3.3-2。

被测()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4.3.4框架柱钢筋配置及截面尺寸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钢筋定位仪及钢尺等对框架柱钢筋配置情况及截面尺寸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4.3.4。

被测框架柱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被测框架柱主筋数量及箍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4.3.5剪力墙钢筋配置及墙厚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钢筋定位仪及钢尺等对剪力墙钢筋配置情况及截面尺寸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4.3.5。

被测剪力墙钢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被测剪力墙墙厚()满足设计要求。

4.3.6梁钢筋配置及截面尺寸检测
采用钢筋定位仪及钢尺等对梁钢筋配置情况及梁截面尺寸进行检测,抽样数量说明。

检测结果见表4.3.6。

被测梁主筋配置情况及箍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被测梁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4.3.7现浇板钢筋配置情况及板厚检测
抽样数量说明,采用钢筋定位仪及钢尺等对现浇板钢筋配置情况及板厚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4.3.7-1、4.3.7-2、4.3.7-3。

被测现浇板板底钢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被测现浇板板厚()满足设计要求;被测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4围护结构墙体与柱间拉结筋配置检测
4.5结构耐久性检测
4.5.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参考表4.3.7-3楼板负弯矩钢筋配置抽检结果)
4.5.2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4.6结构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
4.6.1裂缝分布情况
4.6.2其它(外观质量缺陷、钢筋锈蚀等)
五、结构验算及结构损伤原因分析、评价
5.1结构计算参数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见表5.1。

表5.1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
5.2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5.3上部承重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
5.4结构损伤原因分析及评价
六、鉴定结论及建议
6.1地基基础
检测中未发现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承载力不足造成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并结合已建主体结构的四角顶点侧向位移结果、沉降观测记录、桩基检测报告及桩基竣工资料等,经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本工程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 u级,不影响整体承载。

6.2上部承重结构
6.2.1
6.2.2
6.2.?综上所述,该楼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 u级,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但应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处理措施。

6.3鉴定单元
该工程(范围)鉴定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 su级,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对上述问题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6.4 建议
请有关单位根据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处理措施。

附件1 现场检测照片
附件2 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