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共15页

《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共15页

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调研机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内容提要: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填表调查与网上调查两种方式,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603份。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持有人个人信息与基金投资性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持有人个人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月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等7项内容;持有人基金投资性向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购买基金的时间、持有基金的数量、购买基金的目的、基金购买类型、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基金投资金额、基金购买渠道、对新老基金的偏好、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选择基金的依据、是否关注基金费用、对目前费率水平的看法、是否关注基金分红、是否在意基金价格、对长期投资时间的认识、打算持有基金的时间、在市场调整时如何对待股票型基金、赎回基金时的考虑因素、对待基金亏损的态度、对基金理财顾问付费的意愿、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情况、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类型、投资私募基金的倾向、对托管银行作用的认识情况等26项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本次调查情况的说明1.1 本次调查活动的背景与时间2007年中国基金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基金规模从年初的8500多亿元迅速上升到了年末的3.27万亿元,与此同时,投资大众对基金投资的热情空前高涨,基金账户数从年初的1400多万户迅速攀升到了1.1亿户。

为加强对基金投资者的服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联手行业有关单位,在中国15个重点城市推出了“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活动。

巡讲活动从2007年7月21日北京开始,到2007年12月8日深圳结束。

巡讲活动期间,为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基金持有人的情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同时启动了针对中国基金持有人的问卷调查活动。

1.2 调查方式与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填表调查与网上调查两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2603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基金持有人的实际情况。

实地调查的数据采自参与全国巡讲活动的15个大中城市的持有人,共回收调查问卷4252份,网上调查则通过新浪网、和讯网同时进行,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351份。

手写问卷与网上问卷占比分别为33.7%、66.3%。

1.3 调查问卷的内容问卷调查主要分持有人个人信息与基金投资性向两大部分内容。

持有人个人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月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等7项内容。

持有人基金投资性向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购买基金的时间、持有基金的数量、购买基金的目的、基金购买类型、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基金投资金额、基金购买渠道、对新老基金的偏好、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选择基金的依据、是否关注基金费用、对目前费率水平的看法、是否关注基金分红、是否在意基金价格、对长期投资时间的认识、打算持有基金的时间、在市场调整时如何对待股票型基金、赎回基金时的考虑因素、对待基金亏损的态度、对基金理财顾问付费的意愿、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情况、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类型、投资私募基金的倾向、对托管银行作用的认识情况等26项内容。

第二部分中国基金持有人基本情况针对本次基金持有人填写的调查问卷中的个人信息对中国基金持有人的基本情况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推断。

本次调查只有参与现场巡讲活动的持有人提供了个人信息,因此本部分的统计结果主要建立在现场回收的4252份手填有效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

2.1 中国基金持有人性别亲自填写调查问卷的基金持有人的女性投资者占比53%,男性占比47%,女性投资者占比高于男性投资者。

一方面说明基金持有人中女性投资者的比例可能高于男性的比例,但也可能说明女性投资者更有耐心填写调查问卷,其参与度胜过男性投资者。

2.2 中国基金持有人教育背景从填写调查问卷的持有人的教育背景看,本科人数最多,大专人数次之,两者占到60%。

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者与职高以下的低学历者人数最少,整体上看参与调查的投资者受教育情况良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图1 基金持有人教育背景2.3 中国基金持有人的职业分布从持有人的职业分布情况看,普通职员占比最高,达到了30%,公司管理人员占比17%,二者合计占比接近50%,说明参与基金投资的主要还是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士。

不过令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学生身份的投资者占比达到了较高的13%,一方面说明基金热也波及到了大专院校,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特点。

图2 基金持有人职业分布2.4 中国基金持有人收入分布在参与现场调查的投资者中,超过83%的投资者个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半数的投资者个人月收入集中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而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在接受调查者中占到22%,由此可见接受调查的基金持有人收入水平普遍良好。

但我们也注意到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持有人的比例也达到了较高的17%,而低收入者(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持有人比例则接近10%,说明基金投资热潮已波及到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群,这将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图3 基金持有人月平均收入分布2.5 中国基金持有人家庭收入分布在回收问卷的基金持有人中,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5000元的家庭占比最高,占25%,其次是家庭月平均收入超过12000元的投资者,占21%,而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0000-12000元之间的家庭占比也达到了18%,三者合计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投资者占到64%。

中等收入家庭(月均收入在5000元-1万元以下)占25%,低收入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占11%。

这一结果与投资者月收入发布情况高度吻合。

总体而言,基金持有人的平均月收入较高,具有一定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但超过10%以上的低收入家庭参也参与到了基金持有人队伍中,一旦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则有可能受到较大的伤害。

图4 基金持有人家庭收入分布图第三部分中国基金持有人投资性向分析3.1 购买基金的时间从投资者填写的购买基金的时间看,投资者购买开始基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这两年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占到调查人数的83.57%,这一结果与近两年基金净值增长占到基金总规模的85.6%、新增基金开户数占开放式基金总户数的91%的实际结果高度吻合。

说明目前中国基金持有人的主体主要是最近一两年内才入市的新投资者,他们在基金投资上的投资经验非常欠缺,对基金投资风险的认识相对有限。

图5 基金持有人购买基金时间3.2持有基金的数量调查结果显示,持有3~5只基金的投资者对多,占到35.47%;持有基金数量6只以上的投资者超过了50%,而持有10只以上基金的投资者则超过了20%。

从总体上看,中国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的数量较多,许多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图6 持有基金数量3.3 购买基金的目的从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看,排在首位的是“买基金回报高”,此类投资者占到46.6%;排在第二位的是“自己不会炒股”,占33.7%,二者合计占被调查投资者的81.3%,说明投资者购买基金主要受到短期高回报的影响,尚未将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来看待。

图7 投资基金目的3.4 持有基金最长时间从投资者持有基金最长时间看,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在1年以下的投资者占到65%,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在2年以下的投资者的比例则为89%,而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投资者的比例只有11%,这种情况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基金持有人主要是近一两年内才入市的新投资者的事实。

图8 持有基金时间3.5 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从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的情况看,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在50%以上的持有人接近50%,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超过30%的持有人的比例高达72%,说明面对当时股票市场的火爆走势,持有人在基金投资上同样表现出了不理智,将个人收入的较高比例部分投到了基金上。

图9 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的比例3.6 基金投资金额从基金投资的绝对金额看,60%的被调查对象在基金投资上绝对投资额超过10万元,基金投资额在5万元以上的持有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3%,说明持有人在基金投资上的平均投资额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表现不尽人意,基金业未来的规模扩张将有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10 基金投资绝对额3.7 基金购买渠道从基金购买渠道看,银行柜台渠道高居首位,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对象是通过银行柜台购买基金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上购买基金的投资人比例也高达38%,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买基金的便捷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青睐;排在第三位的是基金公司直销中心,比例不足5%,而选择证券公司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比例仅有3%,说明证券公司作为基金销售渠道的作用日趋边缘化,而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方式购买基金的持有人不足2%,说明中国基金持有人尚未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

图11 基金购买渠道3.8 对新老基金的偏好在对新老基金的偏好上,88%的被调查对象声称“偏好老基金”,只有12%的投资者“偏好新基金”,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上日趋理性。

图13 对新老基金的偏好3.9 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从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上看,大公司明显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银行背景的公司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合资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光环不再,而新公司则明显受到投资者冷落。

图14 基金公司选择偏好3.10 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从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看,参与网络调查的持有人与参与实际填表调查的持有人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参与网络投资者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占被调查人次的87.37%,而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则相形见绌,说明参与网络调查的持有人普遍能够充分享受互联网在提供信心方面的便利性。

但从亲自填写调查问卷的持有人的情况看,尽管有37%的持有人在获取基金投资信息上也会借助互联网,但报纸、电视也是该类基金持有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说明此类投资者在网络上的应用能力较差,他们更习惯借助传统媒体。

图15 参与网络调查的持有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图16 参与实地调查的持有人获取信息的渠道3.11 选择基金的依据在基金持有人选择基金的依据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基金业绩对投资者选择基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基金公司的品牌对投资者选择基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其他因素如基金经理、朋友推荐、销售机构推荐等因素对投资者选择基金的影响则微不足道。

图17 选择基金的依据3.12 是否关注基金费用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持有人中,对基金费率表示“关注”与“非常关注”的比例为71.8%,说明持有人对基金费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但另一方面,也有近三分之一的持有人对费率持“无所谓”的态度。

图18 对费率的关注情况3.13 对目前费率水平的看法从持有人对目前基金费率水平的看法上看,认为目前费率“高与太高”的持有人占到86.6%,认为基金收费“合理”的持有人只占13%左右,说明持有人对基金的收费很不满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