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中国教育史(夏商周春秋时期的教育)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中国教育史(夏商周春秋时期的教育)精品PPT课件

校、序、庠、塾
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 管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德、行、艺三方面。
古 庠之 《 ,教 礼 术者 记
有,

家 有
学 记
,塾 》 国,
党 有有

·
政教合一
辟雍也是祭祀、召开军事会议、召见诸侯、 献俘庆功、大射选士、养老尊贤的场所。 庠、序、校也是乡官议政、乡饮酒礼、乡射 之礼的场所。
国学的教育内容
《 诗
,车 右兵 人之 持法
鲁 颂 》
矛,
,左
中人



·
礼乐教育
在祭祀活动中要伴有 相应的礼仪和音乐, 包括歌诗、奏乐和舞 蹈等。
书数教育
读写算教育。
商代早期青铜鼎
商代青铜簋
商代青铜卣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西周的 社会
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
西周的教育
西周的社会
主要特征是: 1、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诸侯,建立了71
西学(西雍、瞽宗):习礼的 场所,由礼官主持
南学(成均):习乐的场所, 由大司乐主持
北学(上庠):习书之所,由 诏书者主持。
泮宫
诸侯所设,仅有一间,半 环以水,又名頖宮

先正 《
王崇 诗四 、术
礼 记
书,
、立 王
礼四 制
、教 乐,

以顺



· ·
凡 子《
三 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礼
教记

子文
,王
必 以




乡学
个诸侯国。诸侯又把它分封给卿、大夫,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2、在农业上实行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又推行宗法世袭制。为对付奴隶
和平民的反抗,西周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刑不上大夫) 3、在思想意识上,除了利用宗教迷信愚弄民众之外,还强调遵守礼制,
不同的等级有相应的礼制,贵族的礼制不用于奴隶(“礼不下庶 人”)。 4、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 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
-
商代的地方学校
商代的“庠”“序” 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 的,其中“庠”以养 老为主,同时对年青 一代进行教化;“序” 是习射和习礼相结合 的教育机构。

则 三 代 共 之 , 皆 所 以 明 人 伦
曰 校上 《 ,》 孟
殷子 曰 序滕
,文 周公 曰

, 学

·
商代的教育内容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军事教育
书:指书法文字教育(书写,识字,作文)包括六书: 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数学、天文历法教育。包括数学、天文、历谱、五 行、杂占、刑法等方面。
3、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祭之容、 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国学的教育内容
乡学的教育内容
1、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飨礼 2、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
公《
序上孟 者》子 , 射滕 也文 。
·
夏代的教育内容
1、军事教育
夏代建国以后爱一 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着氏族,因而两种 制度和两个阶级的 斗争还很尖锐,为 了巩固政权,夏代 “为政尚武”。
考《

夏学献 以校通 射考 造》
士 。
·
·


之 经《
野 ,
》山 海 经

后海 启外
于西





夏代的教育内容
礼乐教育 书数教育
商代的教育内 容
思想政治教育
1、奴隶主为加强统治的 需要,极力提倡宗教 迷信,将本族祖先作 为至高无上的神。
2、孝是社会道德的准则, 也是思想教育的中心 内容。
3、 学习先王的治国经 验,巩固统治地位。

孝《
,孝
德经
之 本










军事教育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御 车马
上 持古 弓“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夏、商的教育
夏、商、西 周与春秋时
期的教育
西周的教育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夏代的教育
商代的教育
夏商的教育
夏代的教育
1、夏启破坏了“禅让 制”,建立“世袭制”, 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2、井田制下,农业、手 工业有较大发展。
3、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 明时代。
西周的教育制度
1、按地域分:国学(京 城)、乡学(地方)
2、按教育程度分:小学 (初等教育性质)、大 学(高等教育性质)


命 之

公教 礼
宫, 记
天南 然
子之 后 王
曰左 为 辟, 学 雍大 ,
制 》
,学 小
诸在 学
侯郊 在
曰,


·
辟雍
辟雍周围环之以水,其他四学 分设四周。
东学(东胶、东序):习干戈 羽龠(古代一种管乐器)的 场所,由乐师主持
学学 ,为 明 而大 唐 作学 位 乐, 》
于左
瞽学 宗为

商代的官学
商代的官学
1、右学和瞽宗属于大 学性质,是一种新型 的教育机构。 2、右学和瞽宗以乐教 为主,是奴隶主贵族 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

学东
小 学 , 在 国 中 王 宫 之 东 。
, 大 学 , 在 西 郊 ; 左 学 ,

郑 玄
4、由“司徒”主管教化。
夏代的教育
1、 “序”是在国都 设立的学校。
夏 后
《 礼
氏记
养养
庶国 王
老老 制
于于 》
西东
序序
。,
· ·
成《
夏 后 氏 设
学 校 部 》
古 今 图 书 集
西东
序序
为为
小大
学 。
学 ,
夏代的教育
2、关于“序”的内容: “序”是习射的场 所。除具有教育的 职能之外,“序” 后来发展为奴隶主 贵族议政、祭祀和 养老的场所。
宾客 3、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
制。 4、乡三物:六德,包括知、仁、圣、义、中、和 ;六行,包括孝、友、睦、姻、任、恤;六艺,
2、以“孝”为中心 的人伦道德教育
夏代学校的教育是 要“明人伦”。
公《
上孟
皆》子 所 以滕 明文 人 轮 也 。
· ·
夏 后《 氏礼 收记 而 祭内 ,则 燕》 衣 而 养 老 。
夏代的教育内容
3、宗教教育
夏代的宗教教育以 敬天尊祖为核心。
夏 道《 尊礼
命记 ,
事表 鬼记 敬》 神

远 之
· ·

1、三德: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逆 恶;三行:孝行以事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 师长。
2、六艺 礼:礼仪、等级名分教育、伦理规范教育。五礼:吉、
凶、宾、军、嘉 乐:音乐教育。包括乐德、乐语、乐舞教育。 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
尺、井仪。
国学的教育内容
御:驾驶马车的技术。包括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 舞交衢、逐禽左
夏虞
后氏 氏禘 禘黄
《 国
黄帝 语
帝而
而祖 祖颛 颛顼
鲁 语
顼, 》
,郊
郊尧
鲧而
而宗
宗舜
禹。
商代的官学

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
人 养

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
国 老
礼 记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

商代的官学已出现
右 学
“大学”、 “瞽宗”、 ,
王 制
“庠”、“序”、
养》

“学” 等名称。





· ·
殷 人《 设礼 小右 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