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斯的《社会成本》读书笔记

科斯的《社会成本》读书笔记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
阮氏兰英
Lxy20110106
1960年科斯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该文
章与《企业的性质》(1937年)已成为科斯的经典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科
斯主要提出被后人誉为“科斯定理”的两个重要结论。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有待分析的问题: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工商
业企业的行为,并指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庇古在《福利经济学》提出的观点,即限制或惩罚施害者。

科斯却列举了医生和糖果制造商使用机器的例子说明
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人们一般都想到怎样惩罚施害者而不是相互影响、
相互损害的。

接着,科斯以养牛者走失的牛损害农夫土地上种的谷物一例作为分析
起点。

他提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
制度”,并说明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
开始时将产权赋予给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构都是有效率的,能够实现资源配
置的帕累托最优。

但是现实情况是, 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

因此,制度的设计
是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率配置的基础。

科斯定理旨在描述资源稀缺性必定引发各种经济竞争和交易费用发生,而明晰界定的产权安排则是节省交易费用从而是决定经济效率的基本制度设定。

科斯定理解释了稀缺世界里产权安排、交易成本、经济效率和政府功能
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政府效能→产权安排→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经济发展)。

现实证明所有高效率的发展现象都具有明晰界定的产权制度基础,相反,所有低效率的经济停滞,则必定具有界定模糊的产权制度陷阱。

总之,
科斯定理的精华在于发现了交易费用及其与产权安排的关系,提出了交易费
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
有效的方法。

科斯针对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的研究和庇古观点进行评价。

按照
庇古的观点国家是不需要的而是由内在的市场价值寻求改变。

科斯提出了政
府应该有所做的,如果仅随着市场自身的改变,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这就
是庇古理论的不足和实践上的不可能性。

此外,这篇文章也是对外部性的一个讨论。

科斯定理最初就是在解决
外部效应问题的方案中提出的。

外部性是很难避免的,传统经济学解决外部
性都是简单的惩罚施害者,而克斯却认为这种解决方法存在缺陷。

科斯提出
自己的观点:让产生外部性者和受外部性影响者进行自由谈判,使得成本和
收益能够合理分配,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这是巨大的进步。

此外,
科斯指出只要产权界定时明确的,加上交易费用不太大,允许产权自由交易,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外部效应提供了另一
种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科斯定理。

虽然它们对经济学做出巨大贡献但科斯定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科斯定理中的交易费用的假定很不现实:“真实的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本都足以使许多在无需成本的定价制度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化为泡影”。

第二,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就是因为交易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又认为交易费用的高低是由企业内部交易与市场交易费用两者相比较确定的。

但除了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在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