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符号、神圣象征和法律条文相联系,仿佛这种统治乃是顺理成章之事。”我们的

时代充斥着被挑动的暴民、群众和运动,但在宏大理论家依循规范创造出来的社 会结构当中,这些却都找不到一席之地。
最后还有一点在于,没有任何“宏大理论”可以供我们去理解社会结构的一体 性,因为对于老旧的社会秩序问题,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
传 25 年前乃至更早前,作为对社会的性质和功能运行的总体关注的一部分,杰出
的论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研究舆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置身于宽广的历史、理
闻 论和哲学角度,并撰写著述。而今天,技术专家团队针对特定主题实施研究方案
并报告结果。20 年前,舆论研究属于学术。而今天,它属于科学。
自然科学作为传统的共同尺度,其文化意义也越来越让人怀疑。在许多人看
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
新 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
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
阳 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学等多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拓宽视野,进行联系和比较研究。
2)对历史的运用

社会科学所处理的问题关乎人生,关乎历史,也关乎它们在社会结构中的相
互交织。因此,每一门社会科学,都要具备历史视野,并能充分运用史料。

历史学和社会学存在密切联系:第一,在对将被解释的内容的陈述之中,需
要范围更为全面的东西,而它们只能由人类社会历史多样性的知识提供。第二,
抽象经验主义的科层式应用具体体现在:试图把社会调查的每一步都标准化、
合理化,使得其学术操作过程本身变得“科层制”;大学成为一整套研究性的科层
组织,研究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培训中心;抽象经验主义的学术操作使对人 的研究变得集体性和系统性;抽象经验主义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军事基

地、公司、广告机构和政府的行政部门。
2)抽象经验主义
米尔斯认为,如果宏大理论靠的是讲究形式但云山雾罩的隐晦艰涩,那抽象

经验主义靠的则是讲究形式但空洞无物的天真精巧。抽象经验主义者往往将科学

哲学信奉为唯一的科学方法,局限于程序式的研究步骤中,对方法和理论过分强
调,却不考虑问题、内容和领域,研究往往会陷入标准化的模式。

抽象经验主义者采取非历史、非比较的视野,探讨小范围的区域,无论是界
定自己的问题,还是说明自己的微观发现,他们都不会对历史性社会结构的基本
广 观念有任何切实的运用。这样谨慎和刻板的一种经验主义,在探究中清除了我们
时代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性话题。
播 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在探讨舆论研究领域的变化时,给
出了一段特别的陈述,米尔斯认为这适用于抽象经验主义路线的绝大多数研究:
告 问题、婚姻问题、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与个人戚戚相关,但又不是纯粹的个人问
题。“我们在各式各样具体情境中的体验,往往是由结构性的变迁所导致的。有
广 鉴于此,要想理解许多个人情境中的变迁,我们就必须有超出这些个人情境的眼
光。……要想对社会结构的观念有清醒认识,并能敏锐运用它,就要有能力透过
播 纷繁多样的情境捕捉到这类关联。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具备了社会学的想象
考 由此,宏大理论有意识形态上的合法化内涵,而抽象经验主义有直接的科层
功用,米尔斯担心,如若抽象经验主义和宏大理论这两类研究风格逐渐形成学术
告 上的“双头垄断”,甚或成为主导性的研究风格,将会对社会科学的学术承诺造成
巨大威胁,也深深威胁到有关理性在世间人事中的角色的政治承诺。在科层制的
广 社会科学中,整个社会科学的努力局限于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威服务。抽象经验主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
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
闻 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
义是其最合适的工具,宏大理论弥补其理论贫乏。
4、对社会学发展的展望

在批判了社会科学发展的偏向后,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
传 望,也可以看做是社会科学发展可供参考的视角。
Hale Waihona Puke 1)关注人类的多样性闻 社会科学应当关注人类的多样性,包括古代到现当代的各个国家、各个种族
血统和族裔群体等等,这种多样性构成了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部社会世界,
力。”
传 3、对社会科学研究偏向的批判
1)宏大理论
闻 在这一部分,米尔斯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为例,对宏大理论进行了
批判。
新 他认为宏大理论本质上是对概念的组合与分解,它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局
限在高的抽象层次上,缺乏可理解性,以至于它的实践者们无法合乎逻辑的回到
阳 自身所处的历史、结构性的情景中存在的问题。“一旦从宏大理论的层次下降到

会分析的是一系列可以界定、可以利用的传统,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关注历史中的 社会结构,而其问题也直接关涉着紧迫的公共议题和挥之不去的人的困扰。”
三、核心观点
1、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
在第一章,米尔斯阐释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

历史的面貌日新月异,常常让人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基于往昔的价值找寻方
考 向。人们也常常感到,老派的思维方式已经瓦解,新的萌芽却还暧昧不清,从而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
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 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

《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 年代初他以《白领:美
导致了道德上的阻障。普通人无力应对更广阔的世界,他们无法理解所处的时代
告 对于自己生活的意义。因此,米尔斯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
这种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
发生什么,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
广
编辑,都应该具备这种心智品质,米尔斯把它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正是这种

一般化理论的尝试不屑一顾,社会学家则将历史学家视为提供史料的体力劳动者。
米尔斯对这一现象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明确指出“社会科学本身就属于历史学
科……所有名副其实的社会学都是‘ 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不是研究历史的
社会学,而是具有历史维度的社会学;它将时序性(temporality)置于核心地位,
之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
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

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
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
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由与理性的价值不断受到威胁并逐步退化,并在不断适应
理性化潮流的过程中成为异化的人,快乐的机器人。

4)如何看待政治
阳 社会科学的政治角色,包括这种角色可能是什么、该如何履行、会如何有效,
之 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他们
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
其次,社会学研究不可脱离历史维度。对于马克思和韦伯等奠基人来说,社

会学和历史学并无泾渭分明的边界,他们的研究既是横向的结构剖析,也是纵向
的历史叙事。历史学和社会学在 20 世纪初开始分家,历史学家对社会学家提炼
考 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
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全书概述

广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
播 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想象力使社会科学家有别于单纯的技术专家。
播 社会学的想象力意味着,研究者应该将个人命运放在整个社会现实来衡量,
将个人问题上升为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理性思考,探索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或者理
传 解社会中的个中关系。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在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时,更
有能力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的个体的内在生命与外在生涯的意义。这也是社会学
播 理性却是被压抑的,社会科学应该担负起唤醒人们对理性和自由的认识。
合理化的组织是一种让人异化的组织。社会合理化程度的加剧,带来合理性
传 与理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看到这样一类人的兴起:有合理性,却没有理性;越来
越自我合理化(个体调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与组织的规章条令保持高
闻 度一致的过程),却也越来越焦虑不安。人在不断自我调适,适应理性化潮流和
的想象力的任务和承诺。

2、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
新 首先,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承担时代
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他并不主张学者抛开研究,以社会活动为业,
阳 而是反对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的研究理念,反对狭隘的经验研究与科学
主义。社会学家有责任向一般读者阐明,他们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