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校本教材

四年级校本教材

第一周学习内容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意】我非常喜欢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110元钱黄斌我14岁那年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五中。

在别人家里,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在我家里,却成了天大愁事。

当时,我家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亲、母亲领着3个孩子过日子。

母亲病重,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妹妹都还小,除了知道读书、吃饭、哭着闹着向家里要钱以外,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

全家5口人只有父亲一人是劳力,种着那么几亩贫瘠的土地,每年的收成除了勉强填饱肚皮以外,没有一丁点儿的富余,更不用说供我继续读书了。

可我还是不甘心,即使不能够到那所自己向往已久的“圣殿”去上学,我也要见一见它的模样。

于是,连父母也没有告诉,我便在放假后第五天的清晨,背上一罐凉水,沿着那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偷偷地出发了。

长途跋涉了6个小时,我终于找到了市五中。

趴在宽敞的铁栅栏门外,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向里面望了许久。

哇!那么宽那么大的操场!那么高那么好看的楼房!那也本该是属于我的天堂啊。

那一刻,我流泪了。

靠在铁栅栏门外,我一边默默地抽泣着,一边在内心慨叹命运的不公平。

也许是过于劳累和伤感的缘故,不知不觉中我竟然睡着了。

等我一觉醒来,天已经蒙蒙黑了。

我叹了口气,拍了拍饿得咕咕直叫的肚皮。

这时,口袋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哗啦哗啦”直响。

掏出来一看,我不禁吓了一大跳——那竟然是一张崭新的面值10元的人民币。

要知道,在我们家乡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10元钱的钞票除了少数的几户有钱人家能有几张之外,就是大人们也很难见到。

我四周望了望,见没有人,急忙将那10元钱攥到手心里,连汗水都攥出来了。

多少年以后,当我看惯了那些沿街走过的乞儿时,才明白,也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把我也当成了一个小乞丐,在我熟睡的时候;悄悄地塞给了我10元钱,让我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紧攥着那10元钱,靠在街角的一堵断墙下,做了一个香甜的美梦。

次日清早,我沿着大街游荡,小摊贩的叫卖声和各种食物的香味混杂在一起,向我飘来,令我几次停住了脚步,又几次摇了摇头走开了。

我终于没有舍得给自己买一点食物。

在向这座我向往已久而今终于到达却又不得不离开的城市告别之前,我最后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使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我的生活,陡然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急转弯。

就在我昨夜赖以避风的那面红色砖墙上,用石灰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文字。

那是一则最简单的广告:院内批发冰棍,备有冰棍箱。

那一行白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好像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磕磕绊绊地行走,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我的心一下子被照亮了。

愣了片刻,我摊开右手,看看那被汗水浸透了的10元钱还在,便像发了疯一般,飞快地转身跑进了那家冰棍厂。

10分钟后,我花3块5毛钱买了一个冰棍箱子,又花6块5毛钱批发来了半箱子冰棍,便开始了我的沿街叫卖。

白天,我走街串巷叫卖冰棍;晚上,我就露宿在冰棍厂院外的围墙边。

刮风了,捡一条破麻袋一围;下雨了,找一块废旧的塑料纸一盖,一晃一个多月的假期便过去了。

最后,我算了算,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我总共赚得了300元钱!除去交纳市五中一年的各项费用,还够给自己和父母各买一套廉价新衣和给兄妹三人各买一个新书包。

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含着泪水,我怀揣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像一个打了大胜仗的将军似的,迈进了市五中的大门,开始了我从此边读书边勤工俭学的求学历程。

5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那10元钱,成为我一生命运的转折,但我至今不知道谁是那位好心人,无从报答,唯有永远铭记于心,为社会多做一点好事,算是对那位好心人的答谢。

成语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山崩地裂不容置疑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应接不暇一模一样名言警句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第二周学习内容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意】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意】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保卫母亲刘以林天地之间,母亲是我精神的后方和心灵的高山。

我读书,进机关,办公司,周游中国,周游世界,进驻深山,但我不论在哪里,只要年老的母亲一声召唤,我都会立刻放下一切回到她的身边。

有人赞扬我是“孝子”,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故乡村子西边的涧湾里有一种鱼,黑鱼,产出籽成小黑鱼后,清亮亮的水面上,一大群小黑鱼像一团小黑云在慢慢地飘,尽管周围充满了想吃小黑鱼的杂鱼,但没有谁敢上来,因为有两条老黑鱼守在下面。

这时拿个青蛙挂在特制的黑鱼钩上,往小黑鱼群上一点,立刻,一条老黑鱼呱唧一口就咬住了钩,从无例外。

两条钓上来一条,小黑鱼还是安全的,但若把另一条再钓上来,在它出水的那一刻,杂鱼就会一拥而上,转眼就把小黑鱼群冲散、吃光了。

人也就是这样。

一个家失去了母亲留下了父亲,或失去了父亲留下了母亲,这个家的孩子一样能长大成人;若是父亲和母亲都失去了,那可能就难说了。

村南头的王老军家,两口子都饿死了,留下了三个小孩,没几天,八岁的和六岁的孩子把那个四岁的孩子给杀了吃了。

剩下的两个也走了,已不回村子了。

这一年的饥饿使土埋上了人心。

官方统计我们安徽凤阳县饿死60245人,我们村的人几乎饿死了一半。

我父亲也是在这一年饿死的。

许多的人,看着看着就倒下死了,人都抬不动,只能用牛往山上拉。

我母亲眼见得也不行了,她饿得身上全肿了起来,坐在凳子上,站不起来了,一次她拉着小桌子想站起来,把小桌子拉得向后直滑,她还是站不起来。

母亲眼泪下来了,她对姐姐说:“我要是死了,你们两个都得死。

”姐姐比我大三岁,七岁,我四岁,母亲不对我说,她以为我听不懂,其实我听得懂。

姐姐大哭起来,我也大哭起来。

但母亲慢慢起来了,她喝了一点水,就到水沟里去摸螺丝。

那些水沟不知被人摸过多少遍了,但母亲总是能摸到一点螺丝回来。

母亲拿细竹竿到树上去敲,别人看不见的一种旱螺,她能看得见,那些旱螺一煮都是粘丝,但也能吃。

涧湾里有人药鱼,有些死鱼漂着,都臭了,一捞,鱼肉就碎去,只剩了鱼骨头,母亲用布做了兜子,慢慢把鱼兜上来放到石头上晒干,放上盐,虽然臭,但能吃。

有一天母亲在路边捡到几十粒稻子,不知是什么人掉下的,母亲剥了壳放到野菜里煮,我们吃不到米,但都感到菜里有米。

母亲把榆树的皮和叶子剥下来,用刀切成丝一样的东西,在锅里煮了吃。

在母亲这里,几乎是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吃的,连稻草地能吃,她把稻草用剪子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在锅里炒得似糊未糊,然后用石臼捣碎,做成糊给我们喝。

后来所有的东西都吃尽了,田里的麦子成熟了,母亲就在半夜里出去弄麦子回来给我们吃。

她通常是出去之前,让姐姐把门插上,回来后敲一下门,姐姐就去开门。

夜很黑,出门就是深草,很近的地方就是山,母亲非常害怕,她每次出去时都拿了根防野兽的棍子。

但她实在是太害怕了,有一次母亲把脚迈出了门,又退了回来,她两眼紧张地看着黑夜。

我从床上下来对母亲说:我跟你去,要是狼来了,我就打它!母亲说:唉,你太小了!母亲又咬了咬牙正要往外走,忽然想到了什么,非常兴奋地退了回来,说今天不必去了,有吃的了!原来早年挂在山墙的一个莆篮(一种用具),它的边是牛皮绳扎的,母亲把它拿下来,用剪子剪下那些绳子,都剪成一段段的,放到锅里煮,煮得软了,就捞出来。

母亲在我们面前放了三个碗,每个碗里都分了一点。

一盏小油灯在桌上亮着,母亲在灯的旁边,我感到她比灯还亮。

这时我能看见外面的夜很大,狼也很大,它正从西山上下来,我一边吃一边心里想,等我长大了,夜里母亲出去,我就拿根大棍子跟在母亲后边,狼来了,我就打断它的腿。

我要一辈子保卫母亲。

成语恍恍惚惚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神秘莫测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枉费心机名言警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第三周学习内容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经过千锤百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消逝做人的高尚的情操。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意】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的枝条,水面一片平静。

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

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蹬三轮车的父亲当我穿梭于都市高耸的群楼之间,偶尔“小商小贩禁止入内”的字样会闯入我的眼帘,会令我的心阵阵酸楚,像针扎一样。

我的父亲就是一个蹬着三轮车卖水果的小商贩,就是靠着他的那破三轮,养活着我们一家老小五口人。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蹬着他的破三轮,走街串巷,闲暇时,他也只是不停地摆弄整齐他满车的水果,他不爱说笑,也丝毫没有人的精明和能说会道。

现在想来,我们那会儿过得挺不容易的。

我深深体会着贫穷带给我们的窘迫,我穿得很土气,没有零花钱,唯一的零食是父亲卖不掉的水果。

我甚至不敢收同学的一张贺年片,怕回赠。

每每同学们在一起谈及父母时,我立刻就像蔫气球似的一言不发。

我始终忘不了我上高三那年的一个三九天,天冷得出奇,风刮在脸上跟小刀刮一样。

我一时赌气,没穿上我的那件花棉猴儿。

然而,父亲居然给我送来了一件新外罩。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空旷的操场上,雪很厚,雪地上只有父亲的一深一浅的脚印和三轮车的轱辘印。

他穿的那件很不合体的棉大衣掩盖住了他的瘦小,头上也没有戴帽子,脚上是一双被磨偏了底的棉靴,他的车上满是水果,被棉被盖着。

我飞快地迎上去,父亲见我,把着车把的左手松开了,一个一个的去解开大衣的扣子,松开他一直紧夹着的右臂,从腋下取出一件带包装的新的防寒服,赶忙塞给我:“刚才我瞅雪越下越大,你也没穿个衣服,去给你买了一件,大高三的别冻坏了。

”我接过来,拿着衣服前后瞧了瞧:“样子多蠢呀,再说这色儿,大红的……”我忍了忍,没往下说。

父亲见我穿好后,才去系好他大衣扣子,推着他的水果车,在风雪中渐渐消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