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

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

已知粒子所处的势场为:V (x) 0, 0 x a V (x) , x 0, x a
粒子在势阱内受力为零,势能为零。
在阱外势能为无穷大,在阱壁上受
V (x)
极大的斥力。称为一维无限深势阱。
其定态薛定谔方程:
2 2m
d 2(x)
dx2
V (x)(x)
E ( x)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o ax
对势场中三维运动的粒子
2 ( 2 2 2 ) V (x, y, z,t) i
2m x2 y2 z2
t
引入拉普拉斯算符:2 2 2 2 则有 x2 y2 z2
2 2 V (x, y, z,t) i
2m
t
再引入哈密顿算符:H
2
2
V (x,
y, z,t)
则有
2m
H
i
一般的薛定谔方程
隧道电流不变,则探针在垂直于样品方向上的高度变化 就能反映样品表面的起伏。
探针
因为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 间的距离十分敏感。控制针尖高 度不变,通过隧道电流的变化可 得到表面态密度的分布;
2m
dt
两边除以(r) f (t)可得:
1 (r)
[
2 2m
2 (r)
V
(r) (r)]
i
1 f (t)
df (t) dt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由于空间变量与时间变量相互独立,所以等式 两边必须等于同一个常数,设为E则有:
[ 2 2 V (r)] (r) E (r)
II
III
(2)E<V0情况
oa x
在经典力学中,该情况的粒子将完全被势垒挡回,
在x<0的区域内运动;而在量子力学中结果却完全不同
,此时,虽然粒子被势垒反射回来,但它们仍有粒子穿
透势垒运动到势垒里面去,所以我们将这种量子力学特
有的现象称“隧道效应”。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隧道效应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1981年在IBM公司瑞士苏黎士实验室工作的宾尼希和 罗雷尔利用针尖与表面间的隧道电流随间距变化的性质 来探测表面的结构,获得了实空间的原子级分辨图象, 为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电子的隧道效应,金属中的电子并不完全局 限于表面边界之内,电子密度并不在表面边界处突变 为零,而是在表面以外呈指数形式衰减,衰减长度约 为1nm。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薛定谔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做过工作。由于 他的影响,不少物理学家参与了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 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薛定谔对原子理论的发展贡献卓著,因而于1933 年同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共获诺贝尔物理奖金。
(x) Asin(nx), n 1,2,3,
a
由归一化条件 a Asin2 ( n x )dx 1 A 2
0
a
a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其定态波函数:
n (x) 0,
x 0, x a
n (x)
Asin( nx ),n
量子力学的处理方法
(1)已知粒子的m,势能函数V,即可给出薛定谔 方程
(2)由给定的初、边值条件,求出波函数
(3)由波函数给出不同地点、时刻粒子的几率 密度||2
下面以一维无限深势阱为例,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11.8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
1、以一维定态为例,求解已知势场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了解怎样确定定态的能量E,从而看出能量量子化是薛 定谔方程的自然结果。
a
1,2,3,
0 xa
称 n为量子数;n(x) 为本征态;En 为本征能量。
讨论
1、存在最小能级
E1
2 2
2ma 2
,称为基态能量。
2、能量是量子化的。
3、能级间隔:En
En1
En
2 2 (2n 1)
2ma 2
当续的n ,能量, 可En视/ E为连2续/ n变化0。能级分布可视为连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
1926年建立了以薛定谔方程为 基础的波动力学,并建立了量子力 学的近似方法。
量子力学建立于 1923 ~ 1927 年间,两个等价 的理论—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1928 年,狄拉克):描述高 速运动的粒子的波动方程。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例:电子在 a 1.0 102 m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
En
n2
h2 8ma 2
n2 3.77 1015 eV
E
2n
h2 8ma2
n 7.54 1015eV
(近似于连续)
若 a 0.10nm,同理可得
E n75.4eV (能量分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dx2
x)
k
23
(
x)
0,
xa
d
22 (
dx2
x)
k12
2
(
x)
0,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0 xa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若考虑粒子是从 I 区入射,在 I 区中有入射波和反射 波;粒子从I区经过II区穿过势垒到III 区,在III区只
有透射波。粒子在 x 0 处的几率要大于在 x a 处
量(动量、能量等)。
(4)经典力学中自由粒子动量与能量的关系(非相对 论关系)E=p2/2m在量子力学中仍成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2、单能自由粒子(沿x方向匀速运动)的薛定谔方程 沿x方向运动的动能为E和动量为 的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分别对时间和位置坐标求偏导数得:
(1887—1961)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来 描写;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1926年, 薛定谔在德布罗意关系和态叠加原理的基础上,建立 了势场中微观粒子的微分方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体系,当时被称作波动力学,现在统称量子力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t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4、 定态薛定谔方程(即V(x,y,z)是不随时间变化)
若作用在粒子上的势场不显含时间 t ,在经典 力学中这相应于粒子机械能守恒的情况,可用分离 变量法求薛定谔方程的特解。
设 : (r,t) (r) f (t)
2
f (t)2(r) V (r)(r) f (t) i(r) df (t)
(r,t) (r)Aexp( i Et) (定态波函数)
对应的几率密度与时间无关。即:
(r,t) (r,t) (r)(r)
处于定态下的粒子具有确定的能量E、粒子在
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而且力学量的测 量值的几率分布和平均值都不随时间变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2、 势垒贯穿(隧道效应)
V
V (x) 0, x 0, x a
V0
V (x) V0 , 0 x a
在经典力学中,若粒子的动能 E V0 , 它只能在 I 区中运动。 在量子物理学中其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I II III
Oa x
2 2m
d
21 ( x)
dx2
E1 ( x),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求出解的形式如图
V V0
I
II
III
oa x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量子力学结果分析:
(1)E>V0情况
V
在经典力学中,该情况的粒子
V0
可以越过势垒运动到x>a区域,而
在量子力学中有一部分被反弹回去,
即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具体体现。 I
隧道效应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在阱外粒子势能为无穷大,满足:
2 2m
d 2(x)
dx2
(x)
E ( x)
x 0, x a
方程的解必处处为零: (x) 0 x 0, x a
根据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在边界上 (0) 0,(a) 0
粒子被束缚在阱内运动。 在阱内粒子势能为零,满足:
x0
2 2m
d
22 (x)
dx2
V02 (x)
E 2
(x),Leabharlann 2 2md23 (x)
dx2
E 3 ( x),
xa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0 xa
薛定谔方程 一维势阱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学基础
令:
k
2
2mE 2
k12
2m(V0 2
E)
三个区间的薛定谔方程化为:
d
21(
dx2
x)
k
21 (
x)
0,
x0
d
2 3 (
2m
2
(r)
2m 2
(
E
V
)
(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