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与色的世界

光与色的世界

《绘画》第二单元
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
2、年级:高一
3、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
4、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
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
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
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
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
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

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
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
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
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
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
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
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

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
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为后面的绘画色彩
教学奠定基础。

(六)、教学准备
教师教具:课件、教材几幅色彩关系较为明确的写生色彩作品(也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几幅作品)、手电筒4只、不同色彩的彩色薄膜、4块不同
色彩的衬布、浅色瓷杯4个、苹果或橘子4只、土豆4个,油画棒
或彩色腊笔等工具材料、练习纸等。

学生学具:教材、油画棒或彩色腊笔等工具与材料
(七)教学过程
安定课堂,组织教学。

活动1:让学生做一个游戏体验生活
首先让学生张开眼睛,然后将双手完全遮盖双眼进入一个没有光的世界。

问:你在黑暗的世界能看到什么吗?
学生答:
再让学生将双手放下,欣赏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及朝、晚、夜的图片。

(播放抒
情音乐)
问:你现在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视频:艺术家的作品欣赏
板书课题:光与色的世界
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清晨、白天、傍晚物象的色彩变化皆来自于光。

而世术家
的作品也是艺术家将自己所看到让自己激动的光色世界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此,美妙的世界一切皆源自于光。

新授:
一、光源与光源色
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光源?
学生回答:自然光源(太阳光、月光、闪电等)
小结:光源(发光物)
人造光源(火、电灯、荧光灯、彩灯等)
问:光有颜色吗?
学生回答:
小结:光是有颜色的,自然光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呈现出色彩是不一样的,人造光源就更丰富多彩了。

不同的光源照射在物体上色彩会产生怎样的
变化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观察活动1:
1、请两位学生上台用手电筒照射摆在白衬布上的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
观察光照下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的颜色;
2、让学生将红色透明薄膜遮盖电筒镜头,打开开关照射刚才的白瓷杯、黄梨
子、红苹果,观察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的颜色有无变化;
3、让学生将蓝色透明薄膜遮盖电筒镜头,打开开关照射刚才的白瓷杯、黄梨
子、红苹果,观察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

问: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我们观察到物象的颜色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学生回答:
小结: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要素,不同光源的色彩倾向是不同的,在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物象的色彩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二、固有色与光源色
在自然光下,我们能看到物象是有颜色的,分别出示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等,让学生说出它们各自是什么颜色?
小结:自然生活中我们看到树叶、蓝天、太阳、服装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颜色,我们把物体本身来的颜色称为固有色。

固有色是艺术家在绘画中表现的
基础。

展示教师绘画作品《静物》、《风景》
多媒体展示艺术家作品并简析。

分组活动2:
让学生分别将红色、蓝色透明薄膜遮盖电筒镜头,打开开关照射白瓷杯、黄梨子、红苹果,观察不同光源对物象的影响。

并推选一个代表将观察结论进行表述。

提示:在光源的照射下,物象的哪些部分受光源色影响颜色变化明显?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
小结:相同物体在不同色彩倾向的光源照射下物体本身的色彩会由于光源色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在自然光照射下的人和物,由于光线照射的角度、时间和强弱
等不同,都会使物体色彩大不一样。

作品欣赏与体会:
1、不同季节、天气的阳光照射下的景色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倾向。

2、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变化。

《干草垛》莫奈
三、环境色
1、什么是环境色?
光永远是直射的,我们描绘的物象总是处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物象周围的环境对直射的光有一定的反射作用,这些反射光的色彩也影响物体色彩的变化。

我们将这种环境反射光的色彩称为环境色。

分组活动3: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领取苹果、梨、土豆、白瓷杯和不同颜色的衬布1块、手电筒1个、有色透明薄膜1张;然后将苹果等物摆在衬布上,先观察自然光照下的状况,再将有色透明薄膜遮盖电筒镜头,打开开关照射到物体上观察感受物体的色彩变化,然后总结本小组观察分析的讨论结论,推选一位代表进行阐述。

学生代表阐述:
教师结合图片小结:1、同样的物体放置在不同的衬布上(环境)呈现出的色彩变化
也不相同,背光部分受环境色反光照射色彩会发生变化。

2、物体材质光洁和浅色物体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反,粗糙的材
料和深色的物体受环境色的影响就相对较弱。

3、物体距环境远近不同,受环境影响的强弱也不相同。

2、作品欣赏分析:
出示几件图片与作品,并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任选下面一个练习题进行色彩描绘练习。

1、媒体出示郑毓敏的油画《水乡之夏》让学生参考教材P24页顾忠祥油画《路》
转换画面大体色彩关系的方法,用油画棒或腊笔画出《水乡之夏》的大体色彩
关系。

2、用油画棒或腊笔画一个水果或白瓷杯放置于有色衬布上在自然光源的照射下的
色彩关系。

播放音乐并行间辅导
作业展示与讲评
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课后拓展:
1、平时在生活中自己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物体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光源
和环境中色彩的变化关系,并动手描绘出来并写出观察感受。

2、平时在生活中自己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物体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光源
和环境中色彩的变化关系,并动手描绘出来并写出观察感受。

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设计的活动较多,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内容。

但教学中需掌控好教学情境和教学节
奏,以利于圆满成功教学任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