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内容提要: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中的颜色”,它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
它在造型艺术诸要素中的显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生美术世界中更是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键词]:心理色彩兴趣评价,美术活动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美术活动可以是一种游戏,一种放松,对于课堂以外,美术活动是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小学生喜于去运用美术的各种方式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在他们创作的一幅幅绘画作品中往往倾注了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愿,情感,想象??由此美术活动与小学生关系之密切程度不言而喻。
小学生进行美术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还是相对简单,活动场所不固定,美术活动中学生随意涂鸦,自主作画,本质上说,小学生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性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自控性,随意性等特点,由于没有外在太多因素的干扰,没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绘画活动方法,内容,时间完全由他们自己掌控。
绘画活动中,学生的笔触方位,笔触用力程度,以及他们独创的富有个性特点的符号,和对图形符号的诠释,对色彩的选择方式都带有原创性。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绘画里,不像 ___受太多色彩学知识因素影响,如纯度、明度、冷暖色变化等,更多地强调主观 ___,因而绝大部分学生着色大胆,色彩鲜艳。
他们的画色彩对比鲜明,光彩夺目,令人振奋。
他们喜欢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然而,我们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绘画色彩之丰富并没有艺术家们过多的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而是用单一、简洁的颜色来表现对事物的观察,让人窥视到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非常具有童趣。
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中的颜色”,它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
它在造型艺术诸要素中的显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生美术世界中更是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由于色彩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学生之间又存在着对色彩接受上的差异,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逐渐理解、掌握和应用色彩知识,积累色彩经验。
据此,我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教导:(一)小学生色彩心理特点分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户,而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
越是纯的、明亮度高的、饱和度大的色彩对视觉的 ___越强。
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是视觉敏感色,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
可见色彩在小学生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学生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一个乐观、幸福的学生所表现出的色彩大多是鲜艳而明亮的;一个内向和家庭 ___的学生往往用灰暗和复色来表现困惑。
如:同是太阳,有的学生喜欢用红色;有的用黄色;有的用桔红色。
同是鲜花,有的学生用红色;有的用紫色、黄色以及蓝色等。
通过 ___不同的表现方式,了解不同的学生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能用学生表现事物的色彩来衡量作品优劣。
因为他们同样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充满了热情,不同的是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内心情感。
掌握了小学生的色彩心理对于 ___小学生的绘画创作,小学生色彩的评价以及了解小学生不同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老师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绘画创作中色彩的 ___小学生绘画创作 ___是美术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是学生美术绘画能力,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教师教授能力的体现。
而色彩的 ___是绘画 ___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绘画创作 ___而进行单独的色彩 ___,应结合绘画创作来进行,我认为小学生绘画指导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培养观察的能力,积极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为展开想象作好铺垫小学生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与 ___搞绘画创作过程很类似。
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做好创作前的准备工作。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除了给学生观看大量的图书, ___以外,还应该引导他们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比如,看天上飞的小鸟, ___蚂蚁,采蜜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包括看不同时候,不同形状的云彩,树木,楼房等,培养他们自己主动观察的习惯,同时加以引导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忆,之前看到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身体的形状?色彩和花纹?动作?生活的环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当然,只会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可熟视无睹。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留心和记忆,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2、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独特地画面,成为学生的好向导关于美的绘画作品,仅有漂亮的色彩是不够的,应该对学生从小培养其整体感知能力,虽然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老师这么做的原因,但至少可以在他们的头脑中有那么一个概念,培养这么一个习惯,相信这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了充分的“感知材料”,多样的素材,才能展开丰富地想象,接下来就是进入画面构图的阶段。
这一阶段很关键,它是学生绘画作品的框架。
尽管小学生绘画作品的构图没有 ___作品那么严谨,他们也无法去深入理解构图的意义。
但是要让学生花心思布置画面,设计出“巧”的构图,这样经过教师的强调后的构图与学生随随便便画上去,画面效果就大不一样。
平时,在上绘画创作课时就应该使学生明白两种较为普遍的错误现象,其一,是一些学生以为画得越多东西越好,把画面塞的满满的。
反之,就是作画不够大胆,所画的物体既小又少,画面空荡荡,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克服。
可以通过一系列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只有把画的东西都画到最合适的地方,而且突出你想表达的主体,不可本末倒置,才算画出完整的画面。
学生画构图不可能一下子就画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细心地引导,让学生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大胆用笔用色,以色达意小学生绘画创作色彩的 ___,应围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而展开,并要细心的“导”。
作画时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用笔,心要细。
如果作画拘谨、放不开,就不可能出奇制胜。
所以,整体要画得大胆,局部及细节要画得精妙,力求做到大胆用笔,细心“收拾”,最后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有了好的构图,再加上丰富的色彩肯定会为整幅画增添很多亮点。
当然还要使学生明白,色彩不仅是为了画面更漂亮,更重要的是,色彩可以表达 ___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在上《色彩的世界》一课时,我首先放了几段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与自己心中的一种颜色想匹配,体会不同色彩的'所能表达的情感,在课的结尾,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绘画作品,来谈谈 ___,由学生自己说出画面是如何通过合适的色彩并利用色彩之间的衬托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胆处理好色彩的关系,最后还要进行“收拾”,完善画面。
4、美术创作活动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积极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增多,好多学生一听到要绘画创作了,就开始胆怯了。
要让学生消除这种心里,就要让他们多接触,把心境放平,关键还是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
课堂是实施美术创作锻炼的最好途径,学生的绘画创作,可使用课堂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转变为教师创设情景,在教授新内容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创作积极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现在的教学不该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多层次地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散性思维。
这样,在课堂中既做到普及了创作又使学生消除了创作的胆怯心理。
实习期间,我很荣幸听了孙纪君老师的一堂《奇妙的点彩画》的示范课。
孙老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让学生尝试用喜好的颜色画点,然后与名家画的点对比,分析、比较、修改添加??课堂中孙老师俨然是一位学___,与学生一同分析、一同探讨解决问题。
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轻松愉快情景。
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采用了做“红黄蓝变”的魔术游戏,让学生亲手尝试来变一变,体会成功变色的乐趣,从中培养对色彩的兴趣。
我把学生分为4组,每组都准备好装有红、黄、蓝三种遇水即融的环保色彩的鸡蛋。
小组前2米距离远的地方放一块高3米,宽1米地木板,木板上铺上生宣纸,来一个学生扔鸡蛋活动。
活动前规定:每位学生拿到鸡蛋先让学生猜一猜鸡蛋里的颜色,猜中有小礼物。
再让学生记一记鸡蛋碰撞后的颜色与另外一种颜色混合后是什么颜色。
我先示范猜蛋和扔蛋。
同学们都期待自己能猜中鸡蛋颜色和鸡蛋与木板碰撞后效果。
我们一起玩得很疯狂,有的学生甚至说起溅到脸上衣裤上混合的颜色是什么变过来的,小结起来每位学生自然都有话说,也都能说对,也许这就是兴趣的魔力。
这样的课堂也许才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上成功,同学们课后都嚷着什么时候再上这样的美术课。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___,也可以结合音乐,视频,融入一些游戏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大家体验各种感觉。
趁着大家的兴趣真正被调动起来时提问学生,引入他们进入绘画的创意想象中去。
同学们就会在愉悦和不知不觉的气氛中完成了绘画创作。
最重要地是培养和保护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并从中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使学生的每一张课堂作业都成为一幅属于自己的创作画。
我们说,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色彩的敏感每个人却又有不尽相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提供给范例时也不可以站在一个成年人的高度去呈现,而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供那些学生乐于接受,喜于采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的情感的这种范例。
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 ___能力,认识色彩,感知色彩,懂得如何去运用色彩等技能,是属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概念,比如色彩中的对比与协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慢慢去体会,而不是一味的讲解。
(三)小学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 ___自己的成功与喜悦,每个学生又都喜欢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 ___。
俗话说得好,“信任就是力量”;“信任是最高的奖赏”。
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价值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每次绘画后,让他们自我介绍、自我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学习互相评价,可以在评价欣赏中引发绘画灵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激发绘画热情。
让学生自己做老师,相互做老师,可以更好的表达和展示自己,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