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课件PPT课件

最新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课件PPT课件


临床表现
(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 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 。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 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 ,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 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 积极态度。 腔隙性脑梗塞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 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 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据中国研究腔隙病灶上界为20mm更能 反应腔隙的实际大小情况,认为超过此限者为巨大腔隙,临床少 见。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合并高血压者达90%。
(五)心理护理 护士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
疾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 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患者 及家属提供有关的健康宣教资料,可采用发放 宣教小册子或集体看康复录像带的形式,还可 请康复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做现身说法的宣教。 加强对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康复提供 有利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患者进行康复的兴 趣,激励病人配合治疗。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课件
概念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脑血管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 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最新的流行 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 原因首位。
发病先兆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 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 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 智力障碍,嗜睡。
主要的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便秘 躯体移动障碍
护理措施
(一)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根据病 情每1~2小时监测T、P、R、BP,如有意识障碍加重 、头痛剧烈、频繁呕吐、躁动不安、颈项强直、瞳孔 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即有梗死面积 增大、出血或者脑疝的可能,如突然失语,肢体偏瘫 程度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等.可能有新的血栓形成,应 及时通知医生。意识障碍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0~ 15°,并偏向一侧。意识不清者发病24h内应暂停进 食,24h后给予鼻饲饮食记录出入量。
发病先兆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 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 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 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 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发病先兆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 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 ,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 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 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 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 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发病先兆
8、一过性黑曚,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 ,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 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 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 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 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 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 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 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 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 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临床表现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 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 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 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 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 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确诊断。必 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二)药物护理 使用甘露醇快速滴入,一般 250ml 15~30 min内滴完,防止外渗。应用抗 凝时,定时监测凝血四项,密切观察有无出血 倾向,有无口腔黏膜、牙龈和皮下出血及血尿 、黑便等,备好鱼精蛋白锌、6一氨基己酸等 药物对抗治疗 ;应用血管扩张剂尼莫地平静
脉滴注时,应缓慢滴注,并且要严密监测血压 变化,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 害。
(六)康复护理
1.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 偏瘫侧肢体处于良肢位,抬 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双下肢尽量避免 输液,以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脑梗 死急性期,一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 发展后48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主要以预防并发症及 继发障碍的出现,并为今后的康复训练做准备。功能 锻炼主要采取床上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活动 偏瘫肢体,做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和坐起、站立、步 行锻炼,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三)气道管理 保持良好的氧合是脑卒中治 疗的基础,如有低氧存在,应立即以2~4L/min 吸氧,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如保持头侧位、淸除 口腔分泌物、定期拍背、吸痰等,尽快纠正低 氧。对于有意识障碍(GCS评分小于8分)又 有高度误吸危险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
(四)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入院后即对病人 进行Braden评分,必要垫气垫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 ,协助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刺激咳嗽,及时排 痰。使用便器时避免擦伤皮肤。床铺保持平整、干燥 。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bid。做好导尿管护理。由 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 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 物的补充。对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急性期应严 格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切忌饱餐,帮助病人翻身时动 作要轻,并保持大便通畅。合并糖尿病患者,局部神 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 ,更应加强皮肤护理及足部护理。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 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 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先兆。
发病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 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 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 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 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 信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