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规划背景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

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

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

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

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

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

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

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目前九龙工业园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让华安工业集中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高效有序的大型工业园区,提高本县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县政府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编制了《华安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总体规划》。

2.规划概况本次华安工业集中区扩园规划,只针对新扩建的九龙工业园进行规划,编制了《华安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总体规划》,没有对已建新社工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规划调整,也没有对华安工业集中区进行总体规划,因此,本次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新社工业园规划依据早期的旧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九龙工业园规划采用新编制的《华安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总体规划》。

华安工业集中区由现有的新社工业园和拟扩建的九龙工业园组成,总规划面积为1831.9hm2,其中新社工业园324hm2,九龙工业园规划面积1507.9hm2。

目前新社工业园内工业用地已基本饱和,此次规划在现有新社工业园基础上对华安工业集中区进行扩园建设,拟新建九龙工业园,形成“一区二园”的布局结构。

鉴于新社工业园和九龙工业园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且新社工业园现已基本开发完毕,故本章分别针对新社工业园和九龙工业园相关规划概况进行说明。

2.1新社工业园规划2.1.1地理位置和规划范围新社工业园总规划面积约3.24平方公里,集中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然环境优越。

南距漳州市区18公里,北距华安县城60公里,是连接闽西与闽南沿海发达经济区的重要通道。

2.1.2规划定位、规模及目标2.1.2.1规划定位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集中区,是具有闽南山水城市特色并且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态型集中区。

按照各类功能内容的服务指标要求,以及等级规模要求进行基础控制,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前提下,结合集中区整体空间环境特色,确定平均的容积率指标,再对各地块进行分配。

新社工业园总用地面积约为3.2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71平方公里。

结合集中区特点和现有条件,考虑远期集中区的劳动力和生活服务需求,规划开发两个居住组团,居住用地共占用地37公顷,按人均居住用地30m2的标准,测算人口集中区居住人口规模约为1.2万人。

2.1.3总体规划布局2.1.3.1结构规划集中区的规划结构为“一轴、三片区”。

“一轴”是指:从东至西将整个产业区各功能部分依次串联起来,既是集中区的产业发展主轴,而且也是联系基地山与水、体现集中区环境风貌的绿化发展轴线。

“三片区”是指:东片的居住片区、南片和北片的工业片区。

居住片区包括基地内部的部分居民回迁用地和未来供房地产开发用地,两个工业片区包括建材、轻工等产业。

2.1.3.2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漳华公路以东,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

该居住组团范围为:高压走廊以北,漳华公路以东,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总居住用地为37公顷,规划总人口为12000人,拟建设成为居民回迁居住用地、工人居住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

另外居住区附近还包括集中区配套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医院。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约为34公顷,沿漳华公路和作为空间发展轴线的高压走廊两侧紧凑式布局,包括配套服务中心和与居住社区配套的服务设施。

①市政设施用地5公顷,集中在中心路东段两侧。

(3)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14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3.48%。

为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根据地形,在尽量减少工程量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道路网密度,将用地划分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地块,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要求。

此外,考虑到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内部进行细分成3-6公顷的小地块,用于进行各种组合,以适应建设的需要。

同时为了减少集中区工业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以周边道路为界设置10米的绿化隔离带。

2.2九龙工业园规划概况2.2.1地理位置、范围及规划年限(1)地理位置、范围:本次规划区位于华安县丰山镇,北起龙翔工业园,南至厦成高速公路(规划2009年建成),西至九龙江北溪。

规划用地面积为1507.9公顷(22618.5亩)。

(2)规划年限:本次规划年限是:2007-2020年:近期2007——2012年;远期2013——2020年。

2.2.2规划定位、目标及规模(1)规划定位:引领华安县经济腾飞的工业基地;漳州市北部的工业卫星城。

(2)规划目标:打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备、功能布局合理、产业配套完善、高新技术引领、环境和谐优美的工业型小城镇。

(3)规划规模:人口规模:本区规划人口规模为12.6万人。

用地规模:本次规划区规划用地面积为1507.9公顷(22618.5亩)。

2.2.3总体规划布局2.2.3.1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明确分区并合理布置生活用地和工业生产用地,形成“一心三轴四片区”“一心”指丰山镇中心公建核心区。

公建核心区区位于大魔山西南面,为新的丰山镇区中心和工业园中心,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

“三轴”指一横一纵的工业区景观大道及九龙江江滨绿化景观轴。

“四片区”指北部工业区(龙翔工业园)、中部以利胜光电为主导的光电产业区、南部工业区(机械制造、生物科技)及东部生活区。

2.2.3.2土地利用规划华安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规划用地平衡见表2.2.1。

表2.2.1 九龙工业园规划用地平衡表(1)工业用地规划1、规划区用地性质主要为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约占总用地的51.3%。

为提高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率,综合考虑城镇的风向、交通条件及总体布局,规划集中设置了工业用地。

2、工业用地由北部工业区、中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组成,总用地面积为7443、工业用地衔接华安工业集中区首期已建新社工业园,形成以光电、机械制造、电子、汽车配件、生物科技、精细化工、玻璃、建材为主的产业格局。

(2)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主要位于丰山镇居住区。

居住用地主要沿九龙江布置,占据最好的景观面。

商住用地主要布置在村庄外围。

居住用地总面积185.9公顷。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1、在大魔山南面规划新的丰山镇政府,周边规划办公、商贸、文化娱乐用地,形成规划区公建核心区。

2、结合银塘村和下尾村旧村改造,沿街布置商住用地及商业设施,形成居住社区的商业气氛。

3、规划在丰山旧镇区东侧布置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规划区南侧,厦成高速南侧为华安三中,规划扩建成完全中学。

4、规划区按500-10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3所小学,按300-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6所幼儿园。

(4)“城中村”改造丰山旧镇区规划整体改造,使整个居住环境有所提高;银塘村、下尾村旧村改造结合新村建设。

村庄用地周边设商住用地,村庄建设集约化用地,严格控制在村庄用地内。

2.2.4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2.2.4.1公共绿地①规划退让九龙江不小于30米作为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江滨靠近九龙大桥及潭口大桥处规划两处江滨公园。

②规划把大魔山建设成为山体公园。

污水厂附近低洼地规划一处公共休闲绿地。

③工业区南面、三中东侧的山体作为山体休闲公园。

2.2.4.2防护绿地①本规划区的防护绿地主要为卫生隔离绿地,主要指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在主要道路的两侧规划有防护绿地。

②厦成高速公路两侧各留50米防护绿地;鹰厦铁路与漳州至永安联络线高速公路中间预留不小于80米的防护绿地;鹰厦铁路两侧各留不小于20米防护绿地;工业与居住或公建交接处退让10米作为防护绿地;污水厂周边各留50米作为防护绿地。

2.2.5 市政工程规划2.2.5.1给水工程规划在九龙工业园所在的九龙江北溪上游计划新建一座自来水厂,该水厂建成后,可以作为工业区的水源。

按照规划区用水规模,该水厂近期按5万吨建设,远期需扩建至13.5万吨,占地4.8公顷。

同时远期考虑在工业区南侧引入另一水源,使本区供水成环布置并有两个供水水源,以保证区内供水的安全可靠。

2.2.5.2污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污水按远期预测排放量,考虑生活生产用水量的85%转化为污水,则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约为11.70万m3/d 。

规划在区内建设一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

污水处理厂设在西北侧位置,近期规模为4.5万吨/日,远期为12万吨/日,占地为7.8公顷。

2.2.5.3环卫设施规划(1)垃圾收集①小型转运站每0.7~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小于5m。

规划区按服务半径设6处小型转运站。

②大、中型转运站每10~15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其用地面积根据日转运量确定。

规划区按服务半径设1处中型转运站,位于康山村南面。

③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转运站,其收集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占地面积不小于40 m2。

(2)垃圾处理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区内收集的垃圾经垃圾转运站收集后运往定址。

园区内工业垃圾应根据垃圾种类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对少量有毒害的工业固体废物不能和生活垃圾一起堆放,应根据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另行堆放收集并送往危险废物处理场处置(福建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场),特种垃圾应运往垃圾处理场经特种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