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S现场管理基础知识
一、8S起源及目的
在社会化生产越来越扩大的基础上,在我厂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我厂职员工能否自信地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能够在生产现场,做到实时、实地掌握现场、现状,迅速地取得各种反馈信息,敏捷地作出管理决策?
2.如何正确发挥人、机、物、法、环、安全、士气等管理要素,使人、机、物、法处于正常稳定的作业状态,有效地维持优良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
量?
3.如何切实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从事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养成良好地自主习惯?
实践证明,推行8S管理活动,是全面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生产运作系统环境,并充分地发挥其功效的捷径。
8S源自日本的5S管理活动。
5S由五个日本名词的英文拼法首个字母组成,它为日本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厂现场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性指
南。
近年来,随着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入,有人添加了“安全、节约”两方
面,统称为8S。
8S要求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和现场的透明度。
其最终目的就是把工厂创造成一个有规律、干净、目视管理的一流企业。
二、8S定义
1.整理(SEIRI)
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不必要的。
不必要的清理出现场,只保留要用的。
目的:腾出空间,活用空间;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基本着眼点:(1)短时间内,一齐来做。
(2)果断的处理掉。
注意: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果断加以处置,这是5S的第一步。
2.整顿(SEITON)
把留下来的必要的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积压物品。
基本着眼点:(1)从工作、安全、美观等方面出发,确定场所和放置方。
(2)明确地进行标志。
注意:这是提升效率的基础。
3.清扫(SEISO)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干净、亮丽的工作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危害。
基本着眼点:(1)在短时间内,认真地进行清扫。
(2)全员参与,各人平均分担进行清扫。
(3)对脏物的根源,找出解决对策。
4.清洁(SEIKETSU)
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基本着眼点:(1)机械设备、地板要擦得很明亮。
(2)对区域进行标识,突出清净感。
(3)要注意自身外表的整洁。
5.素养(SHITSUKE)
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按照规则做事。
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目的:培养好习惯,做遵纪守规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基本着眼点:(1)经营者、管理者要做出榜样,对于部下要进行监督、教育
和培训。
(2)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营造和谐团队。
6.安全(SAFE)
具备消防意识,有工业安全知识,正确操作机台,积极主动维护保养设备仪器。
目的:防火防盗,确保工厂、员工财物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人为事故。
基本着眼点:(1)管理者对部属安全意识要培训、教育和监督。
(2)8S管理员重点对易燃易爆、机器设备的工作场所和消防
设施不定时巡查、监督。
7.节约(SAVE)
不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的:合理利用工厂资源,获取最大的利润。
基本着眼点:(1)从最基本节约做起,如:粮食节约、水电节约。
(2)加强控制原、辅材料的节约。
(3)重视人力资源的节约。
8.学习(STUDY)
深入学习各项专业技术知识,从实践和书本中获取知识。
同时不断地向下属、同事和上级主管学习,学习其长处,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已综合素质之目的。
目的:使企业得到持续改善、培养学习性组织。
基本着眼点:(1)不断学习、上进,完善自己管理/技能知识。
(2)虚心学习下属、同事及上司之长处。
不固执,自以为是。
三、8S实施要决
1.整理
如何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大至可用如下的方法来区分。
1)不能用————————-
不用—废弃处理
2)不再使用————————
3)可能会再用一次————--
很少用—放储存室
4)6个月到1年左右用一次—-
少使用
5)1个月到3个月左右用一次————放储存室
经常用
6)每天到每周用一次————放工作场所内
以上的第1),2)应及时清出工作场所,作废弃处理;
第3),4),5)应及时清出工作场所,改放储存室;
第6)项留在工作场所的近处。
事例:
1)办公区及料仓的物品。
2)办公桌、文件柜、货架之物品。
3)过期表单、文件、资料。
4)私人物品。
5)生产现场堆物品。
2.整顿
把不要用的清理掉,对留下的有用物品加以定位放置,除了空间宽敞以外,更可减少物品使用时的找寻时间,且对于过量的物品也可及时处理。
做法如下:
1)腾出空间。
2)规划放置场所及位置。
3)规划放置方法。
4)放置标示。
5)摆放整齐、明确。
效果:
1)要用的东西随即可取得。
2)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它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事例:
1)个人的办公桌上及抽屉。
2)文件、档案分类、编号管理。
3)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的堆放及指示。
4)通道、走道畅通。
5)消耗性用品(如拖布、手套、扫把)定位摆放。
3.清扫
工作场所彻底打扫干净,并杜绝污染源。
做法:
1)从地面到墙板到天花板所有物品。
2)机器工具彻底清理。
3)找出脏污问题。
4)杜绝污染源。
*领导者带头,大家一齐来做。
1)办公桌面紊乱,有灰尘、水渍。
2)垃圾、废品未处理。
3)玻璃门窗不干净。
4)水管漏水,噪音污染处理。
5)破损的物品修理。
4.清洁
运用手法:
1)8S整改通知单。
2)8S每周大检查及每天日巡检。
3)8S检查清单。
4)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为很简单,又很有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义为“一看便知”。
5.素养
8S活动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一切的活动靠人,假如“人”缺乏遵纪守规的习惯,或者缺乏自动自发的
精神,推行8S就易流于形式,不易持续。
提升素养主要靠平时经常性的教育训练,认属企业,参与管理,才能收到
效果。
素养的实践始自内心而形之外,由外在表现再去塑造内心。
整理:从心中就有“用与不用”的区分,并有把不用的去除的观念。
整顿:从心中就有“将有用的定位”的想法。
清扫:从心中就有“彻底清理干净”,不整洁的工作环境是耻辱的想法。
清洁:心中不断的追求完美的想法。
事例:
1)员工应确实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出勤。
2)工作应保持良好状况(如不可随意谈天说笑,离开工作岗位、呆坐、看小说、打瞌睡,吃零食等不良情况。
)
3)着装整齐,规范佩戴厂证。
4)待人接物诚恳有礼貌。
5)爱护公物,用完归位。
6)不可乱扔果皮纸屑。
7)乐于助人。
6.安全
全面提倡“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意识,确保工厂内一切财物、人员的安全。
事例:
1)对易燃易爆物品独立储存、标识和定期检查。
2)对重点火灾隐患工作场所进行日巡查。
3)对灭火器、消防设施定期点检。
4)时常检查易出工伤事故的作业现场及员工的作业方式。
5)加强门警管理制度,规范保安夜间巡查频率。
7、节约
合理利用工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效率,节约到最低成本,让企业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事例:
1)打取饭菜食量,节约粮食。
2)生产、生活节约用水用电,反对浪费。
3)对辅助材料的领用,严格以旧换新。
4)重视工艺改进,对原材料最大限度使用。
5)合理配置,人尽其才,节约人力资源。
8、学习
不断学习各项管理、技术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吸取下属、同事和上司之长处,从而完善自我,提升自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事例:
1)从书本中,获取所需各项管理与技术知识。
2)让理论结合实践工作,总结学习和完善自我。
3)听取并采纳下属有效建议,吸取下属长处。
4)学习同事之长处。
5)学习上司之长处。
心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要推行8S需了解8S所产生的影响,更要有“心”去做,这个心就是“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