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由规划部分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

2.《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DB33/1006-2017。

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4763-2012。

二、项目用地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
2.地块位置:西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用地,西至嵊州大桥,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72米;东地块东至嵊州市公用事业-养护中心及城南垃圾中转站,南至规划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38米,南北长约89米。

3.用地面积:9156平方米(折合约28亩)。

其中西侧地块用地面积为8191平方米;东侧地块用地面积为10965平方米,;
4.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为主;
5.容积率:西地块1.3-2.6;东地块1.5-3.47;
6.建筑密度:西地块30%;东地块35%;
7.绿地率: 30%
8.建筑层数:西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 8 层;东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18层9.建筑层高控制:按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
量技术规程》(建设发〔2018) 136 号)执行;
10.建筑高程控制:12-79米(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11.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执行;
建筑侧向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执行。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结合嵊州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整体有良好契合,创造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小区。

2.结合地区现实条件,适应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

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二、地块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
1.项目根据地形及周边规划路条件,充分考虑日照及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城市景观平台,将景观面利用率最大化,形成一定的城市天际线,展现良好的城市界面。

2.项目功能结构为多层住宅及高层住宅。

三、道路系统
1. 道路系统由二个级别所构成,组团内部消防车通道4米,宅前宅后路为1.5-2米。

2.出入口设计:每个地块设计1个主要出入口。

3.道路无障碍设计。

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度为3.0%,长度限制为150米。

在主要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为视障者引路的导向块材和停步块材;雨水口避免设在人行横道口,人行道设计遵循无障碍设计要求。

四、绿化景观系统:
与建筑相交融的延伸式绿化体系:强调连绵不断的绿化体系和流动的景观空间,打破以建筑为界面围合庭院的刻板模式,以中心花园、带状景观步行带漫步道作建筑最好的配角,使建筑宛如坐落在公园般的美景中。

实用而亲切的宅间睦邻绿化空间:强调宅间绿地均好性与空间亲切感,形成亲和而有人情味的居住氛围。

景观与功能并重的复合绿地空间:区内主要绿地空间既是入户通行或康体活动的功能空间,又是舒适宜人的景观点,在用地有限条件下发挥复合效能和经济性。

软硬并重、主题统一:建筑以丰富的组合和优雅的外型构成美仑美奂的建筑风景。

能把项目的景观作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让它成为城市景观的延续,项目景观更富有动感。

建筑以外的园景强调软性的绿化,建筑与园林相配合体现清雅自然的休闲主题。

本方案的绿地系统基本分为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两级,步行景观带绿地作带状布置,与人行方向相符,便于安排多样化的使用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要,也使邻里交往更加自然。

城市景观平台主要满足居民就近活动的需要,丰富的空间组合,使庭院空间更具特色。

五、竖向设计:
依据项目的现状地势、城市主干道及规划道路的标高来确定项目内的设计标高,根据现场坐标和标高来确定与外围市政道路的衔接。

丰富了城市景观及社区内部环境,中心景观的地势则结合地下会所做必要的曲折和起伏变化。

以丰富室内外空间。

六、住宅设计:
住宅总平布局:
总平布局以争取良好朝向和景观为基本原则。

以城市景观平台为中心,依据规划要求,围绕曹娥江景观一字排列,整体布局采用沿江的布置方式,形成沿江景观、高品质住宅一线排列的组合方式,建筑高度从西向东也依次呈现8层、18层的变化。

使得本项目产品类型丰富,建筑空间富有变化。

沿岸一排则结合景观平台系统呈一字排列,使得沿江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同时也增加了小区的休闲空间。

总平布置充分考虑景观与建筑的一体性,使总图布局更加富有规律性和机理性。

住宅平面设计:
1、根据业主要求,针对户型设计特色。

2、合理组织内部功能空间,平面紧凑,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扩大起居,适当放宽厨卫、压缩过道空间, 以利有效组织平面流线。

3、各行为空间专用性明确,根据不同要求,做到动静分离或公私分离,符合家庭行为特征。

4、突出厨卫设计水准,合理有序地安排厨卫各项设备及设施,注意组织厨卫通风,并对有条件的卫生间适当分隔。

第三章建筑设计
一、建筑分类和主要设计参数
1.耐火等级:一级。

2.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二、平面设计
所有户型设计均考虑自然通风,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依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客厅为中心,厅及房间的主要朝向均以景观视线为主,单元平面强调动静分区,卧室与客厅、餐厅、厨房做到互不干扰,尽可能避免流线组织交叉影响。

注重餐厅的用餐环境,具有相对完整的餐饮空间,与客厅空间相对独立。

三、立面设计构思
立面设计采用简约的现代风格,立面造型简洁挺拔,与周边建筑风格形成呼应,立面体块组合富有韵律,强调细部设计,在体现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精美感的同时又不乏现代建筑的简约美。

本项目建筑主色调以米黄为主搭配局部米白,立面色彩典雅高贵而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该项目雅致的格调。

四、建筑材料及构造做法:
(1)外墙采用
涂料外墙面:
外墙饰面做法具体详施工图设计说明。

20厚混合砂浆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B07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8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专用粘结砂浆
20厚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Ⅰ型
5厚抹面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
外墙涂料
(2)屋面系统
钢筋混凝土屋面
60厚细石混凝土(双向钢筋);
50厚挤塑聚苯板(B1级)保温层;
3厚聚酯胎SBS防水卷材;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最薄处30厚C15细石混凝土找坡2%,随捣随抹;
1.5厚JS防水涂料II型防水涂料,四周遇墙上翻500,并高出完成面300;
12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

(3)墙体
砌体材料:除平面特殊注明外,围护外墙采用200mm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B07级;内隔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B06级。

(4)门窗
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规定,单块面积大于1.5m 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或可踏面)小于900的门窗玻璃需采用安全玻璃。

七层及七层以上建筑外墙外开窗及露台门、公共出入口的门、雨蓬、地下室采光窗外玻璃均采用安全玻璃。

全玻门采用安全玻璃门,并加防撞提示措施。

所有外门窗均采用Low-E中空5mm+12A+5mm-断桥铝窗框,门窗玻璃厚度、框料壁厚应由专业厂家根据门窗的规格、风压等计算核定. 门垛尺寸除图中注明外,均为100. 凡窗台高度低于900(含楼梯侧窗及平台)的窗(临空),均需安装1.1米高防护栏杆(栏杆自可踏面计起900高), 凡距可踏面900mm以下的窗玻璃均应采用安全中空玻璃,做法见图纸标注。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0.3。

不设遮阳措施。

(5)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
卧室、起居室内在关窗状态下的白天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5dB, 夜间卧室内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37dB。

居住空间和可能产生噪声的房间相邻时,分隔墙或楼板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分隔卧室、起居室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应隔声评价量应大于45dB;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隔声评价量应大于51d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