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0篇你知道怎么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吗充沛朗读,让学生自身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1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沛朗读,让学生自身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
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和时进行指导。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湛蓝的、蓝色、蓝晶晶)4.课件出示:湛蓝、蓝色的色板。
你看见过这样色彩的天空吗三、品读课文,各抒己见1.现在请你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
读完后,想想这段的意思。
2.先读读下列这些句子,然后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
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洁;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洁”、“明洁”的意思)(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什么)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4.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四、观景回味,课后延伸1.看拉萨的纪录片(片断),观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吗)2.课后要求搜集有关拉萨的图片、文字介绍,做一张介绍拉萨得手抄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三、设置悬念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有字词典无字词典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2、再指名读§1~5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讨论交流板书:骄阳似火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
(板书:无字词典)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生可能会回答:太阳当头身上晒得火辣辣的烈日当空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烈日当空地上晒得发烫柏油马路都融化了5、读爸爸说的话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师范读。
(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
)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百花盛开,百花争艳)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电闪雷鸣)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四、作业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4、描红5、抄写词语6、扩词查()()()典()()()聪()()()岸()()()音()()()附板书:学会查“无字词典”骄阳似火马路上烈日当空树叶晒蔫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有字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不仅……无字词典来自生活来自自然而且……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3【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
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理解: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目的要求】精读课文。
一、复习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
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
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