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1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1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
第一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教学片断
一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
、教学资源
一氧化氮与诺贝尔医学奖
1998年10月4日,3位美国药理学家在得知他们成为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后
表现得十分喜悦。

他们由于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这一殊荣。

一氧化氮不光污染空气,它还能使病人起死回生,3名美国科学家因揭开了一氧化氮的
秘密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德•穆拉德因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的新
特性而共同分享这笔总额为760万瑞典克朗(97.8万美元)的奖金。

穆拉德1977年在弗吉尼亚大学时就开始研究硝化甘油释放一氧化氮的机理,硝化甘油通常用于为心脏病患者扩张血管。

1980年,菲希戈特得出结论说,血管之所以扩张,
是因为血管内壁里的细胞产生一种信号分子。

伊格纳罗在自己的独立研究以及与菲希戈特开展的合作研究中均证明,这种分子就是一氧化氮。

菲希戈特和伊格纳罗在1986年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为基于一氧化氮特性的医学研究
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负责授予诺贝尔医学奖的瑞典卡罗琳医学研究院称,最激动
人心的是这种简单而普通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氮)竟然能够对动物和人的机能产生重要作用。

医生常常让特护病人呼吸这种气体,结果发现它的效果极佳,甚至能使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一氧化氮能减轻胸痛,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它研制具有更强效力和更大选择性的心血
管疾病治疗药物。

因为这种无色气体具有抵御肿瘤和杀死感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的能力,所以科学家们正在对它进行实验,以确定它是否能用于阻止癌症扩散。

一氧
化氮现在不但用于诊断包括哮喘在内的肺病,而且还用于抗细菌感染。

如果诺贝尔奖
之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熟悉获奖者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
德•穆拉德的工作,他可能就不会于1896年死于心脏病了。

为这位瑞典化学家赢得财
富和声誉的发明物——炸药,是由吸收在硅藻土中的极易挥发的硝化甘油构成。

硅藻
土是一种在棕色微小水藻——硅藻壳中大量存在的渗透粉末。

在诺贝尔身受心脏病折磨的时候,医生给他开的药方是硝化甘油。

这种化合物也可以用于舒张血管。

诺贝尔拒绝服用这种药物,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可笑的是,我的医生现在要我服用硝化甘油。

”因为他知道这种药物也会引起头痛。

诺贝尔不相信它能有效地缓解胸痛。

100 年之后,三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菲希戈特、伊格纳罗和穆拉德才弄清硝化甘油和其
他血管舒张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气体。

血管中缺少一氧化氮分子会引起动脉硬化,这是导致心脏疾病的关键因素。

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教学片断: 氮肥的性质和用途
情景设计:
氮肥使用的意义、合成氨工艺产生的历史、氨的应用。

T提出问题:
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什么?氨具有哪些性质?氨在生产中具有哪些应用?T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合成氨的历史和原理、氨的应用的资料。

做有关氨的性质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铵盐具有哪些性质?氮肥的种类有哪些?使用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T收集证据做有关铵盐的性质实验。

查阅有关氮肥的资料。

向有关人员咨询使用氮肥的注意事
项。

T形成结论:
Cl
NM NH A NO> NO2> HNWNH4NO3
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三课时中,重点阐述了硝酸的性质和工业制备方法,一方面体现了硝酸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氮元素化学中硝酸的重要地位。

教材重点从硝酸的强氧化性的角度来组织知识内容,而硝酸的工业制备的原理则放在了第二位,这体现了教材对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一种追求,在没有重大的社会性线索的情况下,学科知识的内在完整性就成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了。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要突出硝酸的强氧化性,采用多媒体展示投影来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硝酸的性质。

二、难点突破
硝酸是继硫酸后的另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

建议该部分的教学可类比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训练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硝酸的氧化性虽不是重点,但它是一大难点,可先复习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补充硝酸与铜、火热的木炭反应的演示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教会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