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旅游系教案课程:旅游法规教程班级:2008级景区开发授课老师:褚老师授课时间:2009.9-2010.1旅游法规教程一、本课程每节课教学环节设计1、回忆上节课主要内容,课堂提问,创设环境,引出新内容(6分钟)2、讲授本节课内容(35分钟)(1)突出重点(2)分析难点(3)解析疑点3、总结本节课内容(2分钟)4、布置课下作业及课下预习内容(2分钟)二、学习旅游法规教程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旅游专业众多的莘莘学子成为精通业务知识、熟悉政策法规的称职的导游人员,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三、教材:李建于.旅游法规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四、参考文献:1、韩福文:《旅游政策与法规》,辽海出版社,2006.2、安徽旅游局编:《旅游政策与法规》,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3、魏震铭:《旅游法规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8、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旅游法规常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9、后智钢等,《旅游法规和政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0、韩寿祥,《旅游法规教程》: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1、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编:《旅游法规文件选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熟悉和掌握。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以及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2、熟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重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后又一伟大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的时间和会议:1999.3.9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系统、全面、集中地总结概括了邓小平理论,指出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同时,大家应该牢记,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十二大。
2、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9条)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基本内容:10个坚持。
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就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上问题,强调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中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目标:1、熟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2、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
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
2、难点: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教学过程: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革命理论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而且诞生了“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1、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如何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学习目标:1、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2、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3、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2、难点: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如果说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的话,那么,科学发展观是现代社会特征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
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进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一、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第四节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目标:1、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2、熟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重点、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的掌握2、难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特性和价值体现教学过程: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行动指南。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八荣八耻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4、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这样的价值观,必然是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5、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
本章作业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3.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何为四项基本原则?4.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什么?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第二章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教学目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的开办与审批、旅行社的经营等规定。
教学内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因此,旅行社不仅是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且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是旅游业规范发展的关键因素。
可见,依法管理和保护旅行社是各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制度和内容。
关于旅行社的法律法规有:1、国务院2002年1月1日起实行的《旅行社管理条例》2、国家旅游局制定的自2001年12月27日实施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1995年1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这些政策与法规是管理和保护旅行社的主要制度,是旅行社权利、义务、责任的主要来源和依据。
第一节旅行社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旅行社概念和法律特征2、掌握旅行社分类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重点:旅行社经营范围难点:外商控股或外商独资旅行社经营范围教学过程:一、旅行社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一)旅行社的概念——依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二)旅行社的主要法律特征旅行社的概念概括了旅行社的法律特征有三条:(性质、业务、目的)第一,旅行社是法人企业。
(旅行社应当是经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批设立的)第二,旅行社是从事旅游业务的法人企业。
其旅游业务主要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并接待旅游者,为其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