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诵读教案

三字经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着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于是本课程的教学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内容安排:根据学生已知导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

这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是古文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内容。

因此,教学本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及特点。

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他们了解《三字经》的情况,会背的还可以让他们背一背,引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本学年主要了解《三字经》教育篇、常识篇、史书篇和勤学篇。

五、教学进度表:上学期下学期《三字经》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

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着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二、互动合作:多种方式诵读(一)、静心自读;(二)、指名接读;(三)、齐读;(四)理解含义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段。

3、老师课件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孟母三迁》,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五)、再读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2、学生赛读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三、展示交流:尝试背诵1、自由背诵。

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1)老师考学生。

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

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四、巩固拓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八、作业设计: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九、板书设计:三字经----人之初《三字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窦燕山有义方----教不严,师之惰。

“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让学生明白教育中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中国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意识。

教法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教学《三字经》片段,讲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出示学习要求:(1)、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2)、议一议:你读懂哪个字?哪句话?知道哪个典故?(3)、想一想:学了这几句三字经,你们懂得了什么?(4)、说一说: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3、按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拓展延伸:老师:除了《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你还知道关于教育的历史典故吗?(《王郎卧冰》《负荆请罪》《曾子杀猪》《千里送鹅毛》)等等。

师生: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礼仪常识?你有什么收获?《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

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三、观看三字经故事《五子登科》布置作业:1、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2、尝试写《三字经》。

3、背诵本篇课文。

四、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一小部分内容。

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知识,那么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

我希望同学们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三字经》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子不学非所宜----亲师友习礼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作用及正确的做法,感受先辈寓烦于简的高度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子不学非所宜”到“亲师友习礼仪。

”。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子z ǐ不b ú学xu é,非f ēi 所su ǒ宜y í。

幼yòu 不bú学xué,老lǎo 何hé为wéi。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二、玉y ù不b ú琢zhu ó,不b ù成ch éng 器q ì。

人r én 不b ú学xu é,不b ú知zh ī义y ì。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三、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方f āng 少sh ǎo 时sh í。

亲q īn 师sh ī友y ǒu ,习x í礼l ǐ仪y í。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良师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三字经》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体了解“。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熟记在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方式来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习惯。

知道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知道从小就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

2.知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问题导入:在这几句《三字经》里,有一个《黄香温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如果没有谁知道就由老师告诉你们好吗?)黄香温席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五、互动合作: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有谁会读这些句子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2.教读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互相教读)3.同桌互读,指名汇报读,全班齐读。

4.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5.小组互读,评议。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后再与同伴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读书所得。

)六、展示交流:1、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2、老师说意思: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

孝顺父母,这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要增长自己的见闻。

学习更要从数数、认字做起。

(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经典文化,应该粗略地讲解大意,让他们在粗略地知其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

)七、拓展延伸:1.你能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吗?2.指名说,同伴互相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八、布置作业:1、背诵第五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背诵比赛。

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九、板书设计: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首)融四岁,能让梨。

---------悌知某数,学某文。

---------见闻(次)三字经常识篇第五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四方,应乎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有关苏算数和四时的相关知识,感受先辈寓烦于简的高度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四方,应乎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四、教学过程一、一y ī而ér 十sh í,十sh í而ér 百b ǎi 。

百b ǎi 而ér 千qi ān ,千qi ān 而ér 万w à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