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和对策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目标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
鉴于这种情况,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被科学家提了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目光。
如何扩大和恢复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以便获得“绿色宝库”及其资源,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说应运而生。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来自加拿大标准协会:“在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提供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机会的同时,为保持和增进长期的森林健康而经营”。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增加人类福利和森林的综合效益,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的
前提下进行林业实践活动。
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
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
这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战略计划,其目标是通过世界树木相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
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
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任务。
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
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经济可持续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
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
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
这种情况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
标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目标关注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
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上所发挥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
其中,关键是无退化的使用林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再生产能力。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不仅是保障林业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基础,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持续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
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
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
在第一产业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
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1)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法律规范约束和行业标准规范,促进全社会对林业的参与,消除非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
要综合运用
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林业管理。
运用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投入和防止短期行为。
(2)开征生态税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总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参与。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把可持续发展贯穿到林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人们的素质,切实发展好我国的林业。
参考文献:
[1]王冰试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9(27)
[2]李小庆试谈林权改革及林业可持续发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