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对策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对策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对策
[摘 要]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
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
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基本含义、我国林业发展的历程以及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
价,提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含义;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国家一味追求高经济效益,过
度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使全球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日益严
重。为了克服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行为,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这一新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单一因素的可持续发
展思想最早可追溯到 18世纪。1713年德国的卡洛维茨(carlowitz)
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理论,1867年哈根(hartig)提出了森林多效
永续经营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木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实际
上就是木材采伐单一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947年美国首任联邦
林务局长苹乔特(pinchot)提出的资源保护伦理学理论认为自然
资源合理利用的首要原则是现在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与未来的消费
者之间应合理地分配,最大可能的利用而不是浪费资源,这就是可
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雏型。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
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
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
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
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
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
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
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
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
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
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
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
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
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
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
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
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
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
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
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
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
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
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
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
时一致的。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
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
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
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
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
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
势头。当然,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
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
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
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
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
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
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
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
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
“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
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
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
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
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
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
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
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
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
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
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
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
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
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
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
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
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
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
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罗光昕.林业可持续发展之我见.热带林业,2006(06):30
[2] 豆业升.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08):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