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并发症

静脉输液并发症

A型题1. 患者输液后血管出现伴有疼痛的发红,没有肿胀,但有“红线”样改变,触之没有条索状改变。

该患者的静脉炎属于几级?(C)A.0级B.1 级C.2 级 D. 3 级E.4级2.化疗药物外渗后,需要观察的时间是多久?(E)A.1天B.7天C.3天 D.5天E.10天以上3. 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护士给予吸氧,适宜的氧流量是多少。

(E)A.1~2L/min B.3~4L/min C.5~6L/min D.9~10L/min E.6~8L/min4. 导管内形成的血栓早期对溶栓药物反应敏感,复通机会大,一般在什么时机溶栓最好。

(E)A. 72小时内B. 48小时内C.24小时内D. 12小时内E. 6小时内5. 晕针发生在患者为什么体位接受治疗时(C)A.平卧位B.半坐卧位C.坐位D.截石位E.休克体位6. 患者才输液不久出现胸闷、气促、大汗、面色苍白,血氧饱和度下降,并伴有濒死感,患者既往无其它疾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发热反应,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B 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C 空气栓塞,应左侧卧位,保持头低足高位D.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给药半坐卧位,E右心衰,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7. 下列关于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化疗药物渗漏的相关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D )A. 与护士专业技术无关无关B. 静脉本身因素有关C. 固定不佳胶布粘性差,护士巡视不勤D.与化疗药物剂量有关护士巡视不勤E.药物原因药物的渗透压、PH值及化学结构有关8. 下列属于抗肿瘤所致的局部毒性反应的是(B )A 胃肠道反应B 静脉炎C 口腔黏膜反应D 出血性膀胱炎E 高尿酸9. 患者,女,45岁,妇科肿瘤化疗输入5-FU时局部不慎外渗,对此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D )A. 立即停止该静脉途径给药B. 尽可能抽出3-5ml血液或药物C. 适当按压局部预防血肿形成复方七叶皂甙加地塞米松混合霜剂外涂Q1H-Q2HD. 24小时内局部热敷E. 标记外渗面积,动态观察治疗效果10. 导管送入困难是PICC置管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发生率达10.7%~55%。

以下措施除哪项外均可以有效预防送管困难( E )A.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交流,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防止血管痉挛。

B. 确保穿刺鞘在血管中,即感觉送鞘轻松、顺利,,抽回血好。

C. 尽量选择粗直及静脉瓣少的静脉进行穿刺,如贵要静脉。

D. 对于静脉瓣丰富的血管可一边推注生理盐水,一边送管。

E. 可能因静脉瓣受阻所致,用力将导管推进越过静脉瓣快速将导管送入。

11.女,49岁,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时不慎渗出,以下处理措施哪项欠妥( A )A. 停止输注,立即更换输液部位B. 抬高患肢C. 遵医嘱局部处理D. 局部组织坏死及时上报医师E.局部解毒药环封12. 关于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内容不妥的是(D)A.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置导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敷料的干燥、清洁,避免浸湿敷料浸湿。

B.有关导管维护的注意事项,在治疗间隙期遵医嘱进行标准导管维护。

C.穿刺点皮肤及其周围组织如果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告知护士。

D.PICC如果出现感染征象时导管留置期间,,自己从医院买回一次性无菌敷料、贴膜及消毒剂、无菌棉签等,严格按照护士换药的程序与方法及无菌操作,患者可以偶尔在家里进行导管维护。

第一时间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最佳处理时机。

E。

PICC导管留置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性家务劳动,但应尽量避免洗碗、切菜、洗衣、开车等活动E.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不合适的敷料、自身免疫缺陷。

药13. 患者,男性,50岁,恶性肿瘤术后行诺维本化疗后当天没有渗漏及疼痛,5天后患者穿刺点以上静脉走向红肿,疼痛,小水泡形成,该患者化疗后损伤的原因可能与哪项因素相关( E )A. 护士宣教不到位B. 静脉因素C. 固定不佳胶布粘性差D. 护士巡视不勤E.药物原因14. 不是在PICC置管过程中,导致从导管内抽不出回血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C )A. PICC不在血管内B. PICC在血管内打摺在血管内打折C. 纤维蛋白鞘和血栓的形成D. PICC开口紧贴血管壁E. 导管开口处瓣膜开放不灵活15.患者,男性,62岁,高血压脑溢血患者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时药物不慎渗漏,该患者最首要的处理是:( A )A. 停止输注B. 抬高患肢C. 立即更换输液部位D. 及时上报医师E.局部解毒药环封16. 在判断PICC置管中非早期简便判断导管异位最可靠的的方法是:(B )A. 注射冰生理盐水,询问患者有无冰凉感的部位B. 常规X线胸片定位C. 往导管内边推注液体便让患者判断耳后有无“咕噜”声D. 用血管超声及时探查颈静脉观察有无导管回声E. 导管尾端溢血法导管抽取回血17. 患者大量输血后的反应可以排除(D)A.出现倾向出血倾向B.低体温C.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D.高热E.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8.高渗性药物外渗的患者如果24h内进行热敷将会产生什么作用(E)A. 防止局部肿胀B. 防止局部疼痛C. 防止局部组织坏死D. 促进局部肿胀的吸收E. 加速局部组织坏死19.患者,女性,57岁,左乳癌术后化疗,在静脉输注阿霉素时不慎外渗, 外渗面积为3cm,经过局部环封、冷敷24小时、抬高患肢等处理后2天,目前该患者局部仍然有红肿、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感。

请问该患者处于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哪一期?( B )A. Ⅰ期B. Ⅱ期C. Ⅲ期D. Ⅳ期E.Ⅴ期20.下例关于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的病理生理哪项不对(A )A. 外渗肿胀自发性消退B. 可出现局部红斑、疼痛C. 可出现硬结、焦痂D. 可出现坏死性溃疡E. 可出现功能障碍、肌肉挛缩21. 血管活性药物外漏时大多数会引起组织坏死,以选择粗大的静脉给药,下列药物不属于血管活性药物的是:(A)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硝普纳D. 多巴胺E. 硝酸甘油22.为了避预防免发生导管相关的性静脉血栓形成,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护士应该鼓励患者使用非药物的方法预防血栓的发生,下列哪项对预防静脉血栓无益。

(D)p129A.置入导管的肢体进行早期活动 B. 日常生活的正常活动 C.轻微的肢体锻炼 D. 血管通路装置的标准冲管和封管 E. 补充足够的水分。

23. 关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知识关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知识,下列哪项错误。

(B)A.血管通路装置的标准维护冲管和封管过程对导管相关的性静脉血栓没有影响。

B.对于有发生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抗凝剂进行预防性治疗。

C.绝大多数导管相关的性静脉血栓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与体征。

D.选择不同的血管通路装置会影响导管相关的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E.血管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粘滞是形成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三大主要因素护士实施的熟练静脉穿刺过程可降低静脉壁的损伤和随之发生血栓的危险。

24. 预防发生导管栓塞而进行的护理干预不包括:(A)A.对三向瓣膜PICC导管,常规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按要求定期冲、封管。

B. 护士不应该在非耐高压血管通路装置中使用高压注射。

C. 为了防止导管的损伤,冲管时所使用的注射器的大小应该与生产厂商的说明书的要求保持一致。

D. 在锁骨下静脉为的穿刺部位点的中心静脉导管,如CVC、PORT、PICC,应该警惕夹闭综合征发生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E. 按标准进行定期、正确的冲、封管。

探针不应被再次插入到导管之中。

25.继发性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位置不正确,如尖端移位,可发生在留置导管的任何时间之内,并且与什么因素有关:(E)A.胸内压突然变化(比如咳嗽和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B.高压注射以及冲管技术。

C.颈部或手臂的运动。

D.正压通气。

E.以上都有关。

26. 下列关于化疗药物外渗的管理制度错误的是(E )A. 患者的健康教育制度化B.护士的化疗操作规范化C.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增强观察力度D. 严格交接班E.已出院病人可以不管化疗药物外渗是静脉输液并发症,不属于不良事件,可以不上报护理部27. 关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不妥的是(A)A.对留置导管者均使用肝素预防尽可能使用肘关节以下粗、直、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B.指导患者通过正确的活动预防血栓C.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D.应保持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E.根据血管粗细,选择合适规格的导管选择血管与导管腔径之比在2:1之上的导管28.外周静脉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程序有误的是(D)A. 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也应立即停止输液B. 原位保留针头多方向穿刺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C. 报告医生,指导进一步处理D. 外渗部位可以加压E. 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体征及累及的范围29. 下列化疗药物外渗的诊断要点哪项不对?(A )A. 药物输注过程中滴注速度逐渐加快B. 抽无回血或回血不畅C. 穿刺部位肿胀疼痛D. 穿刺部位烧灼感E.出现和以往输液不同的任何主诉症状30. 以下护士化疗给药操作过程哪项不正确?(E )A. 注药前告知病人如果不适及时报告B. 强刺激药物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在床旁密切监护直至药物输入体内C. 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按化疗外渗处理D. 腐蚀性药物必须在抽到回血和针头已入端口以后才能注入E. 正压封管使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增高多选题1. 发生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有哪些?(ABCE)A.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B.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C.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D.长期静脉输液静脉炎E.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液、输液环境不符合要求所致2. 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ABCDE)A.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B.超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负荷过重E.细菌污染反应3. 发生晕针的原因有哪些?(ABCDE)A.心理因素B.体质因素C.环境因素D.患者体位E.疼痛、出血等因素刺激5. 发生晕针后如何处理?(ABCDE)A.立即停止穿刺,取平卧位、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供血及回心血量。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按压或穿刺人中、合谷穴,促进患者尽快回复神志;嘱患者放松,做深呼吸,数分钟后患者可自行缓解。

D.虚脱、出汗者可喝热开水或热糖水,适当保暖。

E.对老年人或有心脏病的患者,应防止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

6. 与静脉治疗相关的静脉炎根据原因分为几类?(ABCD)A.机械性静脉炎B.化学性静脉炎C.感染性静脉炎D.血栓性静脉炎E.不明原因的静脉炎7. 与PICC相关的静脉炎的处理。

(AC D E)A.在疼痛肿胀部位使用适宜敷料覆盖或使用外用药涂擦B.增加带管肢体活动量,促进血液回流C.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D. 局部湿热敷可以减轻机械性静脉炎的症状局部湿热敷可以减轻感染性静脉炎的症状E.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8. 发疱类和强刺激性药物若已发生外渗,应及时给予解毒处理,具体措施有(AB C D)A.迅速终止此静脉途径的输液B.如果导管必须拔除,在拔除导管之前,应尽可能抽吸输入的药液C.在拔除拆除管路时后,应避免过用力重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D. 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E.以上都对可以在肿胀的局部皮肤组织进行是热敷,促进吸收,消除肿胀9. PICC由于置管时穿刺针头较粗,局部血管损伤大,导致置管数天后局部穿刺点仍有渗血现象,预防PICC早期渗血的方法有(ABCDE)A.穿刺时选择肘下两横指位置进针,在皮下走一段后再进血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