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咨询项目云平台虚拟资源池规划设计方案目录一. 导言 (5)1.1 编写目的 (5)1.2 文档阅读对象 (5)1.3 关键术语 (5)二. 整体建设标准与规范 (6)2.1 虚拟化立项建设阶段流程与规范 (7)2.1.1 立项建设总流程 (8)2.1.2 立项建设流程分述 (9)2.1.3 立项建设规范 (19)2.2 应用迁移阶段流程与规范 (26)2.2.1 应用迁移总流程 (27)2.2.2 应用迁移流程分述 (29)2.2.3 系统迁移技术手段 (38)2.3 系统管理阶段流程与规范 (42)2.3.1 系统管理总流程 (42)2.3.2 系统管理流程分述 (45)2.3.3 系统管理规范 (53)三. 资源池划分规划 (57)3.1 计算资源的组织 (60)3.1.1 虚拟化Hypervisor软件安装规范 (60)3.1.2 虚拟化架构管理软件安装规范 (64)3.1.3 集群建设规范 (65)3.1.4 备份规范 (67)3.1.5 计算资源池建设搭建规划 (69)3.2 存储资源的组织 (71)3.2.1 存储基本配置规范 (71)3.2.2 针对虚拟化配置规范 (72)3.2.3 存储设备特定功能配置规范 (74)3.2.4 存储资源池建设搭建规划 (76)3.3 网络资源的组织 (77)3.3.1 网络配置基本规范 (77)3.3.2 针对虚拟化配置规范 (79)3.3.3 VLAN设置规范 (81)四. 资源池安全设计 (82)4.1 虚拟化安全管理 (82)4.2 安全域划分 (83)4.3 虚拟化基础管理平台安全 (84)4.3.1 Hypervisor安全规范 (84)4.3.2 管理软件应遵守的安全规范 (85)4.4 网络资源安全 (86)4.4.2 网络访问控制 (87)4.5 系统安全 (88)4.5.1 系统部署安全 (88)4.5.2 系统安全管理 (89)4.6 备份安全 (91)4.6.1 备份策略 (91)4.6.2 备份管理 (91)4.6.3 业务连续管理 (94)五. 系统迁移方案 (95)5.1 系统迁移评估 (97)5.1.1 系统评估和分析流程 (97)5.1.2 评估准备 (99)5.1.3 系统调研与评估 (101)5.1.4 需求分析及汇总 (103)5.2 迁移方案设计 (104)5.2.1 迁移考虑因素 (104)5.2.2 虚拟化适用性分析 (104)5.2.3 迁移场景设计 (105)5.2.4 资源映射分析 (106)5.2.5 服务器放置设计 (107)5.2.6 资源竞争关系设计 (107)5.2.7 迁移顺序设计 (108)5.2.8 迁移技术手段 (109)5.2.9 迁移工具介绍 (113)5.3 虚拟化环境准备 (115)5.4 应用移植 (116)5.4.1 迁移实施流程 (117)5.4.2 迁移环境准备 (118)5.4.3 迁移执行 (119)5.4.4 迁移失败分析及处理 (119)5.5 测试验证 (121)5.5.1 应用系统测试验证流程 (122)5.5.2 应用系统测试验证意义与内容 (123)5.5.3 应用系统测试 (124)5.5.4 系统优化 (125)5.5.5 应用系统验证 (125)5.6 应用系统切换 (125)5.6.1 应用系统业务切换流程 (126)5.6.2 切换评估 (127)5.6.3 切换方案制定 (128)5.6.4 切换准备 (128)5.6.5 切换操作 (128)5.6.6 回退机制 (130)5.6.8 原系统删除 (130)一. 导言1.1 编写目的本方案文档记录了公司云计算平台一期虚拟化资源池的规划设计方案,方便读者迅速了解云平台一期建设过程中,对虚拟化资源池的建设规划相关内容;为平台资源池的正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描述XX有限公司为公司的所做的资源池规划和架构设计成果物。
本文档“云计算平台虚拟资源池规划设计方案”是项目的第二阶段的交付文档。
1.2 文档阅读对象本文档的阅读对象为公司云计算建设系统内的相关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
包括:➢省公司信息部➢信息中心信通公司➢各地区供电局信息部门➢云平台规划、建设、管理、运维相关的主管领导与实际业务、应用、资源分析和架构人员。
1.3 关键术语本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如下面表所示:二. 整体建设标准与规范资源池的建设给管理和运营带来了新的变化:IaaS资源池的主要特征是虚拟化+管理自动化,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主机等资源拆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虚拟机,并进行自动化的调度,从而提高资源使用的精细化程度及利用效率;同时基于统一的流程根据需求申请快速提供和回收资源,从而提高业务响应效率。
资源池的高效管理要求能够对物理资源、虚拟资源实现统一部署调度,并可在运行时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应用要求动态伸缩或迁移等,对现有资源池的建设和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立项建设规范•指导流程•技术指标•应用范围应用迁移规范•迁移流程•技术手段系统管理规范•资源申请•资源维护•资源变更•资源回收•系统扩展使用工具虚拟化资源池标准与规范根据现状分析发现的问题,以及专题研究的成果,我们设计了虚拟化资源池建设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立项建设规范,针对虚拟化项目在立项和系统建设阶段所需的标准和规范,如:工作流程、具体技术指标,以及虚拟化技术适用范围等;➢应用迁移规范,针对系统从原有物理环境中迁移到新建虚拟化系统之上过程所需的标准和规范,如:具体控制迁移工作的流程,具体迁移技术手段等;➢系统管理规范:针对虚拟化系统投入生产使用之后,以虚拟化资源为管理对象的全生命周期所需标准与规范,如:从虚拟化资源的申请分配,到虚拟化资源回收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具体的要求和指标。
➢使用工具,这里专指虚拟化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工具,为虚拟化使用提供基于成本分析的具体、精确的数据依据。
2.1 虚拟化立项建设阶段流程与规范与传统IT系统的立项建设过程有所不同,虚拟化系统的立项建设工作主要分为:1)策略确认;2)系统评估;3)方案选型;4)实施上线。
根据公司当前实际情况,以及虚拟化系统立项建设工作的需要,需要以下相关工作岗位支持对应工作:➢系统架构师职责:a)收集并分析应用系统需求和配置,分析应用和业务的限制条件b)提供虚拟化环境相关实施方案c)提供虚拟化环境架构的可靠性和优化改进的建议所需技能:a)熟悉虚拟化技术b)熟悉公司IT系统架构c)熟悉相关应用工作负载模型d)具有系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全局观➢立项阶段主管领导职责:a)审核立项申请、实施方案,确认的潜在影响和风险得到评估,做出批准/拒绝的决定;b)针对具体申请,评估并确保所需资源的分配;c)参与、组织相关会议。
2.1.1 立项建设总流程虚拟化立项建设的流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1)目标确认;2)系统评估;3)方案选型;4)实施上线。
虚拟化平台建设总流程阶段序号阶段名称说明1 目标确认确认建设虚拟化平台的目标2 系统评估评估现有系统是否适用虚拟化3 方案选型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和产品选型4 实施上线根据技术方案,搭建虚拟化系统并投入生产2.1.2 立项建设流程分述虚拟化立项建设的总流程中,主要包括4个阶段:1)目标确认,指虚拟化项目在立项之初,确认项目的实现目标和策略,该阶段的结果将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内容;2)系统评估,指虚拟化项目在立项之初,对现有系统和应用进行评估,确认虚拟化应用的系统范围;3)方案选型,指虚拟化项目在产品选型过程,以及确认最终方案的工作内容;4)实施上线,根据最终技术方案和产品选型,搭建虚拟化平台并投入生产使用。
2.1.2.1 目标确认在立项建设虚拟化系统之前,需要明确建设虚拟化系统的总体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1)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在传统数据中心,X86服务器平均利用率通常较低,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2)抑制服务器的蔓延虽然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很低,但由于“一种应用、一个操作系统独占一个服务器”的模式,每年都要采购很多的服务器仍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动态的供给虚拟服务器,有效抑制服务器数量的蔓延。
3)降低运维成本运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极大降低空间、耗电、制冷、网口、网线、人力成本。
4)增加IT投资回报率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增加服务器平均利用率,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减少运维成本,从而增加IT投资回报率。
5)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传统服务器的供给需要很长的周期,应用部署也要经过复杂的操作,运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动态的提供虚拟机及相关应用,减少了管理员重复性操作,操作更具灵活性,诸多特点都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6)提高业务连续性虚拟化技术有动态迁移、HA、容错等多种技术提高虚拟机的可用性,并且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和容易备份,这些特点都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性。
7)更集中的管理传统服务器都是一台台进行管理,利用虚拟化软件集中管理的功能和与其它自动化管理工具相结合,能够提高IT环境管理的集中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对物理机和虚拟机进行统一管理。
8)解决软件及系统与硬件系统的兼容性一些依赖于硬件的较老的应用软件及系统与较新的服务器平台往往不兼容,如Windows 2000、Novel Netware等操作系统在新的服务器上很难直接安装,虚拟化技术选用很好的解决了软件及系统与硬件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9)解决空间、电力等因素限制在一些数据中心中,机房空间是有限的,电力的容量是有限的,诸多的限制因素正阻碍着IT的进一步发展,运用虚拟化技术可以解决数据中心的空间、电力等限制,为IT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10)为备份和容灾提供新的方法虚拟机是一个包含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封装好的文件,它可以很方便进行手工和自动备份,也为容灾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11)为云计算打下基础云计算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好处,而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石,在向云计算演进过程中,建设适应性的虚拟化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2.1.2.2 系统评估流程系统评估流程序号步骤名称责任人说明2.1 信息收集系统架构师❑收集现有系统的配置,包括基础架构和应用的相关信息:➢操作系统类型➢应用软件类型➢服务器详细配置信息➢网络架构➢存储信息➢特殊配件➢规格及功耗2.2 分析基础设施层兼容性系统架构师❑分析基础设施层(服务器硬件配置信息、网络架构、存储配置信息、特殊配件和规格及功耗表:系统评估流程2.1.2.3 方案选型流程方案选型流程序号步骤名称责任人说明3.1 总结项目目标系统架构师❑根据在系统评估流程产生的评估报告,总结项目目标❑输出规模性指标、功能性性指标和性能指标3.1.1 输出规模性指标系统架构师❑规模性指标即本项目需支撑的业务规模3.1.2 输出功能性指标系统架构师❑输出功能性指标,系统架构相关的功能指标如高可用性,动态迁移、集中备份等3.1.3 输出性能指标系统架构师❑输出性能指标,如处理能力、网络带宽、I/O值等与性能相关的指标3.2 形成初步体系系统架构❑在规模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性能指标的基3.10 详细设计系统架构师❑产品清单确认后,进入详细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