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含答案、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A: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1)在A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2)在A、B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3)在A、B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方案能探究猜想AB. (2)方案能探究猜想BC. (3)方案能探究猜想AD. (3)方案能探究猜想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 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JB. 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50JC. 额外功为25J D.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N,钩码总重量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______.4.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木棒重为______ N(不计摩擦).5.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木棒重为______ N(不计摩擦).6. 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攻为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 .7. 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 cm,人做的总功是______ 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______ .(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请说出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的一种方法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是一根质量均匀、重为5N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15N的物体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提起棒的另一端,如图所示,若把物体提升了10cm,则小明作用在杠杆上的拉力是______ N,此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则:F' ______ F,η' ______ η(以上两空都填“>”“=”或“<”).11. 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 cm,人做的总功是______ J,有用功是______ 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2. 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物重G/N 0A/m 0B/m A端上升的髙度h/m 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40 0.8 0.4 0.2 0.1若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 N;若实际拉力F为85N,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3.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此杠杆属于______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1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A=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 (>/=/<) F,杠杆的机械效率ηB______ (>/=/<)ηA,在这过程中要克服______ 和______ 做额外功.1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 (>/=/<) F,杠杆的机械效率η′ ______ (>/=/<)η.16.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拉力大小为______ N,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7. 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上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 N.测力计竖直移动的距离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使用杠杆提升物块的过程中,做额外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 .18.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此杠杆属于______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0分)19.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将总重为G=100N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其移动的距离为s=0.6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若增加钩码的重量,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钩码的重量不变,将钩码悬挂点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机械效率为η',若不计转轴O处摩擦,则:F'______F,η'______η(以上均选填“>”“=”或“<”)。

(3)若钩码的重量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则:F'______F,η'______η(以上均选填“>”“=”或“<”)。

20.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杠杆的O点悬挂,能自由转动,在A点悬挂总重为9牛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其中AO=10厘米,AB=20厘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75牛.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静止时,若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弹簧秤示数应为______.(2)杠杆缓慢转动时,其机械效率为______.(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点,O和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阻力),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从实线位置匀速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为______ N,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3m,钩码总重为1.0N,钩码上升高度为0.1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主要原因:______ .2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

(1)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钩码总重为G,钩码上升高度为h,测力计移动距离为s,则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请写出使用该杠杆提升重物,影响杠杆机械效率大小的一个因素:。

(3)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C ,O 、B 位置不变,保持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不变,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1.2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______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如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η/% 1 A 点 1.5 0.10 0.7 0.30 71.4 2B 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24.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______ 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理由:① ______ ;② ______ . 若将同一重物先后挂在A 、B 两个悬挂点,提升相同高度,测得杠杆机械效率分别为ηA 、ηB ,则ηA ______ ηB (填</=/>). 25.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 点作为支点,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在B 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______ 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 完成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空白处应填上 ______ .(2)若测得G=2.5N ,F=1.2N ,h 1=8cm ,h 2=20cm ,则杠杆机械效率为η= ______ .(3)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C ,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有用功 ______ ,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 某班同学利用杠杆做了以下的实验: A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杆杠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 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 ______ 位置平衡;(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F 1,发现F 1L 1≠F 2L 2,其原因是: ______ . B :“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 ,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 1,测得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______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 点上升高度仍为h 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F 1,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则η′ ______ η.2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汁的示数F 为 ______ N ,钩码总重G 为1.O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O.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O.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______ .(2)钩码从A 点改挂在B 点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相同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将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 (1)小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①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 ______ .②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 ______ 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2)小红再用杠杆测量机械效率.实验时,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______ 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0分)29.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杠杆一端固定,中点处挂有一重力G 为20N 的重物,现用手竖直提起杠杆的另一端,使物体缓慢匀速提升(摩擦忽略不计). (1)若不计杠杆自重,求拉力F 的大小? (2)若杠杆是一根自重为5N 、材料均匀的硬棒,将重物提升的高度h 为0.10m ,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为多大?机械效率η是多大?30. 如图所示是小泽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 (1)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情景写出实验步骤;(2)设计出相关的实验表格,并根据图中所给出的实验信息,完成表格数据的填写;(3)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一条合理的建议.31. 用一个杠杆来提升重物.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重600N ,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是210N ,物体被提升20cm .求: (l )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 (2)人做了多少总功; (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 (4)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2. 某工人利用斜面在50s 内将2400N 的物体匀速推上长10m ,高1m 卡车,已知斜面的效率为80%,求: (1)这名工人所做的功是多少? (2)他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3. 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斜面上拉一重力50N 的木块到0.8m 高处,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了2.4m ,共耗时5s ,不计空气阻力,然后将木块从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则(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可用E k 表示,若物体的动能E k 与物体的质量m ,速度v 的定量关系可表示为E k =,不计摩擦,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物体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就等于增加的动能.请用以上信息推导并计算出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求:(1)有用功; (2)拉力F 的大小; (3)杠杆的机械效率.35.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杠杆一端固定,中点处挂有一重力G 为20N 的重物,现用手竖直提起杠杆的另一端,使物体缓慢匀速提升(摩擦忽略不计). (1)若不计杠杆自重,求拉力F 的大小?(2)若杠杆是一根材料均匀的硬棒,将重物提升的高度h 为0.10m ,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为多大?若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80%,则杠杆自身的重力为多少?36.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把重G 为15N 的重物挂在杠杆的中点,用手竖直提起棒的一端,使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图所示. (1)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求拉力F 的大小? (2)如果杠杆是一根质量均匀、重为5N 的硬棒,若在2s 内将重物提升了0.1m ,则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大?机械效率是多大? 3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______ 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4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______ ;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 . 38. 阅读题 小小千斤顶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OA 时,摇臂可绕O 点转动,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被举高.用这种千斤顶把某汽车的一个后轮顶起时,施加在摇臂上向下的压力为100N ,每压一次,手向下移动的距离是20cm ,压120次后,后轮被抬高12cm ,若汽车后轮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2×104N . (1)该小型千斤顶的摇臂是一个 ______A 斜面B 费力杠杆C 省力杠杆D 等臂杠杆(2)该小型千斤顶的摇臂工作时的支点是______ .(3)当修车工用此小型千斤顶修车时,每下压一次摇臂做功______ J.(4)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作的功,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39.(1)琪琪洗脸时感觉水盆中的水偏烫,于是往盆内加入一些冷水,盆中水的温度了(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了(选填“增多”或“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