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复习课PPT..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差错,这里指爱情 无,没有。 准则。 围着车子的布幔。 ( 三心二意。 jiān),浸湿。 不专一,指变了心。 贫苦的生活。 不专一 有二心。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 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 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 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 意义。下面的“静言思之” 满足,实现。 没有,不。 指家务。 劳作。 (sù )早。 ( xì )笑的样子。 起来。 多年。 作为。 已经。 (m è i ),睡。 的“言”用法相同。 一天。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 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六义”:风、雅、颂、兴、比、赋。
《诗经》地位
中国现实主义 文学的源头是 《诗经》。
中国浪漫主义 文学的源头是 屈原的《离 骚》。
诵读
(一)、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qiān),本 渡过。 通“毋”,不要。 你,先秦时表 指过失、过错, 指商量婚事。 古义:把……作为(看作);今义:认为。 (qiān g), 尊称。 这里指延误。 请,愿。
译文:有个青年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 来买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 顿丘。不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 发怒,就把秋定为婚期吧!
关 于 《 诗 经 》
《诗经》按内容分为: “风”“雅”“颂” 三大类。 风:即15国风,多为民间歌 谣,共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 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共 105篇歌 颂:宗庙祭祀乐歌,分为周 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关 于 《 诗 经 》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其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 为主,故文学史上把这类诗称为“风 体诗”。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主要有 “兴”“比”“赋”三种表现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借物托情。 赋:铺陈叙事。
卫 风 氓第一课时·《 诗 经 》 简 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 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 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 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 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四书”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师生交流
倒坍的墙壁。垝:倒 借代手法,以人物 眼泪。 ( c h é ng)登上。 指示代词,那。坍。垣:矮墙。 承接关系连词,来。 的居住地代人物。 指卦象,即占卦的结果。 (z 用龟甲占卜。 à i)又,且。 (sh ì ),用蓍(shī不吉利。 )草占卦。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 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朗 读 感 知 字, 的注 读意 音句 中 红 色
氓之蚩蚩 chī 匪我愆期 fěi qiān 将子无怒 qiāng 乘彼垝垣guǐ yuán 载笑载言 zài 尔卜尔筮 shì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xū shân 犹可说也 tuō 自我徂尔 cú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shāng jiān cháng 士也罔极 wǎng 靡室劳矣 mǐ 夙兴夜寐 sù mâi 咥其笑矣 xì 隰则有泮 xí pàn
师生交流
(chīchī),通“嗤 (mé ng),民。现代汉语 通“非”, 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 古义:直到;今义:递进关 买,交易, 嗤”,笑嘻嘻的样子;一 中读作(má ng),流氓。 走近,靠近。 不是。 交换。 说是忠厚的样子。 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系连词。 布币。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 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古汉语里的“三” (sh ā ngsh āng), 主谓间 连词,表承接关系。 和“九”往往不 (yǔn),坠落,掉下。这里用黄叶落 本义为“吃”,此 到,往。 水势很大的样子。 的结构 是具体数字,而 处引申为“过着”。 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代词,它。 是泛指多次。 助词。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 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已经。
名作动 财物,指嫁妆。
介词,用。
译文: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 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 来,喜得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著草占卜,结果很吉 利。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我的嫁妆搬到你家。
动词,吃。它还可表“吃 用法同“氓之蚩蚩” 的东西,粮食”意。另外当 润泽的样子,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xūjiē),感叹词。 物主代 ì 时,意为“供养, 的“之”。是放在主 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它读作s 于,通“吁”。 词,它的。 给……吃”。 谓 之间的结构助词。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dān),迷恋,沉溺。 通“脱”,解脱。 连词,和,跟,同。 用法同“桑之未落”。 尚且,还。
译文: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 唉呀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啊,不要 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 迷恋爱情,是不可解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