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报告如何正确看待分数的问题
青州市传泰希望小学
张宇飞
如何正确看待分数的问题
青州市传泰希望小学张宇飞
指导教师孙同军
一、课题的由来
转眼间,我们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马上就要面临升入初中,去自己闯荡出一片天空了。

但在之前六年时间里,听同学们抱怨最多的,还是“分”这个敏感的话题。

虽然说分数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学生真正的能力,但这却是老师衡量、评价学生“好”与“坏”的直尺,也是包含着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因此,我定下了这样一个课题,来剖析一下各方面、各立场人物的想法。

二、研究的目的
今年高考已悄然落下帷幕,各种负面消息也纷至沓来。

“某高中生因考试失利而跳楼自杀”这类新闻屡见不鲜。

我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了:生命重要还是分数重要?答案是浅而易现的,自然是生命更重要。

那么为什么许多学生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了自己呢?虽然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但也足以纵观全局,我们是否应该摆正“分”与“命”在心目中的地位呢?、
三、深入的研究
1.针对学生而言
我是一个学生,自然知道分数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仅代表着自己近段时间的努力,还承担着家长的殷切希望。

我们也都知道
考满分很难,尤其是一次考试的失利带来的打击会有多大。

若家长与老师给定下了目标,那学生就更坐如针毡,只会想怎样达到目标分,根本不会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身为一个学生,知道学习并非“苦中苦”,而是充满欢乐的极乐世界。

可由于存在分数这一严格的界线,使“乐事”变为“苦差事”,甚至变成“毒药”,这样学生怎敢去尝试?
2.针对家长而言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满分呢?那些嘴上说着不在意的人,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很在乎的。

但是在乎就应该逼孩子考出好成绩吗?我想大部分家长都是这么做的吧!一个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他要分数。

”正因为她这样先明的思想,他的女儿才会有如此之高的成绩,我们的家长是否应该反思一下?
四、正确的方法
1.针对学生而言
不要将分数看的过于重要,偶尔一次小失利不要放在心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分数不代表能力,即使分数再高也不可能代替得了人格的修养。

所以说,脱下分数的束缚,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2.针对家长而言
家长要建立这样一种信心:不提分数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家长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取得好成绩。

这是一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是个悖论,但真成立。

五、结论总结
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可以防止孩子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考试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