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

海陆的变迁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P1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地图册P11“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1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有什么共同规律?(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这些地区为什么多地震、火山?(指导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瓶上漂浮2-3块薄泡沫板,挤压瓶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示?泡沫板边缘隆起或下陷,证明板块交界部分不稳定。)

冬季
北半球四至点时太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北半球的季节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3周 (9月17日 )
备课内容
多民族的大家庭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八年级地理——国土辽阔 34个省级行政区
1、为什么说我国国土辽阔?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①根据图例,读数值,分析气温递变规律。
②漠河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③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方?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④找出1月气温最低的地区。
小结:
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
二、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2周 (9月10日 )
备课内容
地球的自转 众多的人口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日月星辰将西升东落。为什么东方的时间总比西方的早?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地球仪上的AB两点,哪点在东?(A)哪点在西?(B)(转动地球仪),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哪点?(A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例如,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下午了,但纽约却还是黑夜。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阅读、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漠河镇、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②找出7月气温值最高的地区。
③找出7月气温值最低的地区,分析形成原因?
小结:
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
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6周 (10月8日)
备课内容
南北气温差异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八年级地理——南北气温差异
一、我国冬季气温特点
阅读、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②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③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④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⑤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北部和东部属于湿润地区?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8周 (10月22日 )
备课内容
3.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5周 (9月24日 )
备课内容
地势和地形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研究课题: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组:①题;B组:②题;C组:③题),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十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十三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十四
发展与合作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1周 (8月28日 )
备课内容
与同学们谈地理辽阔的疆域(1)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1)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方法】:舟曲发生泥石流相关新闻资料分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引用书本上的姑姑的故事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了话题在家乡布局麦当劳店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引用一段话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话题绿色生活和低碳生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指导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P18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7周 (10月15日 )
备课内容
大洲大洋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②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2、学习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影响
备课内容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
太阳光
直射
北半球昼夜长
或短或平分
北半球获得热量多或少或相等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
春分日
赤道
平分
大致相等
春季
北半球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昼)

夏季
北半球
秋分日
赤道
平分
大致相等
秋季
北半球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夜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夜)
影响因素:地势高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6周 (10月8日 )
备课内容
等高线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组织学生议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沿某条线上的垂直断面的图形。我们在模型上选择了不同方向的切线,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观地显示了山体模型不同方向的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而选择剖面线很关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这是一个山体的模型,我们能随意沿某条线切开看到其断面,但是在实际中是无法切开一座山的,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3、探究问题: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备课组活动安排
周次
教 研 活 动 内 容
承担人

地球和地球仪辽阔的疆域

地球的运动众多的人口

地图多名族的大家庭

大洲和大洋地势和地形

多变的天气气候多样 季风显着

海陆的变迁河流和湖泊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土地资源

世界的气候水资源

人口与人种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
????3你知道世界上最着名的地震带名称吗?(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图中可看出,中国的地震多还是少?(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界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