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形体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难点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瞧!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品进行一次拼搭比赛,就象玩积木一样,好不好?
师:那好,在玩之前,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合作拼搭出一个你们喜欢的作品,并给它取个名字。

老师要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摆的又快又好。

小朋友们可以先商量商量,再动手摆摆看!请大家赶快行动吧!
二、拼摆物体,初步感知。

(学生动手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师:停!小朋友们真棒,摆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纷纷举手)
师:噢,都想介绍自己组的作品,我们先从一组开始。

你们组选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作品,你们摆的是什么?
一组:我们摆的是城堡。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二组:我们摆的是火车。

师: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组的小朋友刚开始把这样形状的物品横放着拼搭,可是它总是来回滚动,上面放的物品就掉下来了,后来,有的小组把它竖着放,它就不滚了。

那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形状的物品在拼搭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三、整理物品,感受特征。

看看谁的眼睛亮?谁的手儿巧?(课件)
师:孩子们,从你们摆的作品中,把圆圆的,到处滚动、最不容易摆的物品找出来,放进塑料袋里。

再把横着放来回滚动,但竖着放就能站稳的物品找出来。

剩下的爱滚动吗?它们都不爱滚动,都很容易摆。

小朋友们看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吗?(讨论)把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收起来,把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收起来。

四、分类起名,认识特征
刚才哪些物品的形状也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它。

(课件认识图形)
师:)今天,老师也想做一个机器人,我想用圆圆的这个物品,做机器人的头,但是它总是滚来滚去的不好固定。

那老师还是用海绵胶把它固定好。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是这样圆圆的爱滚动。

生:……( 课件1)
师:数学家也发现了这样形状的物体最爱滚动,于是就给它们起了个名字,谁来猜猜这样的形状叫什么名字。

板书:球。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球,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在粘贴机器人的腿和胳膊的时候,就发现如果不小心把这些易拉罐碰倒,它就会来回滚动,有时还能滚掉到地上,但是只要竖着放好,它们就能站稳。

老师还发现这样的物体上下同样粗细。

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像易拉罐
一样,横着放能来回滚动,竖着放就能站稳。

[
生:……( 课件2)
师:数学家也给这样横着放能来回滚动,竖着就能站稳的物体的形状起了个名字,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板书:圆柱。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圆柱,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和小朋友们收集了那么多的纸盒,老师就想用纸盒做机器人的身体和脚。

两只脚要一样才好看,于是,我找呀找,总算找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老师可高兴了。

我发现这两个盒子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而且都是一样大的。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品的面都是正方形的,而且是一样大的。

生:……( 课件3)
师:数学家给这样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都是一样大的物体的形状起了个名字,谁知道叫什么?
板书:正方体。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正方体,贴在黑板上。


师:机器人的身体很大,老师就选了一个大的纸盒。

老师发现这个纸盒的和脚用的纸盒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脚上的纸盒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但身体用的纸盒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品吗?
生:……( 课件4)
师:数学家也给这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的形状起了个名字,谁能猜出来叫什么?
板书:长方体。

(出示特殊的长方体。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长方体,贴在黑板上。


老师还给这4种物品拍了放大的照片,现在也把它贴上。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四种形状,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下面,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说物体的形状,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这个形状,想到的打出ok的手势。

五、组织游戏,升华提高
1、教学游戏《摸口袋》
师: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摸口袋》,小朋友们学会了就可以和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

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做一遍这个游戏,你们要认真看,学会了才能回家和爸爸妈妈玩。

2、这4种形状都有自己的家。

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小房子,天渐渐黑了,每个小房子里却空空的,原来它们在大森林里迷路了,谁愿意把他们送回家?(请四位小朋友上前把各个物品送回对应的小房子)
总结、通过老师和你们上这一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六、课后延伸
师:机器人是老师自己想象拼贴出来的,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拼的方法或者是粘贴的方法,创作出一个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小房间,好不好?
七、卫生引导
刚才我们用的物品难免存在着小小的细菌,下课后孩子们可要把你灵巧的小手洗干净哟!
课后反思:
1、本节课中,我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并穿插运用一些游戏情节,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

在拼搭的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充分想象,精心设计,细心拼搭出各种物体:汽车、高楼大厦……各种各样,各具风格。

有的小组开始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开始尝试合作拼搭。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一年级的学生以前很少和别人进行合作,对小组活动的形式比较陌生,以至于在课堂上自己玩自己的,不会和别人合作。

以后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由于操作材料准备得不够充分,每组有6—8人,操作起来有些乱,如果每4人一组就会很好。

对操作材料的使用也不够到位,没有充分运用操作材料。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到位。

当引导学生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形状的物体时,学生只找了很少的几种,我由于急噪,怕会耽误延迟时间,也没能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物体。

在给形状起名字时,有的同学发言大胆,有的说的很好,我也没有及时进行表扬,导致学生思维不够积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