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初二数学一、清通学们认真选一选!(每题2分,共30分)1. 25的平方根是( )A. 5B. -5C. ±5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25的平方根为: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和算术平方根区分开.2. 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 6、8、10B. 5、12、13C. 12、18、22D. 9、12、15【答案】C【解析】【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详解】A. ∵2226810+=,∴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 ∵22251213+=,∴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 ∵222121822+≠,∴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D. ∵22291215+=,∴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在于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3.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个数有( ) -π,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解析】【分析】 结合有理数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无理数的个数.【详解】-0.333…,是有理数;4=2,是有理数;5,是无理数;-π是无理数;3π,是无理数;3.141 5,是有理数;2.010 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76.012 345 6…(小数部分由连续的自然数组成),是无理数,所以无理数有4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判断无理数时通常要结合有理数的概念进行,熟练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 下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每个选项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三边,看是否满足勾股定理关系式,即可判定.【详解】A 2212=5+2222=8+3,(222583+≠,不是直角三角形;B 选项中三角形三边按从小到大为:2212=5+,2213=10+,22174=1+)((22251017+≠,故不是直角三角形;C 2213=10+2223=13+22174=1+((222101317+≠,故不是直角三角形;D 2213=10+2213=10+2224=20+222=+,故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数量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①∠A =∠B ﹣∠C②a 2=(b +c )(b ﹣c )③∠A :∠B :∠C =3:4:5④a :b :c =5:12:13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A =∠B ﹣∠C ,可得:∠B =90°,是直角三角形;②a 2=(b +c )(b ﹣c ),可得:a 2+c 2=b 2,是直角三角形;③∠A :∠B :∠C =3:4:5,可得:∠C =75°,不是直角三角形;④a :b :c =5:12:13,可得:a 2+b 2=c 2,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A. 2与3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 【答案】B【解析】【详解】解:∵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9<15<16,∴34.故选B .7.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2-与 B. 2- C. 2与2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详解】A. =2,2-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B. 2,2-C. 2不存在,无法比较,选项错误;D. ,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8. 已知a,b+ (2a+b)2=0,则a b的值为()A. 1B. -1C. 2D. -1 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和b的值,再代入计算.+b)2=0,∴a+1=0,2a+b=0,∴a=-1,b=2,∴a b=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乘方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和b的值.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的平方根是1B. ﹣1的立方根是﹣1是2的平方根 D.【答案】A【解析】【分析】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a,则这个数的平方根是a,则这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选项,因为±1的平方是1,所以1的平方根是±1,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因为-1的立方是-1,所以﹣1的立方根是﹣1,因此B选项正确;C22的平方根,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因为3,所以D选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10. 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x≥1B. x>﹣1C. x≥﹣1D. x>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求解.【详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x+1⩾0,解得x⩾−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1. “1625的算术平方根是45”,用式子表示为( )A. 45B.45C. 45D.45【答案】C【解析】 1625的算术平方根是45, 用式子表示为164255= . 故选C.12.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若AC =5cm ,BC =12cm ,则Rt △ABC 斜边上的高CD 的长为( )A. 6 cmB. 8.5 cmC. 6013cmD. 3013cm 【答案】C 【解析】【分析】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CD 长即可.【详解】解:5AC cm =,12BC cm =, 2213()AB AC BC cm ∴=+=,1122ACB S AC CB AB CD ∆∴==, ∴115121322CD ⨯⨯=⨯⨯, 解得:6013CD cm =,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关键是掌握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13. 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B=90°,AB =8米,BC=6米.当正方形DEFH 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______米时,有DC 2=AE 2+BC 2( )A. 2B. 2.5C. 3.4D. 3.6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得出设AE=x 米,可得EC=(10-x )米,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C 2=DE 2+EC 2=4+(12-x )2,AE 2+BC 2=x 2+36,即可求出x 的值.【详解】如图,连接CD ,设AE =x 米,∵90B ,∠= 8AB =米,BC =6米, ∴AC =10米,∴EC =(10−x )米,∵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即DE =2米,∴22224(10)DC DE EC x =+=+-,22236AE BC x ,+=+ ∵222DC AE BC =+,∴224(10)36x x +-=+,解得: 3.4x =米.故选C.【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 如图是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在三棱镜的侧面上,从顶点A 到顶点A ′镶有一圈金属丝,已知此三棱镜的高为5cm ,底面边长为4cm ,则这圈金属丝的长度至少为( )A. 8cmB. 13cmC. 12cmD. 15cm【答案】B【解析】【分析】 画出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将三棱柱沿AA′展开,其展开图如图:则AA′2212513=+=(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此类问题应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15. 数a ,b ,c ,d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d 表示的数可能是3B. c -b>02()c a -=a -c D. |b|-|a|=a -b【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可以看出0c d b a <<<<,54c -<<-,32d -<<-,01b <<,23a <<,从而判断.【详解】解:依题意:选项A ,132<<,21∴-<<-,而d 表示32d -<<-,不在此范围,选项错误; 选项B ,||||c b >,∴两数相减,符号取决绝对较的数,故0c b -<,选项错误;选项C ,||||c a >,∴a c -,选项正确; 选项D ,b ,a 均为正数,∴绝对值为它们本身,故||||b a b a -=-,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的点的表示,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一一表示;数轴上的点从左至右依次增大,负数在原点的左边,原点右边的为正数.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二、请同学们仔细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16. 当x ___________有意义.【答案】≥13 【解析】解: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3x -1≥0,解得:13x ≥.故答案为13≥. 17.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 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立方根是____;【答案】 (1). ±8 (2). 8 (3). 4 【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解:64的平方根是±8,算术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 故答案为:±8;8;4. 【点睛】此题考查立方根,关键是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答.18. 如图,在Rt △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BC=4,AC=3,则△ACE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答案】7【解析】【分析】【详解】∵D E 垂直平分AB ,∴AE=BE ,∴C △ACE =AC+CE+AE=AC+CE+BE=AC+BC=3+4=7故答案为:719.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 -2和5x +6,则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答案】72【解析】【分析】由于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2560x x -++=,解得12x =-, 所以7322x -=-,7562x +=, ∴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72,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逆运算,平时注意训练逆向思维.20. 在△ABC 中,∠C =90°,AB =5,则AB 2+AC 2+BC 2=______. 【答案】50【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2=AC 2+BC 2,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在Rt △ABC 中,BC 2+AC 2=AB 2,∵AB=5,∴BC 2+AC 2=25,∴AB 2+AC 2+BC 2=2AB 2=2×52=2×25=50. 故答案为50.21. 小明家的窗户高9米,小明用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但梯子的底端距墙面不能超过4米,否则危险.则小明____(填能、不能)爬到窗户.【答案】能【解析】【详解】解: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梯子能够达到的高度,与9米比较即可得到结果. 由题意得,梯子能够达到的高度为2210484-=,∵849>,∴小明能爬到窗户.故答案为:能【点睛】本题是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即可完成.22.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 ,长13m ,宽2m 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____元钱.【答案】612.【解析】【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BC 的长为12m ,再用(AC+BC)乘以2乘以18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C=90︒,AB=13m ,AC=5m ,∴2222135AB AC --,∴()218611252⨯⨯=+(元),故填:612.【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平移的性质,题中求出地毯的总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地毯的长度由平移可等于楼梯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和,进而求得地毯的面积.23. 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实数是_____.5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三角形斜边长即可得出A 点对应的实数.【详解】解:由图形可得:﹣1到A 2212+5则数轴上点A 51. 5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得出﹣1到A 的距离是解题关键.24.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 -2和5x +6,则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答案】72【解析】【分析】由于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2560x x -++=,解得12x =-, 所以7322x -=-,7562x +=, ∴这个数算术平方根为72,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逆运算,平时注意训练逆向思维.25. 已知m,则m 2-2m -2 019= _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分析】将m1,再代入计算.【详解】解:m1, ∴m 2-2m-20191)2-21)-2019==-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 三、请通学们努力解一解!(共60分)26. 计算题(1)(2-(30(201221--(4(3【答案】(1)5;(2;(3)2;(4)14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详解】解:(1=5;(2-==3;(30(201221--=121-+=2;(4(3=5393++-=1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27. 求x 的值:(1)14x 2-16=0; (2)(2x ﹣1)3=﹣8. 【答案】(1)x=±8;(2)x=32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1)14x 2-16=0, ∴14x 2=16, ∴x 2=64,∴x=±8; (2)(2x-1)3=-8,∴2x-1=-2,∴2x=3,∴x=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28.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 并说明理由.【答案】(1)13;(2)网格中的△ABC 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试题分析:(1)把△ABC 放在一个长为8、宽为4的长方形中,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几个小直接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结果;(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C 各边的长的平方,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1)△ABC 的面积;(2),,,,∴△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ABC 的三边满足,则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29. 一个正数x 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21a -和2a -+.(1)求a 和x 的值;(2)化简:2|2|2|3|a x a x ++--+【答案】(1)9;(2)1【解析】【分析】(1)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出即可得到a 的值,代入求得x 的值. (2)根据(1)中求得的a 的值去绝对值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21)(2)0a a -+-+=,解得1a =-.∴22(21)(3)9x a =-=-=;(2)原式()212922319=⨯-++--⨯-+ 2229226=-+--=1【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30. 如图,小明在广场上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求小明到达的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答案】100【解析】【分析】根据小明在广场上只向南和向东行走,而且两个方向垂直,分别求出其实际向南所走路程和实际向西东所走路程,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其终止点与原出发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详解】解:小明实际向南走了40+40=80米,实际向东走了10-20+70=60米,∵正东方向与正南方向垂直,∴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226080=100+答:小明到达的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为100米31. 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AC =cm ,8BC = cm ,现将直角边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你能求出CD 的长吗?【答案】CD 的长为3cm.【解析】【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得AB=10,然后由翻折的性质求得BE=4,设DC=x ,则BD=8-x ,在△BDE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在Rt 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知:22228610+=+=AB BC AC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 ,AC=AE ,∠DEA=∠C .∴BE=AB-AE=10-6=4,∠DEB=90°.设DC=x ,则BD=8-x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2+ED 2=BD 2,即42+x 2=(8-x )2.解得:x=3.∴CD=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翻折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表示出△DBE 的三边长是解题的关键.32. 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 (1)求BF 与FC 的长;(2)求EC的长.【答案】(1)AF= 10cm,FC=4cm;(2)EC=3cm.【解析】整体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得AD=AF,DE=EF,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BF,FC=BC-BF,在Rt△CEF中,设EC=x,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1)∵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10cm,∵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AF=AD=10cm,在Rt△AB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6cm,AF AB108所以FC=BC﹣BF=10﹣6=4cm;(2)∵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EF=DE,设EC=x,则EF=DE=8﹣x,在Rt△CE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FC2+EC2=EF2,即42+x2=(8﹣x)2,解得x=3,即EC=3cm.33. 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为了吃到蜂蜜,蚂蚁从外壁A处沿着最短路径到达内壁B处.(1)右图是杯子的侧面展开图,请在杯沿CD上确定一点P,使蚂蚁沿A-P-B路线爬行,距离最短.(2)结合右图,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答案】(1)作图见解析;(2)20cm.【解析】(1)作出点A 关于CD 的对称点A 1,连接A 1B ,交CD 于点P ,P 为所求的点; (2)过点B 作BE ⊥AC 于点E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线段A 1B 的长,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试题解析:(1)如图,作点A 关于CD 的对称点A 1,连接A 1B 交CD 于点P ,点P 为所求点;(2)过点B 作BE 垂直AC 于E ,∵点A 1、A 关于CD 对称,∴A 1C=AC=2cm ,PA 1=PA ,∴PA+PB=PA 1+PB=A 1B ,∵在Rt △A 1EB 中,A 122221121620A E BE +=+=(cm ), ∴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