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洛克D. 裴斯泰洛齐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卢梭D. 夸美纽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孔子D 苏格拉底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5、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16、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A 内容的丰富B 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控制权C 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D 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17、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答案:C1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答案:C19.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A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答案:B21、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A、杜威B、布鲁姆C、布鲁纳D、赞可夫答案:C2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A23、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可变性C、顺序性D、稳定性答案:C24、提倡“德治”和“礼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荀子D、朱熹答案:A25.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答案:D26.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6年B.5年C.8年D.9年答案:D27.人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自然环境B.社会生产C.人口状况D.政治制度答案:B28.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管理现代化C.教师素质现代化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答案:C2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答案:D30.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人口功能答案:C3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里士多德答案:D32、在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中国有哪个思想家他的思想虽然没有专论教育,但是论及了教育?( C )A.司马迁B.荀子C.孔子D.老子33、一下哪位不属于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的代表人物?( D )A. 斯宾塞B.拉伊C.杜威D.赫尔巴特34、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来自于以下哪个国家?( D )A. 德国B.俄国C.英国D.美国35、以下教育思想家谁支持遗传决定论?( B )A.拉伊B.霍尔C. 卢梭D.杜威36、卢梭主张以下哪种人类发展观点?( B )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和力论37、人发展的生物学前提是哪个因素?( C )A.环境B.姓名C. 遗传D.学校38、环境是人发展的什么条件?( A )A、客观B、主观 C. 特殊D.决定39、社会环境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 )A.自然环境B.社会物质环境C. 人际关系环境D。

文化环境40、学校教育不具备以下哪种特性?(B)A.专门性B.物质性C.系统性D.选择性41、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A.4B.5C.3D.642、前习俗水平属于谁的道德理论主要观点?(C)A.拉斐尔B.卢梭C.皮亚杰D.柯尔伯格43教育目的的4能说不包含以下哪项?(B)A.导向B.消极C调控D.评价44、持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学家有?(C)A.杜威B.霍尔C卢梭D.斯宾塞45、现代持科学教育目的观的流派主要有?(A)A.实用主义教育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C。

神学教育流派D.个人本位流派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 )A 系统性B 能动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4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48.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不平衡性要求B.个别差异性要求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49.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50.提出“白板说”的是(B )A 华生B 洛克C 卢梭D格塞尔51.在下列学者中,主张社会本位论的学者是(D)A.卢梭B.裴斯泰洛奇C.康德D.凯兴斯泰纳52.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53.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54.于1939年出版,以前苏联( C )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55.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B )A 环境决定论B 遗传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二因素论56.“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差异性B 不均衡性C 阶段性D 顺序性57.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5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 )A 有针对性B 因材施教C 抓住成熟期D 循序渐进60、原始形态的教育主要指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点: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和( B )A 教育的普遍性B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C 教育的平等性D 教育的广阔性6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孕育—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学科群形成阶段和( A )A 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B 学习深化整合阶段C 整理运算阶段D学科深化整理阶段62 教育的起源分为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论、( B )劳动起源论。

A 人类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语言起源论 D 肢体起源论63 以下哪些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 D )A 、颜元的《存学篇》B、韩愈的《师说》C 、朱熹《语录》D 、柏拉图的《理想国》64 《普通教育学》哪一年出版的?( A )A 1806年B 1855年C 1860 年D 1816年65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 C )A 凯洛夫B 汤姆逊C 孟禄D 卢瑟福66教育目的的功能分为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和( B )A 论证功能B 评价功能C 分析功能D 提升功能67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 D )A 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B 想象力和创造力 C 观察力和想象力D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68 最早的学校教育应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国家,即( C )和古巴比伦A 古埃及B 古印度C 亚述D 古中国69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根本区别:(C)A、人的教育是他人教育B、人的教育具有社会性C、人的教育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性D、人的教育具有目的性70教育产生的客观基础是:(A)A、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B、人与社会的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生产与生产力的矛盾71教育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B)A、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B、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C、他人教育和家庭教育D、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72(A)是中国近代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教育应独立于政治和宗教的教育家。

A、蔡元培B、陶行知C、杜威D、孔子73(D)是人发展的生物学前提A、环境B、活动C、教育D、遗传7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D)作用A、调控B、直接C、间接D、主导75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直接目的的活动是(B)A、遗传B、教育C个人活动D、环境76(C)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A、经济B、生产力C、政治D、文化77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之其他教育活动更为突出和重要的活动是(A)A、学校教育活动B、家庭教育活动C、社会教育活动D、个人教育活动7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性的表现:(A)A、有效性B、协调性C、计划性D、组织性79、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D)A、工具性B、现实性C、目的性D、对象性80、(B)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和第一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