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卷带答案(2)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卷带答案(2)

一、选择题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2.《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这反映了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

由此可见,他所学的内容是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罗马文明5.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6.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7.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间接关联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9.《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10.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发展。

下列文明与产生地域及文明古国搭配正确的是A.甲骨文——两河流域——古巴比伦B.楔形文字——爱琴海——希腊C.授时历——尼罗河流域——古埃及D.儒略历——地中海——古罗马11.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1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13.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

该“法典”指的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14.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分权制衡D.联邦制15.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1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A.凯撒B.屋大维C.亚历山大D.亚里士多德17.“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A.B.C.D.18.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国民党政府的民法即沿袭了罗马法。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这一内容表明A.罗马法的诞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B.罗马法是由罗马法学家们共同制定的C.罗马法对多国的法律产生了影响D.罗马法的内容适用于其他各国19.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20.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21.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古代亚非文明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近代科学的发展D.希腊神话2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安东尼和他的妻子琼斯,还有他们的奴隶夏洛特,住在雅典的一个小村庄,下列描述他们的生活可能符合史实的是A.安东尼担任政府公职人员B.夫妻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C.夏洛特可以参与公民大会D.安东尼因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23.“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2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公职人员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A.法制严明B.政治民主C.经济发达D.文化繁荣25.“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大汉王朝【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雅典是古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的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但雅典是一个城邦,不是一个帝国。

ACD叙述正确,故选B。

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所以答案选A。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①不合题意;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故②不合题意;故含有①②的ACD不合题意;罗马帝国时期制定了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和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故B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4.D解析:D【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的“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建立共和国”“建立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罗马的演变历史,故D符合题意。

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希腊的主体位于希腊半岛。

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该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制定的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

所以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A、B、D三具选项,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爱琴文明和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都属于希腊历史的光辉,只有C选项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故答案选C。

7.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有诉讼程序、所有权、债务权、宗教法,故A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不包括契约关系,⑤错误,排除BCD项。

故选A。

8.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的联系,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成了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选A。

1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罗马兴起于地中海地区,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D正确;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不属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排除A;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古代文字,与兴起于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无关,排除B;.授时历是古代中国历法之一,与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无关,排除C。

故选D。

11.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2.B解析:B【解析】【详解】材料中“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属于文明交融的表现。

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所谓的“希腊化”时代,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故B正确;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文明的交流,不是阻碍,排除A;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开创了“希腊化”的时代,不是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C;材料中“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说明没有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排除D。

故选B。

1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制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