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周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在科学技术未被人掌握的古代,人们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它可以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本文从《周易》的起源,《周易》的作用以及《周易》的现代影响介绍了《周易》。

【关键词】人更三圣、六十四卦、占筮、古代预测、政治决策、自强不息《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一、《周易》的来源
(一)《周易》的作者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

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二)《周易》名字的含义
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

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

“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其五、“易”为占卜之名又用以名占卜的官;其六、更简易;其七、“甲骨文“易”字的写法,取”日出“之形,变易。

(三)《周易》的的卦象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

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

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

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

《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

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

二、《周易》的作用
(一)《周易》在历史上的作用
《周易》的确是一部占卜书,是周朝(也可能是在此之前)的筮官根据占筮的原始记录材料,按一定法则整理编纂而成的。

其作用好比后世宫观寺庙中的签书,便于民众查找占卜的结果。

按照《繫辞传》的说法,《周易》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具体作用表现在“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四个方面。

按《说卦传》的理解,学《周易》还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从历史到现实,也可见《周易》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一直在天文、地理、人事诸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举凡我国传统的中医、气功、武术、方术、文艺、哲学、发明创造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它的烙印。

古代人的政治决策很多都是依靠《周易》而制定的。

即《周易》的产生乃是缘于先民对决策根据和方法的迫切需要,是远古预测方术日益发展变异的阶段性成果。

(二)《周易》在现代的作用
根据中组部要求,2000多名司局级官员年内须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

据悉,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由此看来,现代人是如此的重视《周易》。

了解《周易》的基本内容,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大有裨益。

《周易》作为一本经典的古代典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另外,学习《周易》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有
很大的帮助。

其次,《周易》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周易》中的很多人生观价值观都印象这我们。

孔子在晚年慨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夫子把学习《周易》的目的,定位在“无大过”上面,“无大过”就是不犯大错误。

这是他的学《易》体会,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学《易》的目的。

四、《周易》的影响
(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提倡的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和厚德载物情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天下为已任,敢做中流砥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如“亢龙有悔”,它告诉我们长期居于高位的人,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迷信自己的话“句句是真理”,更不可相信“一句顶一万句”的奉承。

发觉错误,及时纠正,是一种自信的表达,也是自强不息的体现。

2、革故鼎新的精神。

“革故鼎新”,是由《周易》的“革”卦和“鼎”卦组成,革是变革,鼎是鼎立。

革去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东西,就叫“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的思想贯穿《周易》全书,认为革故鼎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大人物们从事革故鼎新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把握时机,能否取得人民的拥护。

例如:武王伐纣,这是典型的顺乎天意而应乎人心的革命行动,所以最后胜利了。

(二)对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
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一直认为应该对人施以“仁政”,但是适当时候也要辅以刑法。

《周易》中对刑法也进行了许多讨论。

例如,蒙初六“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意思是说:要利用那些处罚犯人的方法来规范教育之法。

再如,豫《彖》:“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意思是说:圣人他能使用刑罚,使人心服口服。

(三)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周易》对中医理论思维影响最大的是阴阳学说的指导作用。

《黄帝内经》对《周易》的阴阳学说中蕴含的阴阳互相互用、消长转化、相协相调的思想作了
更系统明确的表达,并结合医学实际作了新的发展。

对此,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明确指出:“欲赅移医易,理指阴阳”阴阳不仅是《周易》的灵魂,而且还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中心思想,在中医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黄帝内经·素向》八十一篇中,有四十五篇论述了阴阳在医学上的作用。

在疾病的具体治疗上,中医认为“阴病治阴,阳病治阳”要做到“调其阴阳,不足则补。

”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对于针刺法,中医认为“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总之,阴阳学说指导和贯彻了中医的各个方面,为祖国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对哲学的重要影响:
《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它的思想内容要而言之,就是从阴阳两个要素的对立统一,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言行应当同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相适应。

例如,说明事物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阳刚在变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因为《周易》以乾卦为首卦,说明“《易》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

相反阴柔就处于顺从地位。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周易》的占卜作用对人们来说仍让是神秘的,姑且不论它的作用是不是真的那么大,但是《周易》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确实我们无法忽视的。

我们今天探讨《周易》,并不是想知道如何算天命,知人命,而是学习其中的精髓,体味其中的文化意蕴,借助以前的人或事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何元恒:《易经新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冯国超:《国家经典规范读本•周易》,商务印书馆第1版,2009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