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研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2012级《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指导教师:付冬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5月一.主题选择 (3)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4)三.调查方式 (4)四.调查对象 (5)五.调查内容 (5)六.调查步骤 (5)(一)主题确定 (5)(二)小组分工 (5)(三)小组讨论 (6)(四)调查分析 (6)(五)调查总结 (6)七.调查结果 (6)(一)调查分析 (7)(1)调查结果比例表格 (7)(2)调查结果比例图形 (9)(3)数据统计和分析 (11)(二)调查总结 (14)八、附件一 (13)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组长:王静萍小组成员:何倩、熊宏伟、唐萍、蔡娇、曾远菲、刘珂馨、张江菠、陈俊杰、胡海洋指导教师:付冬生一.主题选择积极向上的理性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极其重要的,其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时期的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将对人的一生的品德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以,本小组经过热烈讨论,确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为本次调研的主题。

对此,本小组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通过调查本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来剖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并研究对策,从而来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又由于大学生年纪轻,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社会观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向,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方式采取的随机问卷调查法。

在学生密集处发放问卷,如图书馆、自习室、教室、学院商场等地,采用发卷填写后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73份四.调查对象重庆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五.调查内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包括消费来源、消费方式、消费能力;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现有的消费心理导致的消费行为;问卷共设置了19个题目,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与问答题三类题型。

(详见附件一)六.调查步骤(一)主题确定小组成员分别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经过小组讨论,最终确立出最适合的调研主题。

(二)小组分工为使整个调研过程更条条有序,根据每个成员不同的特点,进行了特别的分工安排,如下:1、问卷制作:王静萍、熊宏伟2、问卷分发:唐萍、蔡娇、陈俊杰、张江菠3、调查目的和意义撰稿:熊宏伟、曾远菲、王静萍4、调查数据统计:何倩、胡海洋、曾远菲5、图表制作:、刘珂馨、张江菠6、调查数据分析:蔡娇、何倩7、调查总结:每人写一份8、调查报告整理归纳:王静萍、陈俊杰、唐萍(三)小组讨论经过小组分工后,每位成员都各自准备自己要完成的部分,并全组进行调查的前期准备,比如收集相关资料、讨论问卷制作方法、问卷分发范围、数据统计及图标制作标准等。

接下来,组员对各自任务进行充分认识和准备后,就开始实施具体的调查行动。

(四)调查分析小组成员对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数据归纳,再对问题答案中的相应问题进行分析。

(五)调查总结各组员了解到调查后的结果后,对于分析后的调查问卷所反应出来的问题,都写了一份相应的调查总结,最后归总到调查报告中的调查总结中。

七.调查结果(一)调查分析引: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由调查表分析可得,大学生消费群体是一支潜力股,商家可在大学生上获得丰厚利益。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在于家长,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大多数家长给予子女的生活费是蛮可观的。

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多元化,基本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每个月都会与自己的朋友出去聚聚,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这表明大部大学生的消费观还是偏理性的,不会追求浮夸。

(1)调查结果比例表格所占比例43.75% 8.75% 33.75% 5%第14题23 39 9 2所占比例28.75% 48.75% 11.25% 2.50%第15题34 20 19所占比例42.50% 25% 23.75%第16题 2 29 37 3 2 所占比例 2.50% 36.25% 46.25% 3.75% 2.50% 第17题20 19 34所占比例25% 23.75% 42.50%第18题20 35 9 5 4 所占比例25% 43.75% 11.25% 6.25% 5%(2)调查结果比例图形(3)数据统计和分析1.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来自父母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

可喜的是被调查的学生还有33.75%他们对消费所顾虑的是心疼父母的血汗钱,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调查是有误差的,不能以小见大。

2.消费观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个理性消费者,即使在碰到商场大降价时,若该商品不是必需品,大部分人都不会购买。

42.5%的同学都是去一般的商店购买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去5或特色店购买商品,且平均一个月的网购5次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0%,1—5次的占67.5%,仅有1/4的学生不存在网购。

3.消费情况经调查多数人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800—1300之间,占被调查人数的52.05%。

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太高。

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 500 ——800 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 a ( 350 以下)和 e (2000 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那钱到底花在哪些地方了,统计表明,休闲及娱乐消费占据了基本所有人的主导消费,比如部门聚餐,同学聚会,野炊之类的,在调查的对象中,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每月和同学的聚餐都是有必要的,不难得出,几顿饭几次出游,钱就这样没有了,并且大部分人的消费都是随机性的。

没有合理的安排,不知道每笔钱会花在哪些地方。

而且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经济意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而许多同学当有多的钱时,都会想法把它用了,甚至有的同学连回家的路费都用了,还要找人借钱,很少的同学会想到把钱给存起来。

5.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调查总结根据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理性的消费者。

不盲目的去追求一些不必要的东西,85%的学生的消费都是来自父母,且都属于中等消费者。

在购买物品方面也比较小心谨慎,基本上都是理性购物,对自己用处不大的物品不会盲目去购买,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别人有而去购买,盲目跟风,买自己需要的,且看重物品的实用性,也能够较好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利益,不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当代大学生都具有比较良好的消费心理。

作为当代大学生,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对社会也有着忽大忽小的影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状况也故为重要,从本小组的调查问卷中也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例如:1、对于男生来讲,女生明显对资金的管理更细致些,也由于女生本身的性质,可能不会像个别男生那样“铺张浪费”,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2、还有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是个理性的消费者,但事实却不以为然,比如问卷调查中的第九题,当商场大减价时,还是有31.25%的人去买不必要的东西。

3、另一方面讲,大多数大学生在合理消费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有很多的在意父母的血汗钱,而且在自己有剩余钱财的时候,大多都是选择自己存起来,以备以后的一时之需。

从问卷的种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以此我们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消费行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是属于这个社会中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来自父母;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多数人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800——1300元之间;学生的经济意识较为薄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