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金融产业要发挥()。
√A、先导作用B、主导作用C、支持作用D、辅助作用2.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A、“丝绸之路经济带”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一带一路”D、“丝绸之路”3.人民币所承载的巨大经济体量决定了“一带一路”金融系统化的核心是()。
√A、人民币国际化B、货币统一C、资金流通D、金融系统4.()提出了“草原之路”倡议,发展与中俄连通的基础设施。
√A、印度尼西亚B、悉尼C、马来西亚D、蒙古国5.抓住各国经济的数字化趋势,加快我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体现的是()。
√A、“通路通航”主题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C、“能源建设”主题D、“信息产业”主题6.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作用,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凭借其具有的天然优势,航运应当发挥()。
√A、先导作用B、主导作用C、支持作用D、辅助作用7.()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
√A、经济外交B、社会外交C、市场外交D、经贸合作8.西方重()思维。
√A、直觉B、理性C、伦理型D、理智性9.马歇尔计划是以()为主导、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单方面向欧洲国家投资和输出产能的经济援助计划。
√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10.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的战略倡议。
√A、“丝绸之路经济带”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一带一路”D、“丝绸之路”11.从理论上来说,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关乎三个问题,其中不包括()。
√A、清偿能力B、调整问题C、信心问题D、储备问题12.不属于中部地区的省市是()。
√A、B、C、D、13.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是可以通过()实现的。
√A、外交方式B、政策方式C、宣传方式D、强制方式14.()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把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A、B、XXC、D、15.()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历史演进的最大舞台。
√A、欧亚大陆B、南美洲C、希腊D、波斯16.“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明积极参与的意愿。
√A、60B、40C、100D、7017.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A、《时代》B、《中国》C、《》D、《世界》18.“一带一路”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
√A、中国智慧B、中国担当C、中国道义D、重大目标19.()包含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
√A、“通路通航”主题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C、“能源建设”主题D、“通商文化”主题20.中原(),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省份。
√A、B、C、D、21.西方文化主要是()的。
√A、直觉B、理性C、伦理型D、理智性22.历史上的()作为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大通道,曾经创造过贸易大省、经济强省的千年辉煌,特别是元明清时期,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成为国最为重要的南北通道。
√A、B、C、D、XX23.中国文化传统大致是一种()的。
√A、直觉B、理性C、伦理型D、理智性24.必须看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是中国的目的而是()的目的,是世界呼吁进行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
√A、世界B、美国C、德国D、日本25.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互动构成深化改革的()。
√A、动力B、基础C、重点D、难点26.在资本主义世界化伊始,国家之间的关系即被打上了()的烙印。
√A、竞争B、合作C、开发D、发展27.()是少数人的事业,特别是那些高深玄奥的抽象理论则是天才的事业。
√A、创造文化B、运用文化C、学习D、积累文化28.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是()。
√A、全面推进“一带一路”B、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C、和平D、发展29.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角色不包括()。
√A、敢于挑战的创新者B、诚实守信的合作者C、勇于创新的先行者D、坚决不对外开放30.要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优势:()。
√A、共建B、公共外交C、民间组织D、扩大金融31.()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A、“通路通航”主题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C、“能源建设”主题D、“通商文化”主题32.“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
√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33.长期来看,道路连通、贸易连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会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
体现的是()。
√A、“通路通航”主题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C、“能源建设”主题D、“通商文化”主题34.“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
√A、民心相通B、官民相通C、民俗相通D、习惯相通35.“一带一路”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
√A、中国智慧B、中国担当C、中国道义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36.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为轴心,但通达的目的地却差别很大。
√A、东亚B、中亚C、南亚D、西亚37.(),是提振金融信心的重要保障,是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关键所在。
√A、维持货币币值稳定B、完善的货币稳定市场C、明确的市场信号D、市场化货币动乱38.国际货币体系是一项公共产品,核心是()。
√A、国际信用问题B、资金C、政策D、战略39.()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扩大金融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容。
√A、文化B、金融C、社会D、合作40.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的()。
√A、公平正义B、理性C、秩序D、繁荣41.“一带一路”展现了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
√A、中国智慧B、中国担当C、中国道义D、重大目标42.()要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货币流通,建立起满足货币流通的系统。
√A、金融系统化B、融通水平C、政策D、战略43.有效的()是压缩套利空间和防外部冲击的必要条件,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支点,拓展利率市场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A、价格体系B、竞争体系C、约束体系D、监督体系44.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也非常敏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它从根本上是一个()。
√A、政治问题B、经济问题C、社会问题D、文化问题45.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
√A、和谐统一B、征服与改造C、合作D、独立46.通过调整汇率、管制贸易和宏观调控经济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
√A、清偿能力B、调整问题C、信心问题D、储备问题47.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两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一是以()为代表的信用中介主导模式。
√A、美国B、中国C、日本D、德国48.()则一直希望加强经济对外联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14年11月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
√A、印度尼西亚B、悉尼C、马来西亚D、哈萨克斯坦49.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在出现汇率危机、储备不足和复杂危机情况下维持国际社会的信心,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
√A、清偿能力B、调整问题C、信心问题D、储备问题50.西方文化则强调对自然的()。
√A、和谐统一B、征服与改造C、合作D、独立1.自2013年首次提出以来,学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经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A、经济B、金融C、国际关系D、地缘政治2.现阶段,“一带一路”要首先面向海洋,中国企业要优先增强()。
√A、海洋意识B、开放意识C、冒险意识D、竞争意识3.关于建设“一带一路”,说确的有()。
√A、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B、近期目标是实现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C、带动产业布局优化D、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双边及多边共赢4.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促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应该()。
√A、加快中国与南亚、西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区域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的进程B、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直接投资C、加大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D、促进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5.“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期基本步骤()。
√A、制定时间表、路线图B、促进理解和认同C、推进示项目建设D、写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6.“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全球合作意义()。
√A、符合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B、有力推动平台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充分展现中国发展区域共赢合作的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和新模式D、建设和谐对外关系,促进各国交流合作7.国际金融机构正式运作后,要充分发挥其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领军作用,重点是撬动各国、各界资本共同参与,要()。
√A、充分发挥中国政府的影响力和信用背书作用,吸纳成员国乃至全球资本B、持续扩大业务围、提升服务价值、强化协调能力,以丰厚回报凝聚各国金融资源C、保持开放、包容、公平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强自身信誉,稳定资金来源D、以上均是8.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国家近年来纷纷提出针对这一区域的战略构想,影响较大的有()。
√A、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B、俄印等国的“南北走廊计划”C、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D、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9.推进打造跨境供应链物流服务中心()。
√A、加快打造跨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B、以市列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为契机C、建立国际互换局和国际交换站D、以上均是10.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要()。
√A、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一带一路”信贷项目B、加快PPP、BOT等投融资模式的配套制度建设C、吸纳境外资金支持战略开发项目D、以上均是1.“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沿线国家稳定的政治、安全和经贸关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若要夯实这一基础,沿线国家之间良好的民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民间组织的作用亦不可或缺。
√正确错误2.“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3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明积极参与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