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全国卷.doc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全国卷.doc

高 2018 届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阅读下面文字 , 回答问题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
文化哲学内涵。

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同、多点
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
征。

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

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
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

那时的古希腊地中
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

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
变了这一切。

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
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

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
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

中国山水画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
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
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

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
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
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

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作画时,不局限于
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
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

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
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

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
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

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
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

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
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

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这给画家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禅宗还主
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

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
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

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由心主宰画面中天地间万
物。

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灵遥的意境。

(摘编自周小平《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山水画的特征,也是
其创作前提。

B.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对非拟人的自然哲学最基本的文字表述,该
哲学是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

C.通过对自然景物韵赞美来表现人的理想心态,这是“以形媚道”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D.在禅宗的影响下,画家们作画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在整个作画过程中,
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山水画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决定了它不以自然景物为描绘
对象。

B.因为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兼融两种哲学思想之长,同时禅对人生及宇宙是直觉体验,
所以比道家略高一筹。

C.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
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D.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禅宗更将其推向了更灵远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是因为西方山水艺术的出现远远先于中
国的山水画,但后来被扼杀、中断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