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草船借箭》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出示句子)师:什么是“神机妙算”?生:师:针对这个句子中的“神机妙算”,你想知道些什么?生:(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师:你们真聪明,从一个词中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

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探讨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出示要求)过渡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6—9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来,再用心体会。

生:边读边划师:有些同学高高举起了小手,很自信的告诉老师他已经按老师的要求学完了课文,真不错!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告诉同学呢?来我们在组内进行交流。

生:组内交流师: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诸葛亮神机妙算?预设教学:生:我是从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把你找的句子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体现雾的大。

生:(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师:这雾大吗?小雾!(众笑)(生第二次读)师:雾大吗?中雾!(众笑)师:还不够大,你们听老师读。

(教师范读)来,像老师这样读一读!(生齐读)师:你们的表情告诉我,雾很大,很浓。

注意,这是一场大雾,一场浓雾!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诸葛亮也看到了。

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一样吗?那鲁肃心里会怎么样?生:害怕。

师:他心想——生:(接读)师:那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

生A:(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谁能读得比他更让人害怕?(生B读得很有感情)师:那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什么心情?生:高兴!师:他暗自高兴道:——生:(接读)师:你就是诸葛亮,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生:“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读得很好)师:是呀!这场大雾我都盼了三天了!多让人高兴啊!(众笑)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本句)师:但是,光读这句话,还不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请问同学们,这场大雾是不是凑巧碰上的呢?(不是)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就得再读一读前面的文章,你得联系联系上文。

找一找与这句话有联系的句子。

请你们自由读文,看谁能找到了有关的语句。

(生自由读文找句子)师:你学得认真。

你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读)师:你能说说从这个句子中你已经体会到了什么吗?(生答)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句子: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出示句子)你自由读读,说说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师: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组织学生议论。

)生: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师: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借箭成功主要依靠江面上的大雾,从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他选择这一天行动恰好江面上有大雾,这一切不是巧合,都是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事前就预料到的。

真是让周瑜望尘莫及啊,他只能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出示句子)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读读6——9自然段,看看你还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出示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读读这句话,觉得诸葛亮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生:笑自己的神机妙算,是一种胜利的笑!师:你抓住文中哪一句话来体会?生:天亮了就回去师:还认为他在笑谁?生:笑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师:你抓住文中哪一句话来体会到?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师:好,你能联系课文来体会。

这是一种讽刺的笑,轻蔑地笑。

诸葛亮笑曹操不敢派兵出来,算准了吗?(算准了)你来读读句子,好吗?生读句子: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你是从那个词语中得知曹操没有派兵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我从“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看出,说明曹操这个人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更说明诸葛亮很了解对方。

(生齐读:雾这样大……)。

师:还在笑谁?生: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师:你从诸葛亮说的什么话中体会到?生: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智慧的笑,这是自信的笑。

同学们,周瑜也曾笑过,高兴过,请大家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周瑜心情很高兴的语句读读,想一想他是为何高兴?(出示句子)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师:什么是军令状?生: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生:周瑜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设计的陷阱,陷害诸葛亮。

他以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

师:周瑜当时会怎么想呢?生:师:面对周瑜设计的陷阱,诸葛亮难道就“咕咚”一声稀里糊涂地跳进去了吗?他此时又是怎么想的呢?生:师:你从中看出什么?生:我看出周瑜是个奸诈、阴险的人。

生:我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

师:回答得很好。

周瑜和诸葛亮表面上和和气气,又是“先生”,又是“都督您”,还摆了酒席呢。

可是,你能发现“笑中藏的刀”吗?你能体会到他们暗地里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吗?这场战斗可是你死我活、惊心动魄啊!请大家看!师:那我们现在就采用“去枝减叶”法分角色读。

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读诸葛亮说的话,另一组读周瑜说的话,旁白部分去掉不读。

看一位小诸葛或小周瑜读出了自己的心理。

师:我刚才看到你读的最投入,你能告诉大家,这次读书,你有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师:这也告诉我们诸葛亮早已对周瑜的计策有了准备,因为他太了解周瑜了!他是个妒贤嫉能的人!好,我们再回读读这句话——诸葛亮可能还在笑谁?生:雾这么大……师:还在笑谁?生:笑鲁肃。

鲁肃的忠厚老实,他的害怕是多余的。

师:这可是一种宽厚的笑,幽默的笑。

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自由读4、5自然段,说说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指名答)生:师:对!鲁肃是周瑜的心腹。

可他又是个忠厚守信之人。

诸葛亮正是因为很了解鲁肃的为人,因而从请他帮忙。

鲁肃也时刻为诸葛亮捏着一把汗,暗中为他使劲。

我们再来读这一句——生:雾这么大……师:这一笑,包含了多少内容呀!他这一笑,早就算准了鲁肃的为人,一定会帮助他;早就算准了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只会放箭如雨;早就算准了周瑜会陷害他,但最终会败在他的手下。

这就是善识人心的诸葛亮,这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话,长叹一声,说——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好不好?(出示句子)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师:请问同学们,为什么一字儿摆开?为什么擂鼓呐喊?又为什么掉转船身?顺风顺水是巧事吗?说明什么?生:多受箭、保持平衡、回来顺风顺水生: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生: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师:(示意图)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板书:晓地理)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当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借箭的经过时,(引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师:好!请把手中的书放下,看黑板。

刚才通过对借箭经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天文,借了长江的雾;识人心,借了鲁肃的兵和船,从而借到了曹操的箭。

懂地理,借了长江的风和水;三个方面。

他算到了周瑜是故意陷害的;算到了第三天四更江上有大雾;算到了借箭回来时船是顺风顺水;他不仅知道周瑜的小肚鸡肠,还知道鲁肃是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让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擦去课前质疑时的问号。

)文章中反映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了,又是太精彩太精彩了。

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让我们来通过视频再次感悟吧!(出示视频)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

生:我想对鲁肃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生:我想对周瑜说: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那样你会更出色!生:我想对曹操说:正是你的多疑,关键时不敢果断出兵,才促成了诸葛亮借箭成功。

该出手时就出手。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替曹操打抱不平。

我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当时大雾迷蒙,在辨敌军(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损失,没有最大的把握,他当时只能那样做。

师:想不到,小小年纪的你们有这么多的心里话,真了不起。

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同学们,诸事暂且按住不表,欲知详情,且看《三国演义》。

(出示作业)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这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课后反思】《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想努力体现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就是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关于这个教学理念,我想谈三点自己的看法: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己任《草船借箭》这是一篇小说,必须牢牢地抓住人物的形象。

而这个,我觉得应该成为我们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因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己任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小说所创造出来的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在孩子们的大脑里储存下来,使这些人物形象能够活灵活现地、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相关主题